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蜀相杜甫表达的情感有哪些(蜀相杜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蜀相杜甫表达的情感有哪些(蜀相杜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330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34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景蜀慧丨杜甫《蜀相》诗的隐微内涵

公元759年岁暮(乾元二年十二月底),杜甫经历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自秦州抵达成都。


初到成都,面对陌生的异乡景色与人事,他写下《成都府》一诗: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成都自秦以来一直为蜀郡治所。唐初改蜀郡为益州,置总管府。剑南西川节度使亦治成都。天宝初从益州又改回蜀郡。安史之乱后,玄宗避难成都,从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756)至至德二年年底(757),玄宗在成都驻跸一年多,“至德二年十月,驾回西京,改蜀郡为成都府,长史为尹”(《旧唐书·地理志》六)。


蜀地开发很早,境内稻菽桑麻盐铁水利资源都极其丰富。《汉书·地理志》说巴蜀“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由于地理优势,战乱较少,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富庶。安史之乱中,关陇、中原甚至江南地区均受到侵扰和破坏,只有蜀地为流亡的皇帝和朝廷百官,以及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了一个避难的场所。玄宗入蜀后,在成都留驻了将近一年半时间,并且在此遥控朝政,成都一度成为另一个政治中心。虽然此时玄宗已回到长安,但皇帝驻跸带来的影响还在,这一点也是杜甫在同谷失据后选择入蜀到成都的重要考虑。


面对乱世中这样一座繁华富足的都市,诗人的感慨强烈而复杂。有秦岭为屏障,深冬的成都依然树木葱郁,令北来的旅人眼目为之清新。而在四方战乱之中,成都的繁荣和逸乐更让杜甫有种时空错置之感。杜甫的行程,是从北面抵成都,再折向城市西南方向。他的观察目光,也由远及近,从野外行至近郭,人烟渐渐稠密,看到许多风俗、语音都和关陇故乡完全不同的人民。江水蜿蜒东去,像诗人异乡游子的生活完全看不到尽头。“信美无与适”,杜甫此时的心情,如同汉末从战乱关中流落到南方荆州的王粲。杜甫流寓诗中常见与汉末王粲心意相通的叙写,此诗中亦自比王粲,意味当然是很深长的。但这首诗里最为值得注意的句子,莫过于“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四句,诗句乃实景兼比兴。所谓实景,当然指诗人在岁暮黄昏时分到成都所见到的景色。既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微意,也有岁暮“厉厉气遂严, 纷纷飞鸟还”的况味。而比兴隐喻的内容,甚为深曲,涉及他流寓入蜀的一个微妙背景,即当时朝廷中玄宗和肃宗父子之间的权力斗争。


关于玄肃父子关系问题,黄永年等学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可参考《唐肃宗即位前的政治地位和肃代两朝的中枢政局》《永王李璘起兵事发微》《唐玄宗迁居西内考》等文)。大致言之,玄宗后期,政治昏暗,朝中权力之争激烈,皇帝对太子心存猜忌,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在灵武自立为帝,父子之间的权力之争继续发展。杜甫号称“每饭不忘君”,对朝廷抱有不二之忠,对于二帝之争,本意不愿卷入,所关注者,只是国家之兴亡。所以当玄宗逃往蜀地,肃宗在灵武自立的时候,他怀着平息战乱的立功理想,弃家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只身赴行在投奔肃宗,经历很多磨难,最终到达肃宗所在的凤翔,官拜左拾遗。但朝廷的权力斗争复杂尖锐,居巴蜀的玄宗和在关中的肃宗之间,在人事安排、军队控制、地盘争夺等诸多方面,钩心斗角,冲突激烈。杜甫地位低微,但最终还是无法避免地卷入人事争斗的漩涡。乾元元年房琯罢相,房琯之得罪,史上有许多说法,但对肃宗来说,最不能容忍的罪过,是房琯给玄宗建议“遣诸王为都统节度”一事,因为这恰恰是玄宗用以钳制肃宗甚至有可能危及肃宗地位的重要部署。杜甫在这时态度坚决地上疏为属于玄宗一派的房琯辩护,称“罪细,不宜免大臣”。因此迕旨,得罪为人猜忌刻薄的肃宗,最终被指为琯党,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被逐出朝廷,几年间飘泊秦陇,最后不得已入蜀。而就在他到达成都的两年之前,即757年底,玄宗已被肃宗以种种理由迫回京师,居南内兴庆宫。肃宗掌握朝廷大权,玄宗朝的大臣全部罢相。此后两年多时间,由于肃宗的猜忌和李辅国等辈的推波助澜,父子关系更加恶化,到上元元年七月,也就是杜甫到成都的次年(760),玄宗被逼迁到西内,隔年宝应元年(762)四月,幽死于西内神龙殿。


杜甫这种忠良之士,对战乱中的二帝之争,极不愿见并深感痛惜。从儒家思想观念和国家朝廷的利益角度,他衷心希望玄宗父子维系儒家君臣父子的良好伦常关系,二圣一体,共御外敌。但从个人遭际来说,杜甫以及他的许多朋友都是玄宗旧臣,都曾被肃宗打击排挤;加之玄宗回京后的若干可悲遭遇,肃宗身边张、李这些邪佞小人陷害忠良的乱政之举,为人所切齿,所以内心情感更倾向同情退位的玄宗皇帝。然而当时二帝间关系十分微妙,事涉敏感,尤其忌惮于肃宗的猜疑,这种情感杜甫不能明显地表露,只能隐微言之。而《成都府》诗中的这几句,钱谦益注引《困学纪闻》,说明其言初月不出,众星争光,有暗指当时朝廷政治局势的含意,是很有道理的。这样的情感,是杜甫选择入蜀的深层思虑,无疑也影响了他到蜀地后诸多诗作的内容表达。


《蜀相》诗作于杜甫到成都之次年春季(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三月),作为老杜名篇流传千古。其诗深情凭吊诸葛亮这位蜀汉名臣,然而,杜甫在描述与蜀相有关的古迹与景物时,也把非常隐微的政治情感,写入其中,其深意有值得探究之处。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計,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首联写出唐时武侯祠堂的所在地是在故锦官城之外。根据《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初学记》引作“流江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初学记》引作“锦城”)。”可知锦官城的位置是在夷里桥南岸道路西边。另《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一·益州》则记武侯祠是在先主庙西,而后者在“府南八里惠陵东七十步”。如此则武侯祠是紧邻惠陵,与今天武侯祠的位置相近。历史上,诸葛亮祠的位置屡有变动,而唐时祠堂位置,是这首诗首次说明。其址离草堂很近,杜甫前往凭吊应该非常方便。所谓“柏森森”,明言诸葛祠旁植有柏树,陆游《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也提到此处柏树浓密。有传说此柏为武侯手植,后人始就柏立祠,以表缅怀之意。


颔联写凭吊时之实景,本是标准的律诗作法。但两句写景中也兼用典,其典故之微旨,古今鲜有留意。表面上,此处化用《诗·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之句。按《诗序》:“《出车》,劳还率也。”孔颖达疏:“言季春之日,迟迟然阳气舒缓之时,草之与木已萋萋然茂美,仓庚喈喈然和鸣,其在野已有采蘩菜之人,祁祁然众多。我将帅正以此时,生执戎狄之囚可言问者及所获之众,以此而来,我薄言还归於京师以献之也。说其事终,又美其功大。言赫赫显盛之南仲,伐玁狁而平之于王,是将帅成功,故劳之也。”对于半生戎马操劳、“志决身歼军务劳”的诸葛亮而言,此古典自是非常切合。但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在这两句里用的“自”和“空”两个字,春色而“自”,好音而“空”,春景之中,隐有一层无奈而伤感的况味。《豳风·七月》中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诗句,颇为哀婉。按诗《序》,《七月》之诗是为周公受谗避居东都所作,另《楚辞·招隐士》中还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感伤之句。综合这些古典,可以得知,“映阶碧草”明用《诗·小雅·出车》,暗用《楚辞》及《诗·豳风·七月》之典,寓含伤悯逐臣之微意;而其下“隔叶黄鹂空好音”所隐用的典故也很值得注意,黄鹂即黄鸟,亦即仓庚,古诗中所咏和喻意都非常多,《诗经》中《周南》《小雅》《秦风》等都有涉及黄鸟之诗。而此处云“空好音”,可知除了“仓庚喈喈”的一般理解之外,其所暗用的古典实为《诗·邶风·凯风》。《凯风》诗有“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句,按诗序:“《凯风》,美孝子也。”毛传:“睍睆,好貌。”“慰,安也。”郑笺:“睍睆,以兴颜色,说也。好其音者,兴其辞令,顺也。以言七子不能如也。”此处用此典,有暗喻当时玄宗与肃宗之微妙关系,不无讽谏之微意。


颈联下句“两朝开济老臣心”,亦是字面明言蜀汉先主后主两朝而暗喻玄肃两朝。而当时两朝老臣,可以开出一个很有分量的名单,这些人都是心怀忠义,戮力王室的良臣,然而其命运和遭际却令他们许多人未必能够建功于两朝,长怀英雄之恨。因此,全诗的最后两句,怀古抚今,有如此悲怆的情调也就可以理解了。三年之后的广德元年,杜甫在阆州吊房琯墓,作《别房太尉墓》诗:“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碁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其诗与《蜀相》末句参照来读,“泪满襟”的意指和哀恸更加明晰深切。


成都是蜀汉都城,有关三国史事人物的遗迹很多。如先主庙、武侯祠、双流县的诸葛亮旧居、诸葛亮八阵图等等。但检看杜甫诗集,比较意外的是,他在成都期间,所作有关蜀汉遗迹的诗少之又少,而专咏诸葛武侯的诗仅《蜀相》一首。此时期的杜甫对蜀汉史迹的吟咏何以如此谨慎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杜甫居成都的时间敏感,而蜀汉君臣旧事,虽是历史,或难免与当时现实政治有所牵涉,或者说比较容易因之对一些朝廷人事产生微妙联想之故。《蜀相》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春,当时玄宗尚居兴庆宫,二帝之关系微妙,尚维持和缓,有一种亲善之假象。所以杜甫此时对三国史迹和人物的吟咏十分委婉克制,和他在大历元年抵达夔州后所作这类题材之诗颇为不同。而在夔州之后,他感慨先主、武侯等人物史事的诗篇不仅数量大增,并且愈加激越悲凉,不无愤郁之情了。


综之,唐时成都有许多带有特殊地域文化色彩的人文历史遗迹,如蜀王传说、杜鹃崇拜、蜀汉遗迹等等。这些古迹与传说有一些恰和杜甫内心所关注的政治时事有切近之处。因此,杜甫在一些吟咏蜀地文化风物的诗篇中,比物托类,投注了他内心的政治情感和关怀。这些古迹或传说,是他借以抒发某种政治情感现实关怀的载体。很多这类作品,都用比兴用典方式,把对蜀地历史文化的表述,变为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这是杜甫在成都的许多咏怀史迹甚至自然景物之作所寓含的深层内容所在,而这一点,也是后人解读杜诗的一大取径。


杜甫《蜀相》为什么被称为怀古诗的典范之作?

引言

杜甫的《蜀相》,我们中学时便学过,彼时年少,不求甚解,今番再读,个中种种妙处,值得小楼为之写一篇精读文章。


这首《蜀相》,是杜甫怀古诗中的名篇之一,后人评其悲壮雄劲,为七律正宗(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亦称其标志着唐时怀古作品的典则,是凭吊武侯诗歌的极致(唐小鲁《咏古抒怀的典范之作— 杜甫《蜀相》新探》)。


通解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武侯祠


杜甫的这首《蜀相》写于上元元年(760)春,此前,杜甫因直言进谏,触怒了肃宗,乾元元年(758),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当时关中大饥荒,第二年杜甫因俸禄不足养家,又对朝廷政治深深失望,于是弃官不做,携家逃到秦州(今甘肃天水),三个月后,又南逃到成都,在成都浣花溪旁定居。


杜甫政治失意,人生困顿,因此也刚到成都,便去游览成都郊外的武侯祠,想在自己的偶像诸葛亮那里寻求心灵寄托,在那里,杜甫写下了这首咏古抒怀的典范之作。


诗题“蜀相”,即蜀汉丞相诸葛亮,题“蜀相”而不是“武侯祠”、“丞相祠”,说明杜甫意在写人而不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即武侯祠,在今成都南郊,诸葛亮于建兴元年(223)被后主刘禅封为武乡侯,故其庙又称武侯祠。


锦官城,在成都西南部,汉代主管织锦业的官员居此,故称。后亦作为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柏树高大茂密的样子。古人坟墓前、祠堂前常值松柏,传说武侯祠前有一颗柏树是诸葛亮亲手栽种的。


诗以问答开头,突出杜甫找寻武侯祠的急切心情,诗人出城,在远处便看到了武侯祠前高大茂密的柏树。松柏有凌霜傲雪、志节不屈的意象,暗寓着诸葛亮志节高远,不肯向残酷现实低头的顽强意志,“柏森森”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也从侧面渲染了诗人悼念凭吊诸葛亮的庄严感情。


《蜀相》诗意图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第二联承“寻”字,杜甫由远处寻至近处,终于到了武侯祠前,却看到一派寂静冷清的景象。碧草疯长,映照着台阶,展现盎然的春意,黄鹂鸟在树叶背后,发出悦耳的鸣叫,如果在别的情境下,这本是赏心悦目的春色,但这里是千古贤相诸葛亮的祠堂,台阶长草,显然是常年无人探访所致,所以杜甫用“自”、“空”二字将赏心悦目的春色变成了寂静冷清的景象。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第三联追思诸葛亮生平事迹。


三顾,就是指我们很熟悉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未出山时,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筹划了三分天下的大计,创立了蜀汉的基业。


频烦,一再劳烦,屡次。这里既可指刘备敬贤,多次拜访诸葛亮,也可指诸葛亮一生频繁地为刘备出谋划策,词语内涵的宽广性使这句诗容量极大,既包含了主敬臣忠的君臣遇合,也包含了诸葛亮殚精竭虑谋划天下的一生。


两朝,指蜀汉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开指开创基业,济指匡济艰危。


这两句诗从大处着笔,以寥寥十四字,括尽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与才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指出兵伐魏。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出兵伐魏,在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百日,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他一生“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最终没能实现。


《杜诗镜铨》引邵子湘语评:“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三顾频烦”四句下)”。又引俞犀月评:“真正痛快激昂,八句诗便抵一篇绝大文字”。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评:“‘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见报国苦衷。有此二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

《蜀相》诗意图


赏析——杜甫《蜀相》为什么被称为怀古诗的典范之作?

1、写景与抒情的完美融合


诗起句写诗人寻武侯祠,“寻”字已饱含杜甫对诸葛亮无限追慕之情,接下来写武侯祠周围的环境,“森森”二字寓含着诗人远远望见武侯祠便生出庄严肃穆的敬意。


三四句写武侯祠的近景,诗人写碧草自长,黄鹂自鸣,本是大好春光,但杜甫却下“ 自” “ 空” 二字周旋, 将抒情状态翻然改变。


这两句诗的平仄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这里的“自”却是仄声,不合格律,有会人说格律不是“一三五不论”吗?这里的“自”是第五字,可平可仄的呀。事实是,这里的“自”不能不论,因为这句诗的第五字变成了仄声,“自”后面的“空”就变成了孤平,律诗是最忌孤平的。但杜甫还是这样写了,说明他是有意为之。这一句诗变成了拗句,就得在后的句救,所以后一句中,第五字“空”应仄而平,救了这一拗句。这样写,不仅形成了声调上的一种变换美,还将“自”“空”二字突出出来,强调诗人情感与当前环境发生了茅盾。


武侯祠这样一代英灵的栖息之地,自然风光的美好,恰恰反映人文精神的衰落。这碧草没阶,黄鹂自鸣,证明很少有人祭奠英灵,间接暗示着世人对圣人之道的冷漠,结合杜甫的人生境遇,“自”、“空”二字饱含着杜甫对世道人心的痛心之情,不能轻看。


2、怀古与咏怀的高度契合


怀古诗说到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最重要的是怎样在诗中处理古与今的关系、古人与诗人的关系,杜甫的这首《蜀相》,看起来都在写诸葛亮,只最后一句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痛惜,但仔细读,你会发现,杜甫已经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内心情怀完全融入到对诸葛亮的景仰与痛惜之中。


诸葛亮像


诸葛亮是杜甫心中的理想人物,虽时代不同,但他们的人生理想与情操是相同的,所以诗的五六句,虽字字在写诸葛亮,但句句都蕴含着杜甫的人生理想与情操。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能得刘备三顾茅庐,这样的君臣遇合,是杜甫梦寐以求的境遇,然而,杜甫一生都没有得到诸葛亮那样的待遇。


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杜甫多次科考都未中,他只好多次向达官贵人献诗,向朝廷献赋,才得了一个小官当当。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只身穿过交战区,投奔肃宗,肃宗感念其中,任他做左拾遗,但不久,他因营救房琯,被肃宗冷遇,后被贬,最终流落成都。


所以这里写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暗含着杜甫多希望得到明主赏识的痴心,写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之心,也是在写自己“一饭未尝忘君”(苏轼评杜甫语)的忠君之心。


杜甫石像


3、可让天下英雄同悲的强烈情感


诸葛帝有匡扶天下之才,又遇刘备这样的贤主,可是,诸葛亮还是没有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出师未捷身先死,怎不让天下英雄为之痛哭!


《旧唐诗》记载,“永贞革新”的领袖人物王叔文,改革失败后,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歔欷泣下。


《蜀相》的最后这两句诗,可以说写出天下英雄有才无命,壮志难酬的人的心声,诗中那种强烈的情感可让天下英雄一同悲慨。


五嗣奭《杜臆》中说:“出师未捷,身已先死,所以流千古英雄之泪也。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总之,杜甫的这首《蜀相》,完美的将写景与抒情、咏古与抒怀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可令天下英雄同悲的强烈情感,故能成为怀古诗中的典范之作。若想写怀古诗作,可向杜甫的这首《蜀相》学习。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082:杜甫《蜀相》


参考资料

1、张忠纲评注《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


2、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中华书局;


3、王景略解《唐诗三百首全解》,中国华侨出版社;


4、赵昌平解《唐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5、马茂元选注《唐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6、葛兆光著《唐诗选注》,中华书局;


7、周汝昌《锦官城外柏森森——说杜甫《蜀相》》;


8、唐小鲁《咏古抒怀的典范之作— 杜甫《蜀相》新探》,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9、林钟美《伤己怀古触物寓情一对杜甫《蜀相》一诗欣赏异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杜甫《蜀相》:“沉郁顿挫”代表作,借游古迹忧国民,恨报国无门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作为中学生的必读之物,是唐代爱国主义诗人杜甫所作,说起杜甫都会想到他和李白齐名,一人为诗仙,一人为诗圣,两人在唐代诗人地位中应该算是最高的。杜甫与李白不同,李白所处的唐朝时期是鼎盛,他的诗词大多数都是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的情怀,而杜甫所处的唐朝正是一个由盛转衰的时期,作为爱国诗人的杜甫,他的诗词有着“沉郁顿挫”的特点,大多数都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所在。


杜甫诗词有着“沉郁顿挫”的特点


杜甫这首七律《蜀相》就是“沉郁顿挫”特点的代表作品,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在唐肃宗上元元年,也就是760年,这个年代正好是安史之乱爆发中间的日子(安史之乱爆发时间是755年12月——763年2月17日)。


诸葛亮的武侯祠


诗中前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意思很好理解,具体的字面意思如下: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这里的”丞相祠堂“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这句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来为全诗做了一个铺垫,交代了地点和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诗中和题目不一样,没有用蜀相而是采用了丞相,再加上一个”寻“字,让人感觉到非常亲切。同时又表达了杜甫本人第一次来到成都,对那里还不熟悉,才用了”寻“字显得格外恰当。后面一句”柏森森“交代了诸葛亮祠堂的环境特点,有一种安逸肃静的成分在里面,显得格外的宁静。


杜甫游览古迹武侯祠有感而发


第二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具体的意思如下: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这句诗的大意可以理解为借景抒情,首先描绘了丞相祠堂周边的景色,有一种大自然的景象,表面上表现了武侯祠的春意盎然景象。但是从“自”,“空”二字中,杜甫描写别有深意,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杜甫把自己的主观思想渗进客观景物之中,自己的担心和忧愁从景物中油然而生,表达了杜甫对当时社会的忧心,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并且通过自己的思想,再写到诸葛亮这个人物,让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第三局“三顾频烦,两朝开济老臣心。”作为全诗的经典句子,同时也是该诗的核心上半部分,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如下: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其中“三顾”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那件事情。出自诸葛亮所作的《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天下计"也是广为人知是三分天下的大计,是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计策,该计策的主要思想是联合孙权,北据曹操,让刘备占据荆州,益州,汉中等地,发展实力,从而完成天下统一的心愿。所谓“两朝”指的是蜀汉王朝两代,一代是刘备开国皇帝,二代是刘婵继位,诸葛亮辅佐两朝皇帝,帮助刘备完成开国大业,同时帮助刘婵匡扶社稷。其中的“开“,”济”二字,正是诸葛亮为蜀汉两代做的事情


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主人公诸葛亮


颈联两句表达了诸葛亮为蜀汉效忠,不惜余力那种死而后已的精神。作为全诗的核心句子,杜甫开篇就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种打破常规的写法,把诗情带入诗中,让诗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存在,这是杜甫写诗的技巧之一。


结尾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进行了总结全诗词,也表达了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出师未捷“指的是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后,为了匡扶汉室大志,出师北伐中原,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最终在北伐的半道上因为劳累致死。最后一句”英雄“是一个泛指,当然也包括杜甫自己,对诸葛亮为国操劳,为蜀汉复兴大业的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由衷敬佩,对诸葛亮事业未能完成的痛惜心情。


杜甫对诸葛亮由衷敬佩与惋惜


这首七言诗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半写诸葛亮的祀堂位置和景象,后面部分写了诸葛亮的生平经历和他的才华与忠诚,以及杜甫的思想情感。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虽然只有56个字,但是信息量非常大,不仅写了武侯祀的景色,而且写了主人公诸葛亮生平的事迹,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


杜甫七律《蜀相》整体大意明确,借游览古迹,通过描写本诗主人公诸葛亮的爱国精神与雄才大略,同时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种为国奉献精神的大力赞扬。


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


通过诸葛亮人物的升华,再结合当时杜甫所在社会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当时颠沛流离的生活。借着古迹联想到当时国民与自己一样流离的遭遇,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参考资料《出师表》


《三国志》


杜甫诗《蜀相》赏析

蜀 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诗圣杜甫诗作中的一首咏史怀古的名篇。在本诗中,


公元七五九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已经四十八岁了,作为一个胸有抱负,才华盖世的诗人,杜甫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却一再陷入郁郁不得志的境地无法自拔。在安史之乱中,中原兵戈不息,生灵涂炭,诗人也不得不被迫辗转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的流浪生活,辗转抵达成都,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自筑草堂一所,暂时得以安顿下来。到达成都的第二年(公元七六O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到成都近郊拜谒了武侯祠,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篇。《蜀相》首联两句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丞相祠堂何处寻”,一个“寻”字,即透露出了


作为杜甫诗作最著名的篇章之一,《蜀相》对壮志未酬者进行了倾情的颂扬。《庄子·盗跖》中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蜀相》一诗囊括古今,情感真挚,语言精准发力而又气度非凡。如果把《蜀相》一诗作为庄子这句话的注脚,杜甫是绝无仅有并当之无愧的。 —


王华|沉郁顿挫 宕出远神—浅谈杜甫《蜀相》的文学意境之情景交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零年)春天,漂泊西南到成都初游武侯祠时,为凭吊、追怀诸葛亮而作。当时,已持续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仍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当目睹国势艰危,万姓流离而自己却无路请缨,报国无门之时,怀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政治理想的杜甫怀着满腹深情的和对诸葛亮的深切怀念而写下这首著名诗章,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真挚赞美和无限惋惜之情。


杜甫作此诗,看似颂词,又像挽歌,但绝非散发思古怀人之幽情!它饱含着抒情主人公的伤时感事,情深而意切。毋庸置疑,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


其凭吊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于诗歌的字里行间,沉郁顿挫,通体浑成,尤其在文学意境上的情景交融更是颇有奇特之处!


首先,此诗首联和颔联既不直言抒情,也无刻意于婉转之托意而是采用景中藏情的方式来借景抒情。以写景而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流露出爱国诗人杜甫对于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首联自为问答,看似记祠堂之所在,但绝非只是简单介绍其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情感,才用“何处寻”来彰显访庙凭吊心绪之急之切。颔联两句,字面写祠庙荒凉冷落之景,实乃诗人“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也即流露出诗人感物思人、缅怀先哲之情味,表达得情深意挚。“自春色”、“空好音”得太息,不禁使人想起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诗人面对“良辰美景”却无“赏心乐事”的哀愁和深思。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和无限怀念之情。这两句可谓“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正如宋代范唏文《对床夜话》一书中“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此处将情景交融之文学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诗人以典故来抒发其沉郁悲壮之情感。颈联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不觉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典故。而“两朝开济老臣心”和尾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两句更是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底托孤、六出祁山和身殒五丈原等感人事迹,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句含义丰富,情深意浓,既生动地表现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功忠和生平功绩,也生动的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更是在郑重地道出诗人之所以敬仰诸葛武侯的缘故的同时,也把杜甫本人的伤感时事的忧国忧民之心隐然寄托其中,境界极高。


最后,诗人在尾联以“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痛彻心扉之语直抒胸臆,情中见景,既把诗人对诸葛亮的献身精神的崇高敬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壮志未酬的无限痛楚!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一语便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之共同感受。这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正如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也呈现出了沈德潜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之言。所有这些妙,皆在本诗的结构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真正凸现出了“宕出远神”这一崇高艺术境界!


整首诗看似抒吊古怀人之情,实际上何尝又没有抒发出诗人自己的内心之感慨?在短短的八句之中,囊括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几大表达方式,尤其是情景交融,感情沉挚悲壮,意境宕开远神,也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之风格。


本文图片


【作家档案】


王 华,贵州盘州人,现居六盘水市钟山区,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钟山区文联委员等。现为钟山文学沙龙秘书长、钟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六盘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贵州乡村公益书院银杏书院主要创办者等。文字散见于《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贵州作家》等报纸杂志,有诗文被选入《六盘水市2018年度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曾被评为六盘水市钟山区文艺界第一届“十佳文艺工




稿件定位:唯美,深情,精短。


来稿体裁:诗歌(现代诗、旧体诗词)限100行内;散文、随笔、小说、报告文学等字数不超过3000字。


来稿要求:新媒体原创首发(不包括纸刊),请附百字内


投稿邮箱:ddwt2022@yeah.net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零年)春天,漂泊西南到成都初游武侯祠时,为凭吊、追怀诸葛亮而作。当时,已持续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仍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当目睹国势艰危,万姓流离而自己却无路请缨,报国无门之时,怀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政治理想的杜甫怀着满腹深情的和对诸葛亮的深切怀念而写下这首著名诗章,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真挚赞美和无限惋惜之情。


杜甫作此诗,看似颂词,又像挽歌,但绝非散发思古怀人之幽情!它饱含着抒情主人公的伤时感事,情深而意切。毋庸置疑,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


其凭吊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于诗歌的字里行间,沉郁顿挫,通体浑成,尤其在文学意境上的情景交融更是颇有奇特之处!


首先,此诗首联和颔联既不直言抒情,也无刻意于婉转之托意而是采用景中藏情的方式来借景抒情。以写景而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流露出爱国诗人杜甫对于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首联自为问答,看似记祠堂之所在,但绝非只是简单介绍其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情感,才用“何处寻”来彰显访庙凭吊心绪之急之切。颔联两句,字面写祠庙荒凉冷落之景,实乃诗人“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也即流露出诗人感物思人、缅怀先哲之情味,表达得情深意挚。“自春色”、“空好音”得太息,不禁使人想起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诗人面对“良辰美景”却无“赏心乐事”的哀愁和深思。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和无限怀念之情。这两句可谓“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正如宋代范唏文《对床夜话》一书中“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此处将情景交融之文学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诗人以典故来抒发其沉郁悲壮之情感。颈联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不觉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典故。而“两朝开济老臣心”和尾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两句更是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底托孤、六出祁山和身殒五丈原等感人事迹,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句含义丰富,情深意浓,既生动地表现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功忠和生平功绩,也生动的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更是在郑重地道出诗人之所以敬仰诸葛武侯的缘故的同时,也把杜甫本人的伤感时事的忧国忧民之心隐然寄托其中,境界极高。


最后,诗人在尾联以“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痛彻心扉之语直抒胸臆,情中见景,既把诗人对诸葛亮的献身精神的崇高敬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壮志未酬的无限痛楚!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一语便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之共同感受。这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正如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也呈现出了沈德潜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之言。所有这些妙,皆在本诗的结构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真正凸现出了“宕出远神”这一崇高艺术境界!


整首诗看似抒吊古怀人之情,实际上何尝又没有抒发出诗人自己的内心之感慨?在短短的八句之中,囊括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几大表达方式,尤其是情景交融,感情沉挚悲壮,意境宕开远神,也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之风格。


本文图片


【作家档案】


王 华,贵州盘州人,现居六盘水市钟山区,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钟山区文联委员等。现为钟山文学沙龙秘书长、钟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六盘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贵州乡村公益书院银杏书院主要创办者等。文字散见于《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贵州作家》等报纸杂志,有诗文被选入《六盘水市2018年度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曾被评为六盘水市钟山区文艺界第一届“十佳文艺工




稿件定位:唯美,深情,精短。


来稿体裁:诗歌(现代诗、旧体诗词)限100行内;散文、随笔、小说、报告文学等字数不超过3000字。


来稿要求:新媒体原创首发(不包括纸刊),请附百字内


投稿邮箱:ddwt2022@yeah.net


:


【本文标题和网址】蜀相杜甫表达的情感有哪些(蜀相杜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2648.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21日 星期日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