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陶渊明的饮酒其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饮酒陶渊明情感分析)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陶渊明的饮酒其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饮酒陶渊明情感分析),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535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39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不为五斗米折腰,从饮酒诗创作,看陶渊明内心的“乐”与“孤独”

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淡泊名利、心境高雅之人。陶渊明出生于东晋末年,当时的社会动荡,官场腐败昏暗。生性率直的他不愿与官吏同流合污,几次入仕又几次出仕,最终离开官场寄情与山水之间。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感隐晦地通过《饮酒》二十首表达出来,我们得以看到了一个在黑暗中彷徨、迷茫却又率直天真的陶渊明。本文就将简单谈谈他饮酒诗中的"乐"与"孤独"。


一、饮酒诗创作背景

1、 陶渊明的时代背景


东晋末年是一个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乱世。当时外部受着来自各少数民族的威胁。内部各方势力争斗,宗室间矛盾摩擦不断。贵族垄断了国家的统治阶层,国家显的更加混乱。当时选官方式也为士族们维护统治地位提供了便利,寒门学子也更加艰难。当时官吏的选拔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而人才评定的权力掌握在各世家大族手中。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与是官吏们往往出身士族,相互勾结盘剥百姓,官场风气腐败,社会黑暗。


而当时流行的是玄言诗,清淡甚至是枯燥。西晋时期玄言诗这种诗歌的风格就已经开始流行,这样不务实的诗歌导致了文人的随意懒散,以至于国家处于慵懒的状态。桓温也认为这种懒散飘渺的文风导致了国家的失败。《晋书·桓温传》中记载,桓温曾感慨道:"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但政权稳定后东晋的文人们有了偏安的思想,再加上佛教盛行的影响,看似飘渺高雅玄学清谈之风又开始盛行。


东晋明士追求的是淡泊名利,清新自然。在文采上也不喜欢以辞藻装饰,文笔显得有些枯燥。《翰林论》中是以这样的标准评判文章的:"表宜以远大为本,不以华藻为先"。玄言是的推广也让文人发现了山水之美,后期文人更是寄情与山水,选择归隐。


2、 陶渊明的心境


要了解《饮酒》我们要了解一下陶渊明是怎样的人。他出身并不低,祖父甚至曾为太守。陶渊明幼时家境不算太坏,但八岁时父亲去世后家境衰弱,不得不入仕以谋求出路。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也曾游学历练。《饮酒二十首·十六》写到他读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也写到他曾远游,历经艰险云游至东海之滨。他有志气,也爱闲静。有见识,也有个性,不屑于与人同流合污。


陶渊明在他的《杂诗》中也写到自己曾志存高远,有猛志。但官场的尔虞我诈让天性率真的陶渊明极难适应,所以他辞官了。但家人是希望陶渊明能做官的。陶渊明也写到:"亲朋多劝余为长吏"。现实的生活需要,和对理想残存的一些希望使得陶渊明在出仕和入仕之间徘徊,他多次入仕,又多次辞官。最终上官的傲慢使得陶渊明坚定了归隐的决心,并写下了:"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来表达归隐之志的坚定。


二、融于《饮酒》中的孤独

1、隐藏于序言中的孤独


饮酒诗是陶渊明饮酒时所作,从其序言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陶渊明的孤独。他在《饮酒》的序中是这样写:"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陶渊明深夜饮酒时所作。而"闲居寡欢"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生活又一丝平淡无聊。而"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陶渊明当时无人诉说的孤独,与苏轼的"夜饮东坡醒复醉"有着相同的意境,借酒来排解心中的孤独。而《饮酒》则是陶渊明用来自娱自乐的作品,记载了他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我们从他的《饮酒》里看到了无人理解的孤独,看到了少年云游时的意气风发,一心想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猛志"。看到了他在多次挣扎后下定决心离开官场,专心追求田园之乐的愉悦,枯燥繁重的劳作在他的笔下也显得生动有趣。


2陶渊明为何孤独


首先是在乱世中漂泊无依,脱离了官僚阶层后,无处立身带来的孤独感。陶渊明的《饮酒·其二》中写到:"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这离群的孤与陶渊明的处境何其的相似。"有猛志",满腔热血想要建功立业的热血少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对黑暗的官场失望透顶想要离开,却不能完全放下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几次入仕又几次辞官。


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最终下定决心离开官场。离开了官场的陶渊明找到了田园之乐,但又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迷茫。官场的黑暗使他无法融入统治阶级,离开了原有的阶级陶渊明失去了原有的人生定位,因而感到孤独。


无人理解也加重了陶渊明的孤独感。陶渊明是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的去世导致家道衰弱,所以亲人都希望陶渊明能够走上仕途振兴家族。当时陶渊明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亲人希望他为官以改善生活"亲友多劝余为长吏"。陶渊明需要担负起家族的重任,但复杂多变的官场生活却是陶渊明不能适应的。所以他几次入仕,又几次辞官。徘徊挣扎着,陶渊明与所处的阶级格格不入,亲朋不能理解也让陶渊明感到孤独。


而朋友的远离也让陶渊明感到孤独。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官场感到失望,希望远离。但有许多文人的归隐是为了更好的出仕"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与陶渊明的想法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当与他同称为"浔阳三隐"的好友周续之应征讲授孔学时,陶渊明感到失落,并赋诗到:"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与朋友的渐行渐远使陶渊明感到孤独。


3、以酒化解孤独


于是陶渊明用酒化解孤独,他丝毫不掩饰对于酒的喜爱,在饮酒上也极为豪放。在《饮酒·十九》中写道:"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在《饮酒。二十》也写道:"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颇有些李白酒中仙的豪气。他用醉来忘记烦恼,用酒来化解孤独。


三、 饮酒中的"乐"

1、寄情于田园之乐


陶渊明对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极为喜爱,这就是他理想中的生活。他也写到自己年少时就喜爱自然,对山川有着天然的好感。因此,他笔下的田园生活也显得极为生动有趣。《饮酒·其五》是这样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心境平和,在闹市中也能心境平和。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闲美丽的农家画面。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描绘田园之乐的作品不少。《归园田居》中对田园生活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随性自在的陶渊明,《桃花源记》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仙境,景色优美,令人神往。


桃花源记


2、寄情于随性之乐


归隐后陶渊明更加的自由,也更加的快乐。陶渊明讨厌当时官场的虚伪黑暗。《饮酒·其二》中写到:"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大致意思是,在礼仪崩坏的已久的时候,还为了虚名强迫约束自己。短暂的人生,一心追求功名又能有什么成就。"


《饮酒》中还写了老父亲陶敏:"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大意是举世之人都是随波逐流,向往权力的,希望你不要逆势而行。陶渊明回答到:"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大意老父说的是对的,只是我天生就不是合群之人,不喜欢官场,就一起畅饮罢了,我是不可能回头的。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失望,且归隐之志坚定。一心沉醉于归隐后的闲静生活,以耕作饮酒为乐。而归隐后的陶渊明,没有了功名世俗的约束,可以追求自己喜爱的田园生活,自然是其乐无穷。


四、 小结

陶渊明生性率真,从小热爱自然,向往闲适宁静的生活。饮酒诗借酒抒发了陶渊明内心的情感。虽贫穷却依然保留了文人的傲气。看不惯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的作风,不愿于他们同流合污向权贵低头。于是他选择了隐居生活。虽然会因为离开了原有的阶层,疑惑是亲人朋友的不解,远离会带来孤独。但同时归隐生活的闲静自由也为他带来了快乐,田园和自然是他从小喜爱的,他归隐的想法也愈发坚定。他坚守内心的净土,于浊世中蔚然独立。


参考文献


1、《浅析陶渊明饮酒诗》 宋丹丹 


2、《浅说陶渊明的孤独》 张启婷


用成年人的眼光,从《饮酒·其五》中读出不一样的陶渊明



陶渊明的这首诗好像在初中课本就有吧?初中老师的讲解估计大家都忘了。作为田园诗派创始人,一生都在诗、酒、田中浸淫的隐士之宗,陶渊明在诗词史上地位相当高,大抵能和屈原、李白共谈。


关于陶渊明和他这首耳熟能详的《饮酒·其五》的解读也是比比皆是,我们说一点在初中课堂上老师讲不透的内容。


其实五柳先生的诗,真的不是初中生能领悟得透的。他的诗字词简单,意义却极其深远。就算是天纵英才,十五六岁年纪又如何能读通他字里行间的世事沧桑?陶渊明的云淡风轻都是来自于“千帆过尽”,绝不是仅有聪慧头脑的少年能理解的。


因为平仄始于唐,在陶渊明时期甚至“四声韵”也还没有入诗,所以我们不用看平仄。古体诗,念得顺畅,抑扬顿挫就是好诗。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们说陶渊明是隐士,可他并没有归隐山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可为什么我们都认为他是隐士呢?因为他的诗句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隐士的形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就明确点出自己是在心灵上归隐了。


心灵一放逐,天下皆深山。住在哪儿重要吗?没人来叨扰,不与世间俗务发生关系,就算住在紫禁城,也是个隐士。这简直就是在啪啪打那些跑到终南山里隐居的人的脸啊。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塑造心灵超脱隐居形象,传达出自身成功“大隐隐于市”的愉悦感。后面六句进一步描写隐居后景色以及和自然和谐所达到的境界,说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日常生活,偶尔采菊花做茶,采菊的时候,不经意之间就看到了南山。不经意地看到,就代入了内心的喜悦感、轻松感。


这种不经意,正是陶渊明的山水景物描写的特点。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不是有意去欣赏的,而仅仅是不经意看到的。山中的风光,天天都很好,傍晚更加棒,并且有飞鸟到处飞,回到巢穴。


陶渊明的诗好就好在这里,他的诗不好学也就是在这里。王维算是学到了一些门道,加上对佛道禅境的理解,走出另外一条路子来。其实他们都是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他们的诗在对风景、生活的描写中带了一丝丝抽离的味道,就好像是赏画的人,在看着这人世画卷的云舒云卷,与我无关却表达了我心所想。


这相对于强烈感情带入的“有我”之境,别有一番意味,也很难做到。因为作品于人,本来就是反映


有我之人看风景,是有意的,带有欣赏的,或者带有寄托的目光。


这样的作品,还有一个孟浩然,景物也是没有寄托的。所以我们说孟浩然就是一个热爱乡村生活的庄园主,但他的诗写景身在其中,自带欢喜。


而陶渊明完全没有这些。陶渊明的心和景则是带有一种疏离感。景色好吧,你好你的,我也是偶尔一见。甚至没见也没什么关系。


他的这种“不经意”贯穿了整首诗。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么美的景色,好像有些深意在里面,本想说说,再一想算了。懒得跟你们讲,你们自己体会,这种疏离感、不经意的味道,那是已经写在脸上了。


最后两句是很明显的魏晋诗风,也就是玄言诗的尾巴。在玄学风头正盛的时候,诗作也受到影响,所以在魏晋早期所有诗歌的最后一联基本上都是讲道理,这是玄言诗的特色,一直到谢朓,才慢慢去除这种特点,逐渐为唐诗意在言外做好了基础铺垫。所以,我们后来在唐诗中就看不到这种总结式的说理句子了。


但是陶渊明和其他诗人还是不同,他不再说什么道理,什么也不说了,一切都在其中,就是不说了。这是一种诗歌走向的进步,虽然没有完全跳出“玄言诗”的窠臼,但是已经初露端倪,反而更加明白的是表达出他这种懒得讲理的意思。我看到的景色是不经意的,我领悟到的真意也是不经意的,我表达出来也是不经意的。


你能不能懂,关我菊花事?


其实陶渊明走的是“山水诗”、“玄言诗”的路子,但他写的东西大都是身边的事,眼前的事。而他身居田园,所以人们专门给他一个名词叫“田园诗”。


要读懂他这首经典田园诗,那就放下俗事,放下感动,静静地去看一下身边的景色,于不经意之中,我们就懂了他了。


记住苏轼临终遗言:“着力即差”


这种不经意,绝不是小孩子能体会的。




赏析陶渊明诗集情怀

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这是陶渊明诗集中的珍品,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同样璀璨,其艺术水平之高,相信放在任何一部伟大的诗篇前都丝毫不逊色魏晋最重玄学,尽管陶渊明不是玄学家,但他也在“言意之辩,想到他的“二顷五十亩种秫”,二万钱悉送酒家,可见酒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


归园田居(其一)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这是陶渊明的代表作,诗中各种美好的意象:鸟、鱼、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烟、狗吠、鸡鸣……娓娓道来,生趣盎然。岂不知天天闻此观,观此是何等单调无聊。有幸悟出此中真谛非陶渊明诗人莫属,这才是最诗意的栖居。


饮酒(清晨闻叩门)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译文: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请问来者是何人?善良老农怀好心。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这首诗是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居住在偏僻山村,时常闭门与酒相伴,忽有一天清晨一老农提酒叩门问候,这也足以说明陶渊明归隐与邻相处融洽。


饮酒(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译文: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这首诗陶渊明从上古、春秋、秦时、汉代列举了先人的事迹,以诗酒感慨为名逐利,少有像孔子那样教化育人。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这首诗陶渊明描绘出一副真正的殷勤劳作的田园风光。充实宁静致远,虽劳累,但也期盼劳做物不负所望。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译文: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


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


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乞食》一诗,是陶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这首诗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朴拙真率的个性。


拟古(东方有一土)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译文:


东方有位隐居士,身上衣服常破烂。一月才吃九顿饭,十年总戴一顶冠。辛勤劳苦无人比,和悦面容乐贫寒。我欲前行访问他,清晨出户越河关。青松生长路两边,缭绕白云在檐间。知我特地前来意,取琴为我来轻弹。先弹凄怨别鹤操,又奏高洁曲孤鸾。我愿长留伴君住,从今直到岁暮寒。


这首诗是陶渊明自嘲之作。归隐田园虽殷勤劳作,但还是过得困苦。不过,抚琴弄诗亦过得舒坦,一生长住此。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译文:


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


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


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


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


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


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


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这首诗陶渊明抱怨五个儿子无一人好学,一个比一个懒,只知道玩不喜欢笔墨纸砚。天命如此就随他们去吧,苦都在酒里。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译文:


我家住在城市附近,逍遥自得十分悠闲。


闲坐在高树浓阴之下,散步也只在柴门里边。


好味道不过是园中的葵菜,大高兴也只有稚子承欢。


平生不肯停止饮酒,停止饮酒将会心里闷烦。


晚上停饮就不得安睡,早上停饮就起床迟延。


天天都想停止饮酒,停止了气血经脉将会虚孱。


只知道停止饮酒就不快乐,不知道停止了好处多端。


开始觉得停止饮酒是件好事,今天才真正与酒绝缘。


从此一直这样停止下去,将停止在扶桑树生长的水边。


清朗的脸容停止在年轻的模样,何止一千年一万年。


这首诗陶渊明认识了平生喝酒其实也有很多不好之处,但也因平生喝酒令他变为一种习惯。知道不好想戒酒,但又放不下酒的情怀。后痛下戒酒,才真正领悟到原来戒酒是这么容易,身体倍棒,仿佛又回到年轻的模样。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全诗写饮酒却无一酒字,第三句乃千古名句

陶渊明一生一共创作了二十首《饮酒诗》,其中最出名的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有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一首诗名为“饮酒”,全诗却没有一字提到酒。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一首诗中的“酒”,就隐藏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个“见”字的中间。传说陶渊明的这首诗,还有另一个版本。在那一版中“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是“望”。


苏轼知道后,表示强烈反对!因为“望”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无法体现诗人饮酒后微醺,自然地抬起头来,看见南山的样子。所以,这里必须用“见”。


一、《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意译:在闹市里面安家,却听不到门前车马的喧嚣。你问我要怎样才能做到,答案是:心中清静,就像身处在偏远的地方。


到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不经意抬头见到悠远的南山。日暮山岚,时有时无。浮云绕峰,飞鸟往还。生命的真谛就在其中,我想告诉你,但是忽然忘记了,该怎么组织语言。


陶渊明的这一首诗是他二十首《饮酒诗》中的第五首,讲的是他归隐之后对人生的感悟。在第一句中,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归隐并不一定要隐于深山大泽之中。


在闹市里面安家,一样可以达到归隐的效果。门前的车水马龙,代表的是士人之间的走动频繁。客人不断地打扰,仍旧能保持一颗“清静”的心。这是怎么做到的?还是靠你自己的“心静”。


只要你心中保有一份真淳与自然,那么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像是在偏远的地方一样。当你一心一意回归自然,每天空闲下来,在自己的园圃里修剪菊花的枝丫。不经意地一抬头,就看到了远处的南山。


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叶莹嘉先生认为这里的“菊花”,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其实另有深意。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的是“四君子”,菊花九月凌霜而开,寓意文人的傲骨。


隐居于闹市,东篱下采菊。意思是说,想做到真正的归隐,就要保持内心的天真自然,并坚守菊花一样的节操。这样,你就可以通过“顿悟”,看见你心中的南山。


南山除了正常的解释之外,在古代又指终南山,那是一个修仙的好去处。那里的景色,到底是什么样呢?日暮山岚,仙气缭绕,飞鸟结伴相与还。你说这样的景色美好不美好?我想告诉你,只有达到了这个境界,才是通晓了人生的真谛。但是我突然忘记了应该怎么说。


陶渊明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呢?因为他正处于一种酒后微醺的状态,他说的是醉话。醉于酒,也是醉于想象中的世界。于是,他最后说:我想告诉人生的真谛就在这里,可惜我醉了,无法通过逻辑思维来组织语言。


因此,这首诗其实有写酒,酒就在“采菊东篱下”和“悠然见南山”之间。


二、陶渊明的人生哲学

叶嘉莹先生在评价陶渊明的时候说:中国作家以淳真论,当推陶渊明为第一。而元好问评价陶渊明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的诗,表面上看质朴无华,但事实上内蕴丰腴,饱含着一种“哲学理想”。文字浅显平易,却能发人深省。具有极强的时代穿透力。


陶渊明好写田园隐逸的诗篇,虽然他不是中国第一个写归隐诗的诗人,但是却可以算归隐诗写得最好的诗人。那是因为在他的诗篇中存在一种“自然哲学”,极大地提升了自左思以来归隐诗的境界。


在东晋以前,中国人信奉“天道”。认为在君王和人民的顶上,有一个共同的“天”。人的命运完全在由“天意”来操纵,做人只需要顺应天命,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但是,东晋时期黑暗无比,让人看不到前途。一些人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很多人不再相信顺应天命会给自己带来好的结果。于是大家开始“谈玄”,重新思考宇宙与人生的关系。


这个时候,人们发现时间是无限的,而个人的生命却十分短暂,于是不禁发出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感叹。


许多人开始寻仙问道,企图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求得长生不老,人们也开始思考:一个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富贵、权力、荣誉,统统都是浮云。


特别是像陶渊明这样的人,虽然他喜欢在诗里哭穷,但是他并不是真正的穷人。他出身士族,祖上是东晋的开国元勋。


最起码,他的生活质量,还是非常高的。权力和官位也许十分难得,但是凭借他的家势和个人的才华,富贵和荣誉他得来全不费吹灰之力的。


可是,因为东晋的黑暗,让他抱负难申。不能出仕,精神世界就失去了寄托。怎么解决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个问题就这样被摆到了前台。因此,陶渊明把自己悟得的价值观,通过《饮酒诗》向世人展示出来。


最后,他想告诉大家,精神享受就是这样的。它可以让你通过“采菊”的生活方式,见到远方的终南结界。让你的精神愉悦,达到一种极致的状态。


这当然不是传统的解释,不过即使从传统的解释来看,最起码陶渊明也是想告诉你: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你可以通过“采菊”修炼自己的性灵。所以,你在不经意间就能看到更加广阔的大自然。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徜徉在自然的青山绿水之间,过着悠然自得的小日子。没事就饮一口小酒,快乐赛神仙。我想把这个真相告诉给你,但是个中深意,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于是,我想了想还是不说了。这又不是写议论文,个中的美妙,就靠你自己去领悟吧。


结语

陶渊明的《饮酒诗》一共二十首,《其五》是其中最出名的。在这首诗之前和之后的诗里,陶渊明都一直在“饮洒”。他是在微醉的情况下,给读者讲述他的人生哲学。


正因为他饮过了酒,苏轼才会说“见南山”绝对不能改成“望南山”。因为“望”是一个主动的行为,太刻意了,无法表达诗人饮酒后的“悠闲”状态。他是在恍惚之间一抬头,就见到了南山。


读陶渊明《饮酒》,体会这千古流传的名句,意境高深、韵味无穷

本文乃“付吉”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


陶渊明有《饮酒》组诗二十首,诗前小序中说,这些诗是他“闲居寡欢”,酒后命笔,用以“自娱”,聊为“欢笑”之作。对于这一组诗梁代萧统就指出“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陶渊明集序》),清代方东树也说“借酒为题耳,非咏酒也”(《昭昧詹言》)。这是我们阅读这一组诗时所应注意到的。《结庐在人境》是上述这一组诗中最广为后世传诵的佳作。诗篇通过返歌归隐后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反映诗人的恬淡情怀和高洁志趣,并以此反衬他对世俗尘嚣和仕宦利禄的厌恶。


全诗仅十句,可分三个层次理解。前四句为第一层。第一二两句就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看似矛盾的情景:在人境结庐生活,却能不受世俗的干扰。诗人是靠什么诀窍达到这一境界的呢?紧接着的第三、四句便以自问自答的句式,解开了这个疑团。所以这头四句初看平铺直叙,但略一思索却十分富有哲理。它反映诗人在仕与隐、入世与避世的激烈思想斗争中,力图摆脱尘俗,归隐园田,因此尽管“结庐”在喧嚣的“人境”,却犹如生活在僻远的山村野处。“必远地自偏”一句十分妥贴地概括了这一层的大意,使一开头所创造的一平和恬静的意境,得以合情合理地存在;同时在这基础上又生发出诗篇的后六句。这里“心远”二字乃是支撑全篇的支柱,它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第五至第八句是第二层。正因为诗人有了以上“心远地自偏”的主观感受,所以此时在他散中脑际映现的客观环境,也都是和谐美好的。他舒心地采菊东篱,悠然见山;欣赏傍晚的夕阳余晖,飞鸟归巢。这四句景色描绘紧扣“心远”而生,句与句间的联系过渡极其自然协调。先是低头东篱采菊,而后无意之间抬头见山,接着再把视线从山峦引向落日,从而自然地发现回归的鸟儿。至此,第一层与第二层所抒写的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第三层。它紧接第二层写景后出现,表现诗人并不仅停留于对自然美景的陶醉里,还进一步从自然界的花开花谢,山色变换,日出日落,鸟儿去还的运行规律中,领悟出人生的真谛,即他所追求的那种弃物欲、绝尘念,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情怀志趣。句中用“真意”二字点出,但又不直接道破,有意留待读者去咀嚼思考,更显得余味无穷。


这便是末层两句所总结的全诗意蕴。方东树对这首诗有一段文字说得很贴切:“起四句言地非偏僻,而吾心既远则地随之。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则不能领其真意味。既心领而岂待言。”(《昭味詹言》)综上可见,“心远”二字起电连、支柱全篇的关键作用,而“真意”二字则点破全诗的题旨,寄托着诗人不愿明言的复杂思想感情。所以请代是淇认为“‘心远’为一篇之骨,而‘真意’又为一篇之髓”,这评价是既概括又中肯的。自然、质朴、恬淡是陶渊明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既有别于浓妆的艳丽,又不同于浅薄的但俗的朴素美。我们透过诗篇平淡散缓的语言外壳,常能领略体味到饱含于其中的真情深意和丰富内涵。苏东坡称陶诗具有“质而实绮,瘤而实腴”的特色,这是至为恰当的评赞。


《结庐在人境》正是体现陶诗这种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首先,全诗无论在写景、抒情、表意上,都极其自然、亲切、率真,且又意境幽远,韵味醇厚,毫无矫情造作,雕饰斧凿的痕迹,真正达到了“豪华落尽见真淳”的高度。如诗中前四句铺叙问答,缓缓道来,如叙家常。用非常平实的口语创造出一个身处凡俗、心游天外的奇境,以此反衬诗人厌倦、鄙弃荣华富贵,情愿过安贫乐道、躬耕山野的孤寂清苦的生活;又如中四句写景状物,不着色彩,如勾素描。用的是极省俭简洁的白描手法,但读者凭想象却可以组合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村夕景:多彩的菊花,葱郁的山峦,斑斓的夕阳,回归的鸣禽。诗人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确是令人流连陶醉、心向往之;再如末两句承上作结,含蓄点出,引而不发。


“此中”二字直接概括了以上两层的丰富内容,“真意”一词则点出全篇的核心精髓所在,但无需明说,故末句借“忘言”戛然而止,造成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天地,使诗篇更显得含意隽永。由上可见,陶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确最能体现“发真趣于偶尔,寄至味于淡然”的特色。溶写景、抒情、哲理于一体,这是本篇在写作上的又一特点。简洁十句却使多种表达手法融会贯通,达到情与景谐,景与意会,寓理于景,又以理警人。诗篇主要通过主观对客观的感受来反映现实,诗人的感情渗透于景物描写之中。“心远”的高洁情怀使他能充耳不闻“人境”的喧闹后,陶醉于田园美景之中,从而形成情景交融的诗境。


当我们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面”这千古流传的名句时,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力图摆脱现实污浊,追求超凡脱俗的高尚情趣,与他笔下所描绘的恬淡淳净的自然美景完全融为一体了。同时诗人又善于在抒情写景中蕴含哲理,不露痕迹地引进议论,发人深思回味。如“此中有真意”这一句,“此中”以直指的口语,概括了第二层写景中所寄寓哲理的客观基础;“真意”则既点明景物的自然意趣,同时又引发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达到寓情于理,以理警人的目的。人们赞赏陶诗不仅富有情趣,而且还富有理趣,这在本篇中也可得到证明。本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极善于巧妙运用、组合一些常用词语。诗歌要求


而陶渊明却能不假雕琢、不著色相,以质朴无华、素淡省净的用语开创自己的诗风,这是尤其不易的,诚如宋代梅尧臣所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陶诗选词造句极为通俗,甚至直白,似信手拈来,给读者留下的却是意境高深,韵味无穷的深刻印象。如进入本篇的“问”、“辨”、“忘”,“心”、“意”、“言”这两组常用词,仔细分析它们的排列组合,便可发现它们在表现诗的内在联系和丰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第一组从“问”到“辨”、“忘”,有问”才需“辨”,但欲“辨”却已“忘”,这就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辨析回味;第二组从“心”到“意”、“言”,有“心”就能领会“意”,真“意”何在?不必明“言”,从而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更强化了诗篇含蓄的意境。


本文乃“付吉”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


陶渊明有《饮酒》组诗二十首,诗前小序中说,这些诗是他“闲居寡欢”,酒后命笔,用以“自娱”,聊为“欢笑”之作。对于这一组诗梁代萧统就指出“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陶渊明集序》),清代方东树也说“借酒为题耳,非咏酒也”(《昭昧詹言》)。这是我们阅读这一组诗时所应注意到的。《结庐在人境》是上述这一组诗中最广为后世传诵的佳作。诗篇通过返歌归隐后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反映诗人的恬淡情怀和高洁志趣,并以此反衬他对世俗尘嚣和仕宦利禄的厌恶。


全诗仅十句,可分三个层次理解。前四句为第一层。第一二两句就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看似矛盾的情景:在人境结庐生活,却能不受世俗的干扰。诗人是靠什么诀窍达到这一境界的呢?紧接着的第三、四句便以自问自答的句式,解开了这个疑团。所以这头四句初看平铺直叙,但略一思索却十分富有哲理。它反映诗人在仕与隐、入世与避世的激烈思想斗争中,力图摆脱尘俗,归隐园田,因此尽管“结庐”在喧嚣的“人境”,却犹如生活在僻远的山村野处。“必远地自偏”一句十分妥贴地概括了这一层的大意,使一开头所创造的一平和恬静的意境,得以合情合理地存在;同时在这基础上又生发出诗篇的后六句。这里“心远”二字乃是支撑全篇的支柱,它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第五至第八句是第二层。正因为诗人有了以上“心远地自偏”的主观感受,所以此时在他散中脑际映现的客观环境,也都是和谐美好的。他舒心地采菊东篱,悠然见山;欣赏傍晚的夕阳余晖,飞鸟归巢。这四句景色描绘紧扣“心远”而生,句与句间的联系过渡极其自然协调。先是低头东篱采菊,而后无意之间抬头见山,接着再把视线从山峦引向落日,从而自然地发现回归的鸟儿。至此,第一层与第二层所抒写的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第三层。它紧接第二层写景后出现,表现诗人并不仅停留于对自然美景的陶醉里,还进一步从自然界的花开花谢,山色变换,日出日落,鸟儿去还的运行规律中,领悟出人生的真谛,即他所追求的那种弃物欲、绝尘念,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情怀志趣。句中用“真意”二字点出,但又不直接道破,有意留待读者去咀嚼思考,更显得余味无穷。


这便是末层两句所总结的全诗意蕴。方东树对这首诗有一段文字说得很贴切:“起四句言地非偏僻,而吾心既远则地随之。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则不能领其真意味。既心领而岂待言。”(《昭味詹言》)综上可见,“心远”二字起电连、支柱全篇的关键作用,而“真意”二字则点破全诗的题旨,寄托着诗人不愿明言的复杂思想感情。所以请代是淇认为“‘心远’为一篇之骨,而‘真意’又为一篇之髓”,这评价是既概括又中肯的。自然、质朴、恬淡是陶渊明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既有别于浓妆的艳丽,又不同于浅薄的但俗的朴素美。我们透过诗篇平淡散缓的语言外壳,常能领略体味到饱含于其中的真情深意和丰富内涵。苏东坡称陶诗具有“质而实绮,瘤而实腴”的特色,这是至为恰当的评赞。


《结庐在人境》正是体现陶诗这种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首先,全诗无论在写景、抒情、表意上,都极其自然、亲切、率真,且又意境幽远,韵味醇厚,毫无矫情造作,雕饰斧凿的痕迹,真正达到了“豪华落尽见真淳”的高度。如诗中前四句铺叙问答,缓缓道来,如叙家常。用非常平实的口语创造出一个身处凡俗、心游天外的奇境,以此反衬诗人厌倦、鄙弃荣华富贵,情愿过安贫乐道、躬耕山野的孤寂清苦的生活;又如中四句写景状物,不着色彩,如勾素描。用的是极省俭简洁的白描手法,但读者凭想象却可以组合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村夕景:多彩的菊花,葱郁的山峦,斑斓的夕阳,回归的鸣禽。诗人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确是令人流连陶醉、心向往之;再如末两句承上作结,含蓄点出,引而不发。


“此中”二字直接概括了以上两层的丰富内容,“真意”一词则点出全篇的核心精髓所在,但无需明说,故末句借“忘言”戛然而止,造成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天地,使诗篇更显得含意隽永。由上可见,陶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确最能体现“发真趣于偶尔,寄至味于淡然”的特色。溶写景、抒情、哲理于一体,这是本篇在写作上的又一特点。简洁十句却使多种表达手法融会贯通,达到情与景谐,景与意会,寓理于景,又以理警人。诗篇主要通过主观对客观的感受来反映现实,诗人的感情渗透于景物描写之中。“心远”的高洁情怀使他能充耳不闻“人境”的喧闹后,陶醉于田园美景之中,从而形成情景交融的诗境。


当我们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面”这千古流传的名句时,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力图摆脱现实污浊,追求超凡脱俗的高尚情趣,与他笔下所描绘的恬淡淳净的自然美景完全融为一体了。同时诗人又善于在抒情写景中蕴含哲理,不露痕迹地引进议论,发人深思回味。如“此中有真意”这一句,“此中”以直指的口语,概括了第二层写景中所寄寓哲理的客观基础;“真意”则既点明景物的自然意趣,同时又引发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达到寓情于理,以理警人的目的。人们赞赏陶诗不仅富有情趣,而且还富有理趣,这在本篇中也可得到证明。本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极善于巧妙运用、组合一些常用词语。诗歌要求


而陶渊明却能不假雕琢、不著色相,以质朴无华、素淡省净的用语开创自己的诗风,这是尤其不易的,诚如宋代梅尧臣所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陶诗选词造句极为通俗,甚至直白,似信手拈来,给读者留下的却是意境高深,韵味无穷的深刻印象。如进入本篇的“问”、“辨”、“忘”,“心”、“意”、“言”这两组常用词,仔细分析它们的排列组合,便可发现它们在表现诗的内在联系和丰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第一组从“问”到“辨”、“忘”,有问”才需“辨”,但欲“辨”却已“忘”,这就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辨析回味;第二组从“心”到“意”、“言”,有“心”就能领会“意”,真“意”何在?不必明“言”,从而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更强化了诗篇含蓄的意境。


:


【本文标题和网址】陶渊明的饮酒其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饮酒陶渊明情感分析)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2751.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