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极乐寺纪游作者情感(极乐寺纪游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极乐寺纪游作者情感(极乐寺纪游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156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54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古文探奇」极乐寺纪游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极乐寺纪游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自幼聪颖好学,十岁能诗文。1579年(万历七年),考中湖广乡试举人。1586年(万历十四年)举会试第一,次年入翰林院,授吉士,进编修。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与弟袁宏道、袁中道齐名,并称“三袁”。前后七子倡导“诗必盛唐”,他们则崇尚本色,反对摹拟,世称“公安派”。平生崇敬白居易与苏轼,诗文集取名《白苏斋集》。


这篇散文小品,简洁清新、活泼灵秀、诗趣盎然。长桥、流水,堤坝、绿树、寺院,一幅幅画面都洋溢着清新秀美的特色。



温馨提示 中国好诗词


非常感谢您关注@中国好诗词!如果您有好的诗词、散文、小说等原创作品,请直接回复微信或发送邮件到:274158273@qq.com进行投稿,您可以附上您的个人简历、照片及个人要求(是否署上真实姓名等特别要求),同时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想法,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好诗词 欢迎订阅


如果您觉得文章值得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朋友圈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


请关注@中国好诗词,微信号:qq274158273


文言文主题篇:山水类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难度升级)

初中课内所学山水篇有:《三峡》《答谢钟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现代文阅读中,学生觉的难度升级的是写景抒情类散文;到文言文阅读中,在几大分类主题中,学生依然觉得写景抒情类的难读难懂。


这就要求: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还要把握文章写法,学会抓关键词句,体悟


积累层面的需要单篇纵向认真识记,理解层面的需要多篇横向对比阅读,毕竟有时选择题中也会考到相关课内文章之间的对比阅读。


课外文言文难度也升级了。


我们来看一篇初二期中考试的课外文言文



极乐寺纪游⑴


【明】袁宗道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⑵。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⑶。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⑷。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⑸。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⑹。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⑺。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⑻。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⑼。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⑽。予弟中郎⑾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⑿,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⒀?是日分韵,各赋一诗⒁而别。


【中考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分)


此入玉河____________


桥可三里____________


⑶大可七八围____________


⑷思立亦以为____________


2.用“/”为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2分)


松 身 鲜 翠 嫩 黄 斑 剥 若 大 鱼 鳞 大 可 七 八 围 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4.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


【中考阅读链接之一】


1.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文都抓住________,写出________,两篇文章的语言都________。


2.简析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的不同之处。



【探讨】


从唐宋到元明清,愈往后发展,古代的散文愈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可谓文无定格,惟求其新颖生动,具有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而晚明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宗道就是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而著称。他的散文清新活泼,“一扫王(世贞)李(攀龙)去雾”,对散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本文就是这样一篇不拘格套的典范之作。请写一段赏析文字,说说与一般的游记文相比,本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200字左右)(6分)



【参考答案】


1.⑴经过。 ⑵距离。 ⑶表示约数。 ⑷这样。


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3.参考译文: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


4.


【中考阅读链接之一】【参考答案】


1.景物特征,自然环境的幽美,简洁凝练,生动优美。


2.本文着重写景而《记承天寺夜游》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


【探讨】【参考答案】


在写法上,本文完全打破了一般游记文的“格套”。


第一段以大量篇幅,描写高梁河一带的景色,绝口不提极乐寺。但读者从下文的提示中,却领悟到写高梁河一带的景色,正是在写极乐寺及其附近的风光。


第二段明写游极乐寺,却对寺内游览活动一字不提,把这个在游记中通常要详写的部分,完全留给读者去体会想象,使读者得到更多的美的享受。


还有,关于同游者的姓名,按游记通常的格式要放在篇末,但本文却通过记述其弟袁中郎对景色的评论,顺便带出,显得自然、巧妙。凡此种种,都使读者在会心之余,感到韵味深长,妙趣横生。


再就语言来说,不用典,不拾古人牙慧,既平易,又凝练,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具有诗的情味。


【共6分。每答出一点2分,三点即可。意对即可。】



【全文阅读指导】


【注释】


⑴极乐寺纪游


极乐寺:在北京阜成门外,高梁桥西三里,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建。


纪游:指记述旅游情况。


⑵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高梁桥:又名高亮桥,在西直门外西北,跨高梁河上。


高梁桥水:指高梁桥下高梁河的水。


西山:在北京西郊,属太行山支脉,一名小清凉山,林麓苍莽,溪涧错镂,风景秀丽。


道:用作动词,意为经过。


此:指高梁桥。


玉河:即御河,源出北京西北郊的玉泉山,三十里而至此桥下,环流紫禁城,入大通河。


⑶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白练:白绢,这形容河水像白色的绢帛。


行:走,这里指微风从水面吹过。


罗文纸:表面皱起如同丝织物细纹的一种宣纸,质地轻软、带有椒眼状花纹,这里形容水波。


⑷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荫(yīn):树荫,树下不见阳光的地方。如:绿树成荫。


注: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但在一些固定格式(如绿树成荫)和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中,原读yīn,表示“树荫”义的“荫”字习惯上保持不变。


但2016年6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又将“树荫”“绿荫”“林荫道”等作为推荐词形。而“树阴”“绿阴”“林阴道”等作为非推荐词形,单独出条,只注同推荐词形,如:【树阴】……同“树荫”。


覆:覆盖,遮蔽,遮盖。


垂线:从也子缝隙中垂下的光线。


余:多。


⑸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佛庐:佛寺。


绀殿(ɡàn diàn):指佛寺。隋•江总《幡赞》:“光分绀殿,采布香城。”唐•崔日用《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紫宸欢每洽,绀殿法初隆。”清•曹寅《唐县开元寺》诗:“绀殿尽颓花亦萎,更谁墙缺补春泥。”


绀:稍微带红的黑色;微红带深青色的。《说文》:“绀,帛深青扬赤色。”《广雅》:“绀,青色。”


绀色,是蓝色系中的一种颜色,带有紫色的深蓝色,是蓝色系中最深的颜色。古代一般指雪青色(青紫色)。


亘:绵延;(空间上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⑹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高下:高低。


攒簇(cuáncù):紧紧地聚集在一处;簇拥。这里指树木成林。


间以水田:即“以水田间”,以水田相隔,状语后置。间,隔开,不连接。此句可以意译“中间隔着几处水田”,或“中间有几处水田相隔”。


螺髻:螺壳状的发髻。这里形容西山诸峰峦。


出于林水之间:即“于林水之间出”,在林水之间显露着。状语后置。此句可以意译为“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出:露出,这里指山峰耸立的样子。


⑺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去:距离。介词。


桥:高梁桥。


可:大约。


路径:道路。这里指道路上的风景。


⑻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马行绿荫中:即“马行于绿荫中”,马行进在绿荫下,补语介词省略。可以意译为“马在绿荫下前行”。


张盖:张开的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御雨之具。《史记·商君传》有“劳不坐乘,暑不张盖”的话。


⑼殿前剔牙松……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剔牙松:一种针叶松,其叶如牙签,故名。


斑剥(bān bāo):斑斑点点而有剥落。如: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附录·题大令保母帖》诗:“点画微微见斑剥,陶坯泥沙相杂糅。” 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极乐寺》:“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鱼鳞,大可七八围,盖奇物也。” 清·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尊彝斑剥探商周,得意换却千金裘。”


围:量词,计量周长的约略单位,一般指两手或两臂之间合拱的长度,即一人环抱的长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搂”。


许:表示约数。


⑽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暇:空闲。


黄思立:即黄大节,字斯立,一作思立,号无净,信丰(今属江西)人,1586年(万历十四年)进士,时任太常寺博士。


公: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如:诸公;张公。


⑾中郎:袁宗道的二弟袁宏道,字中郎。


⑿挂进贤冠:进贤冠是古时儒者所戴的一种表示身分的缁布冠,元代以后废。“挂进贤冠”的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这里说挂进贤冠,就是表示弃官退隐。


⒀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作:当。


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称“跨虹六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为苏轼所建。风景优美,当地有民谣说:“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客子:游客;旅居异乡的人。“作……客子”,即“客居在……”之意。


了:了却。


此山水:这山水。指西湖山水之胜境。


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谓之情障。这里犹言“情缘”或“心愿”。


⒁分韵,各赋一诗:作诗规定韵字,各人分拈,依字为韵。袁宗道有《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诗,袁宏道有《暮春同黄无净、曹季和、黄昭质、家伯修游高梁桥》诗,皆即此日分韵之作。


【补充注释】


绿杨:绿色的垂柳。


古人认为杨就是柳。《尔雅·释文》:“杨,蒲柳也。”《说文》:“柳,小杨也。”


杨花:《辞源》解释为“柳絮”。如: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杨柳:柳树。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这是一个词,不是杨和柳并列。


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形成这个习俗大概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远行走水路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参考译文】


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远远望去,宽阔的河面像)千匹白绢似的,微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就好像轻柔的罗纹纸一般。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堤上有四行绿色的垂柳,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就可以遮蔽好几张席子的地方,从叶子缝隙中垂直射下的光线有一丈多长。


河岸北边寺庙道院非常多,朱红的大门青黑的宝殿,绵延好几十里远。对面远处的树木,高矮成林,中间隔着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的螺壳状发髻,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


极乐寺离高梁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绿荫就像给马车做的伞盖。佛殿前有几棵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斑点点而有剥落,就像大鱼的鱼鳞一样,树身很粗大,大约有七八搂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人一起来这里游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有点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弃官退隐,当一个西湖六桥之下的游客,了却我与这梦里山水的一段情缘呢?当天每人分别选押一个韵,各自作了一首诗,然后道别。



【作品赏析】


这篇散文小品,简洁清新、活泼灵秀、诗趣盎然。长桥、流水,堤坝、绿树、寺院,一幅幅画面都洋溢着清新秀美的特色。



从唐宋到元明清,愈往后发展,古代的散文愈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可谓文无定格,惟求其新颖生动,具有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而晚明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宗道就是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而著称。他的散文清新活泼,“一扫王(世贞)李(攀龙)云雾”,对散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本文就是这样一篇不拘格套的典范之作。它与一般的游记文相比,在写法上有独特之处,打破了一般游记文的“格套”。


第一段以大量篇幅,描写高梁河一带的景色,绝口不提极乐寺。但读者从下文的提示中,却领悟到写高梁河一带的景色,正是在写极乐寺及其附近的风光。


第二段明写游极乐寺,却对寺内游览活动一字不提,把这个在游记中通常要详写的部分,完全留给读者去体会想象,使读者得到更多的美的享受。


还有,关于同游者的姓名,按游记通常的格式要放在篇末,但本文却通过记述其弟袁中郎对景色的评论,顺便带出,显得自然、巧妙。凡此种种,都使读者在会心之余,感到韵味深长,妙趣横生。


再就语言来说,不用典,不拾古人牙慧,既平易,又凝练,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具有散文诗的情味。


总之,静如白练的流水、可覆数席的绿荫、形如螺髻的西山、接连错落的寺院道观,山水相接,远近错落,自然与人境融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可是如此清丽的景色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自幼聪颖好学,十岁能诗文。1579年(万历七年),考中湖广乡试举人。1586年(万历十四年)举会试第一,次年入翰林院,授吉士,进编修。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


与弟袁宏道、袁中道齐名,并称“三袁”。前后七子倡导“诗必盛唐”,他们则崇尚本色,反对摹拟,世称“公安派”。平生崇敬白居易与苏轼,诗文集取名《白苏斋集》。



文言文阅读需要学生多读多感受,积累、理解要平衡,这样才能真正课内迁移课外,灵活运用。


走读北京大运河:我家就在岸上住

说不尽的大运河


流淌出了北京城的文化记忆


也流淌出了一代代人


在运河岸上住的故事


北京出版集团编审


北京文史馆馆员杨良志先生


用脚步丈量北京大运河的踪迹


写就了《走读北京大运河》


上次从昆明湖讲到了长河上的


高梁桥、万寿寺......


今天接着往下说


城 市


文化范


风光最是数长河


从紫竹院、动物园、展览馆


一直到高梁桥这一线


我们现在称为动物园后河


展览馆后河


五塔寺前边的河


其实过去都是长河一线


明清、民国之际


长河沿线是北京的文人市民


常常踏春秋游、来来往往的地方


为什么呢?


原来不用说皇城里边的紫禁城了


连外边的天坛、北海、中山公园


一般的文人百姓都是去不了的


所以西边的长河


东边的二闸


都是文人雅士、平民百姓


喜爱的游览重地


紫竹院一景


明代文学“公安派”


“三袁”之长兄袁宗道的


《极乐寺纪游》曾这样描写长河风景:


高梁桥水自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袁宗道笔下的长河水


如蜿蜒而下的白色绸缎


微风吹皱的河面像罗纹纸一般


河边的大松树


树身上的斑纹鱼鳞一样


树干七八个人才能将之合围


极乐寺旧址


郭守敬纪念馆在这儿,重开了!


从西直门往北是北京城的西城墙


从德胜门往西是北京老城的北城墙


说起来北京城的西北角


应该有北京老城墙的一个交叉点


但是从明代以来


历来说北京城缺了西北角


实际上跟北京的水系有关系


因为北京老城的西北角上


就是太平湖


水波荡荡、湖水涟涟


这个地方要想建城墙


地基就会格外的湿和软


与其招那个麻烦


不如西北角就空着了


就让太平湖作为一个天然的


内外城的分隔


但是现在的太平湖看不到了


如今的北京城西北角这个地方


是北京地铁机务段


一列列的地铁车在那里休整


另外就是一大片新楼区


接着往下走到了积水潭


在这个立交桥


抬头向南看或者是向东看


一座金瓶似的小山就在眼前


山上有庙


庙的红墙闪闪耀眼


那就是汇通祠


11月20号重新修整的


汇通祠开放了


汇通祠现在是郭守敬纪念馆


正扬起双臂欢迎北京的百姓


去看一看


北京曾经是个水乡


积水潭、后海、什刹海


概括为外三海


过了平安大街


北海、中海、南海


叫内三海


杨先生说


内外三海加起来


相当于第二个昆明湖的重要性


昆明湖是北京人在西北方向的


金水、玉水、生命之水


那么内三海和外三海


是北京又一壶珍贵的水


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好地方


北京曾经是水乡


这样说放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自然变化


人世变迁


使水面渐渐缩小


但是从一些文献记录中


我们仍旧能看到


外三海曾经的波波荡荡


烟波浩渺


广福观


我们现在走烟袋斜街


路北有一个广福观


现在广福观前边


有烤肉季又有庆云楼


都是建筑了


其实原来的水面


都到了广福观门前了


再举个例子就是


后海北边的鸦儿胡同里边


有个广化寺


现在广化寺前是一大片房子


这些房子再往南


才到了后海边上


张中行(1909—2006 年)


六七十年前


张中行先生就在广化寺旁边住


旧有成说“宁住庙前,不住庙后”


“宁住庙左,不住庙右”


中行先生恰居“庙右”


但他坦坦然不以为意


京华掌故大家


金受申(1906—1968年)


家住安定门


往西去什刹海或办事或游赏也是常事


他在《北平历史上平民游赏地记略》


一文中也写到广化寺:


广化寺前海岸边,有一处佃农住宅,茅屋数椽,背堤面水,围以短墙竹篱,四周种植高柳,墙外堆积稻草,屋顶晒晾鱼罾,篱上引有蔓生花草,门前柳下系几只小船,屋后隔以小河,通以板桥。离住宅近的海内种荷,远一点种稻,极西端丛生芦草,堤种植桑麻,极似一幅《江村晚舍图》。我每次由此经过,必徘徊不肯就走。


就是说当时广化寺门前


就是一片水、一片芦苇


还有渔船在广化寺门前晒网


这都说明后海、什刹海的北岸


曾经的水一直到了


这广化寺门口


翁同龢


而后海的南边


有一个地方叫柳荫街


那一带再往南边就是恭王府


那一地带曾经是水波涟涟


当年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


的《翁文恭日记》中


我们能看到他


关于什刹海的片段记录


同治七年(1868 年)六月十二日 :


傍晚游什刹海,略有荷花,风景极佳。因乘兴访


积水潭。高庙潭废为田矣。登楼凭眺,归时月上矣。


同治八年(1869 年)六月二十六日 :


偕震甫同邀什刹海,步及堤南,风景尤胜,荷花


万柄,非复尘境矣!


光绪五年(1879 年)六月二十八日 :


……黎明再挈斌孙游后湖


秦家花园,泛舟,微雨,


持盖而坐……


翁同龢信札


翁同龢还做过指示


要把这边原有的稻田让出来


扩大水面


去除“填湖造田”


恢复自然生态


老舍与什刹海的情意绵深


老舍先生的妈妈家在太平湖北


他生在什刹海西的“小羊圈”


他二十岁出头担任


北京北郊(德胜门外)的“劝学员”


他最后走向了太平湖


所以说老舍与什刹海


有深厚的关系


从左至右:华罗庚、老舍、梁思成、梅兰芳在1954年


1927 年


老舍在小说《赵子曰》写到:


那娇嫩的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儿上一点一点 ;好像北京是一首诗,他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儿,迎着风一摇一摇的替浪声击着拍节。什刹海中的嫩荷叶,卷着的像卷着一些幽情,放开的像给诗人托出一小碟诗料。


老舍的什刹海


溢满了诗情


在此只举一例


更多的还待大家


到书中去继续品味


我家就在岸上住


杨良志先生从小就是在


北京大运河的河边上长大的


后门桥河沿胡同的那处老宅里


杨先生度过了自己的


童年、少年直至而立之年


人生宝贵的三十年


清时运河边的景色


说到后门桥


实际上是它的俗称,小名


人家原名本是海子桥


后来官称是万宁桥


因为皇城的北门为地安门


俗称后门


而万宁桥恰在


后门之外


所以叫它后门桥


后门桥及其东的河道(20世纪30年代)


今天我们从地安门往北走


或者从鼓楼往南走


走到中间都会注意这座白色的大桥


——万宁桥/后门桥


东西两边汉白玉的石桥栏


下边绿波荡漾


细看桥的东、西两边


各有一对石雕的镇水兽


雕刻地细致生动


都是趴着头盯着下边的流水


杨先生每次过万宁桥


都在久久驻足


尽管已是不知多少次过这个地方了


后门桥


桥上的汉白玉栏杆


一种是历史上留下来的


一种是八九十年代以后


重新补上去的


汉白玉结实不结实?结实!


但几百年下来


风吹日晒雨淋沙打


它愣会卸掉溜滑其表


显露麻糙其里


坑坑坎坎,黑筋暴出


几乎成一截斑斑驳驳的老木


看到这般模样的老桥


人就不由得想要抚摸


这岁月的痕迹


老桥啊,你可真不容易!


后门桥镇水兽旧影


当年杨先生居住在


后门桥河沿胡同的时候


杨先生犹记得


当年的河道不算窄


枯水时节也保持有一两丈宽


水盛的时候两岸相隔五六


河两岸是缓缓的自然土坡


松土上长满了杂草野花


叶片细长的兔兔草


缠人腿脚的蒺藜狗子


小女子染指甲的凤仙


迎着晨风可劲鼓吹的喇叭花


高出众草们一大截的


雄赳赳的狗尾巴草


间或还有娇羞浓艳的美人蕉


和后来这些年钢筋水泥大石头


砌得齐齐整整的河岸截然不同


再不复当年的野景


去玉河岸边看《运河图》


站在后门桥上


面向南


伸出左臂约 4 点半方向


指的是东不压桥


伸出右臂


约 7 点半方向


指的是西压桥


后门桥、东不压桥、西压桥


三点相连


几乎一个等腰三角形


大自然的生花妙笔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往往给世上创出


人们意想不到的构图


过了“东不压桥”


玉河就已进入原来皇城的境域了


它先是依惯性


继续向东南流了百十米


到了“东板桥”


然后调横流向


径直向东流


直接流到原来的皇城的东墙根上


从东板桥到东皇城根的


这二百多米的水道


旧时称“北河”


是皇城内北边的一段河


重新亮出来的南段刚刚开放


很值得去看看


河南岸新修的铜塑《运河图》


分若干段绵延近百米


从大运河南端的古杭州


到北京的积水潭


几十幅画面


再配上相应的诗文


追求的是再现历史的《清明上河图》


北京的水系


梳理起来确实很烧脑


它是大自然的水流


人工又加以干预


就形成了这么一个


串串连连、支支脉脉的水网


具体怎么流的


您还是听听节目录音


杨先生在其中给大家梳理了一遍


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拎出一些


运河边上的好地方


让大家熟悉北京的水


亲近北京关于水的历史


关于水的故事


下一次


杨先生要给我们讲的就是


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这一段了


通惠河上留下了哪些动人的历史


悠悠运河


蜿蜒京城


款款河水


步履安详


下次继续讲述


本期嘉宾


《走读北京大运河》


北京出版集团编审


北京文史馆馆员 杨良志


吴圣法老师作品《极乐寺纪游》泥金扇面小楷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圣手书法课堂


历代帝王与五台山的未了情缘

东晋佛教领袖释道安在弘法中有句名言:“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只有帝王们的崇信,宗教才可发扬广大,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印证了道安这句名言。从佛教传入五台山,五台山即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他们或下诏建庙,或割税养僧,或赠钱帛经藏,或赐匾额诗文,或亲自巡幸,使得五台山1000多年来香火旺盛,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最受皇帝青睐的名山。


帝王与五台山结缘最早的是东汉明帝刘庄,传说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即为他所建。其次为北魏孝文帝元宏。传说他不但建了大孚灵鹫寺,且亲自巡幸五台山,在西台留下“魏文人马迹”,又为文殊菩萨赶憨山所戏,割地五百里为文殊菩萨道场。其后人元好问有诗:“山上离宫魏故基,黄金佛阁到今疑。异时人读清凉传,应记诸孙赋黍离。”认为五台山上有他拓跋氏祖先的离宫故基,将来人到五台时,会知道他这个后人在这里曾歌咏过亡国之痛。取代北魏的是北齐,《古清凉传》记载:北齐皇帝高洋父子,深崇佛教,五台山寺庙在高齐时有二百多所,并“割八州之税”为五台山僧众的香火费用。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鉴于后周武帝灭法对佛教的摧残,深感痛心,一登帝位便大力扶持佛教,开皇元年(581)三月下诏,五台山五个台顶各建寺院一所,设文殊像,每寺剃度僧人三名。开皇十一年(591),文帝又“敕忻州刺史崔震持供于五台顶,设斋立碑”,供奉文殊菩萨,为皇后、皇妃、皇子祈福消灾。开皇十三年(593)十二月,遣使到清凉山设斋,下旨修筑寺院,并制疏在五台山文殊像前宣读焚烧,为周武灭法赎罪。


唐代是五台山佛教的一个极盛时期, 全山寺院达360所,僧尼达万人。“始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心圣境。御扎天书,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李家父子起兵晋阳取天下,唐太宗视五台山为“祖宗植德之所”,敕令建寺十所,度僧数百,并下诏免收五台山寺院赋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十月,下旨有司:“五台山等佛圣道场僧寺,不得征收税赋。”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下旨有司:“东南西北中五岳与五台山,各建寺院一所。选有高尚德行的僧人住持。”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创建,代宗诏命十节度使助缘,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庶民百姓,皆慷慨解囊。并于等5寺各置定额僧21人,作为密宗国家道场。广德元年(763)十一月,下诏修五台山文殊殿,铸铜为瓦。造文殊像,高一丈六尺,镀金为饰。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下旨河东节度使李诜在五台文殊殿进香。同年,南印度乌荼国王,遣使进献《华严经》梵本入朝,并赍送奇香御节,到五个台顶朝拜。


武则天对五台山更是一往情深。显庆五年(660),武则天巡游并州时,“响慕高德,就山致礼”。按此记载,武则天虽未亲游五台,却曾到五台山下行香礼佛。麟德元年(664)九月,武则天派人到五台山采回菊花,以求闻到花上沾染的佛香。龙朔二年(662),武则天让会昌寺沙门会赜等去五台山检行圣迹,会赜等绘“文殊化现图”,撰《清凉山略传》,写出了五台山历史上第一本志传,使五台山声名随书与图传遍天下,对五台山佛教的复兴和弘扬起了巨大作用。后来,吐蕃王遣使入唐求《五台山图》,遂有“五台山图小张”传入吐蕃,后来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此图,成为国宝。长安二年(702),武则天梦游五顶。这一年下旨给并州刺史让他重建清凉寺。又派人到五台山挖回显通寺前大花园里花木万余株,移栽于宫庭御苑,遂使五台山花卉名闻天下。长安三年(703),下旨感法师,让他率领一百多僧人,到五台山设斋会,僧俗千人,都看见五色祥云中的佛手,天仙白鹿,出现天空。州牧听到后上了奏章,武则天非常喜悦,封感法师为昌平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住持清凉寺并掌管全国僧尼事,正式确立五台山为佛教国家道场地位。同年,下旨雕琢玉石文殊像,派遣大夫魏元忠,送到清凉寺。武则天亲自写信说:“朕过去亲承佛的悬记,如今敬送宝像,哪敢不恢弘至道,光大阐扬佛教真理。只是因为国事缠身,不能亲到圣境,恭叩慈容,敬告文殊大师明鉴。”对自己未能亲上五台山深表遗憾。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下诏书说:“五台山深林大谷,禅侣幽栖,免除全部税赋。并派遣宫中太监朝拜五台山,焚香虔诚祷祝,特别加以修建。太平兴国二年(977),太宗到成都,下旨用金泥书写佛经一藏,让中使送五台菩萨院供养。太平兴国五年(980)正月,下旨让张廷训前往五台山铸造金铜文殊和万菩萨像,奉安在真容院。四月,派遣使者蔡廷玉等人,到五台山建寺,下旨让河东路有关部门运输供给修造费用。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寺院建成,赐名“太平兴国”寺。宋真宗景德四年,拿出内库钱一万贯,赏赐五台山,让再次加以修葺,并且建造大阁一座,两层十三间,里边安置菩萨真容,赐额名“奉真之阁”。每年派遣内臣到五台山,设斋供养。从宋太宗到宋仁宗三代皇帝,对五台山都恩赐有加,题额赐匾,写信问候,三个皇帝所赐墨宝有380多件,对于兴隆五台山佛教,恢复重建五台山寺院,呵护有加,使五台山香火在宋初盛极一时。


金朝诸帝接受了汉人崇佛的影响,均倾仰五台山文殊圣地,使五台山佛教在金代也有发展。太宗于天会十五年(1137),在佛光寺重建了7间木构建筑的文殊殿和5间木构建筑的天王殿。海陵王完颜亮于正隆三年(1158)建造了繁峙县灵岩寺(岩山寺),并命御前画臣王逵绘制水陆壁画。世宗建了万岁寺、平章寺,重修了净名寺。当时五台山密宗、禅宗、唯识宗都有发展。


元代帝王尊崇佛教,尤尊喇嘛教,《元史·释老传》载:“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遂使五台山佛教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元朝初年,西藏喇嘛教开始传入五台山。忽必烈即位后,封西藏名僧八思巴喇嘛为国师,八思巴亲到五台山朝礼文殊,驻锡一年之久。元中统年间,藏族高僧胆巴谒见了忽必烈,奉诏居五台山寿宁寺,近10年之久。随着胆巴住台,不少蒙藏喇嘛居于五台山,五台山的喇嘛教从此兴盛起来,遂使五台山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元代在五台山重修和新建的寺院有万圣佑国寺等十数座,规定每寺住僧300人。元代除喇嘛教兴起之外,其他宗派如华严、慈恩、禅宗也颇兴盛,并涌现出了不少高僧。


元朝时,曾有两个皇帝巡幸五台山。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成宗铁穆尔从燕京出发游礼五台山,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显现,大受感动,下旨建今南山寺前身万圣祐国寺。万圣佑国寺建成后,成宗诏洛阳白马寺真觉国师为其开山住持。并下旨建立“五台寺济民局”和灵鹫寺“铁冶提兴司”,施粥济民和管理发展冶炼铸铁。至治二年(1322)六月,英宗硕德八剌车驾至五台山,七月到应州,在五台山住了近一个月。据说他也曾看见文殊菩萨化现,于是在五台山“作水陆佛事七昼夜”。在王子烧身寺前被王子烧身的事迹感动,下旨修葺王子烧身寺,重建普门寺。并下旨“禁五台山樵采”。英宗儿子泰定帝又下旨“建殊像寺于五台山,赐田三百顷”,并在五台山大作佛事3次。从而使五台山佛教进入一段兴盛时期。


明清两代,五台山佛教再兴高潮。出身于僧侣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刚一即位就实行了特别尊崇汉藏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政策。他先后诏见了五台山高僧金璧峰、具生吉祥,分别颁赐紫衣、金钵、度牒、御制诗等,命随方演教。明成祖永乐四年秋(1406),成祖从西土迎葛哩麻尊者进京,下旨封为大宝法王,大善自在佛,赐予銮舆旌幢伞盖等仪式,遣使送至五台山大显通寺安置,下旨重修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与显通寺。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刊印藏经,送到五台山普恩禅寺安放。天顺二年(1458)下旨:“五台山新建寺院,赐名‘圆照’”并下旨印造五大藏经,安放在五个台顶。 成化十七年(1481),宪宗为他母亲祈福,造镀金文殊像,高一丈零六寸,并画佛像一百幅,香火费五百两,布帛千匹,念珠万串,派遣太监李珍赍送五台山文殊寺,供养散施。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下旨建铜瓦殿,赐额名“广宗寺”。正德七年(1512),下旨让梵僧朵尔只坚,在中台顶建寺院一所,铸铁为瓦,赐名:“演教寺”。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下诏书建五台山塔院寺大宝塔。神宗为祈求生太子,派遣太监尤用、张本到大塔院寺,修无遮斋七天。万历十三年(1582),下诏书写造《大藏经》,五台山得到其中两部。万历二十六年(1598)六月,派遣御马监太监王忠、曹奉赍送白金一千两,在五个台顶以及狮子窝等处,修建弘福万寿报国佑民吉祥大斋。在千佛澡浴池,设大施粥会。九月,派遣曹奉赍送白金一千两,在狮子窝修建洪福万寿藏经楼阁。万历二十七年(1599),遣御马监太监王忠,赍送《大藏经》一藏给狮子窝。并赐寺额名:“大护国文殊寺”。万历二十八年(1600),派太监王忠赍送佛经三藏,安置中台、北台以外的其余三台。从此五台山钦赐藏经,共有六藏。


清朝建立以后,一任一任君主都相续不断地奉行着尊崇佛教的政策。到康、雍、乾朝,尊崇佛教,尤尊藏传佛教,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而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中唯一的清黄庙并存的汉藏佛教圣地,且离京城较近,于是清朝诸帝便特别重视扶持五台山佛教。清廷发源在关东,注重喇嘛教。清世祖顺治入关登极后,屡次命令喇嘛启建护国佑民道场。在顺治十二年(1655)、十四年(1657),各派数十名喇嘛,到五台山启建护国佑民道场。顺治十八年(1661),特命阿王老藏喇嘛,住持五台山真容院。督理番汉僧众。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位皇帝多次巡幸五台山。


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以后,天下太平,国家富裕。或隔一二年往五台山一次,或每年一次,由北京到台山,但凡吃饭住宿之处,都建了行宫。其中大的行宫有三处,一处在真定府,一处在南台下,一处在台怀。各大寺院都有宴坐之所。在各寺院,有的赐匾额,有的赐诗文,有的特别加以修葺,为寺院所制的碑记,御书宸翰,以及颁赐的珍宝之物,多的难以记录。康熙御制碑文十六道,还亲封菩萨顶大喇嘛丹巴扎萨克为清修禅师,赐提督印和斩杀剑,命山西全省按时进贡钱粮。常住镇海寺的章嘉呼图克图则受命统辖蒙古和青海的佛教事务。


康熙皇帝曾五次巡游五台山,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和遗迹。康熙二十二年(1683)2月12日,康熙皇帝带皇太子首次巡幸五台山,经琉璃河、涞水河、易州丁哥庄、白涧村、满城县、唐县、王快镇、真定府、龙泉关,于20日到达五台山,驻跸于台怀镇菩萨顶。21日登南台,22日涉东台、北台,23日临西台、中台。于24日回銮路经长城岭时,一只为害多年屡次伤人的大老虎欲袭击銮驾,被康熙皇帝一箭射杀,由是此地改称射虎川,虎患为之绝灭。同年9月11日,康熙皇帝再次巡幸五台山,于27日返回京城。回銮后赋诗:“紫府名山忆旧踪,招提驻罕认云松。阴崖尚有春时雪,落日仍听下界钟。塞远浑河寒更白,林疏恒岳翠愈重。祝釐交叶人天庆,银榜新题遍五峰。”康熙三十七年(1698)3月28日,康熙皇帝携长子、三子第三次巡幸五台山,仍住菩萨顶行宫。4月11日返回京城畅春园。康熙四十一年(1702)2月1日,康熙皇帝带皇太子、四子和第十三子从畅春园起程第四次巡幸五台山,于二月初八宿于射虎川台麓寺,9日移住菩萨顶,游览后返回京师。康熙四十九年(1710)二月初二日,康熙皇帝带领皇太子、三子、八子、十子、十三子及十四子第五次巡幸五台山,宿于罗睺寺。康熙皇帝五次上五台山,赐梵文藏经2部,作诗15首,题匾55块,勒碑20余通,修葺寺庙20余座,赠送渗金菩萨像7尊,做各种法会8次,赐金银6000余两,其他赏赐不计其数。


雍正皇帝是在康熙皇帝第四次上五台山时以皇子贝勒的身份随驾的。他有《清凉纪游一十四首》,记述了他在五台山的行迹。其中《恭谒五台过龙泉关偶题》说:“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处始炉烟。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抒发了他对父亲文治武功的赞颂和销兵象、靖烽烟,实现治平之世的雄心壮志。


乾隆皇帝继位后,效法其祖,曾六次朝台,广题诗文匾额,屡拨巨款重修寺院,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下旬,他沿着皇祖当年朝台的足迹瞻礼五台山,踏人山西五台山地界。沿途的自然美景,百姓的欢迎盛况,五台山佛教圣地的辉煌景况,让乾隆情动于中,灵感触发,写下了《自长城岭至台怀恭依皇祖元韵》:“五台夙所企,结念礼文殊。……时巡藉讲武,皇祖有鸿模:申命仆御臣,此行其可无!”表示他的巡幸是继承祖父巡幸讲武的传统,展示天家威仪,不可不行。在射虎川,他联想到皇祖朝台时在此射虎之事,写了《射虎川》:“何人政至于菟避,到处农桑信可征。”歌颂其皇祖文治武功,造福人民,连老虎也得逃避。 乾隆皇帝这次朝台,由菩萨顶住持接驾,驻跸于菩萨顶,在菩萨顶建醮讲经,并对菩萨顶和五台山各黄庙赏赐了不少珍玩财宝。他徒步登台顶朝拜文殊菩萨,登了中台、西台、北台三座台顶后,劳累和寒冷使他对剩下的东台、南台两座台顶望而怯步。因此,下诏在黛螺顶建五方文殊殿,称小朝台,再不必亲到五个台顶,即可朝拜五顶文殊。此次朝台,回驾台麓寺行宫后,天降瑞雪。乾隆皇帝触景生情写下了,《回銮即事》三首:其三曰“天公玉戏变暄寒,迤逦银衢碾翠銮。回望五台霄汉上,虚天真作化城观”。描述了雪后五台山仿佛化城幻境的感受。乾隆十五年(1750)二月,乾隆二十六年(1761)二月,乾隆皇帝又分别两次瞻礼五台山,为皇太后祈福祷寿。向国人宣扬礼佛敬佛,孝行天下。


乾隆皇帝三次朝台,都在菩萨顶驻跸。御驾一来,千乘万骑。寺庙里便显得非常拥挤。山西巡抚鄂弼便在菩萨顶侧和台麓寺旁建行宫,以供御驾安歇。然而,所建行宫仍不能满足御驾人众在台怀安宿之用,山西行省便又为其建台怀行宫。据说台怀行宫即五台山皇城。皇城大门名“五朝门”,上书“皇城”二字;门外有汉白玉石牌楼三楹,汉白玉石狮一对,御路、御桥等等;门内“有东西朝房各九间,是旧日皇上上山时,随从文武官员朝见候旨的地方;再往里走,即五大殿:曰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东西两边又有文华殿、武英殿,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门东北方面,又有养鱼池,看花楼。”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乾隆第四次朝台便驻跸到了台怀行宫。乾隆皇帝《台怀行宫》诗云:“台怀每幸必于春,恒驻斯堂有宿因”;“前堂召对非无事,大吏咨诹总为民”。说他所以总在年初二月朝台是原因的,巡幸完全是为了民生疾苦。乾隆五十一年(1786)二月第五次朝台,赏银八万两,作为五台黏补行宫,搭建桥梁,道路之费;乾隆五十七年(1792)二月,又赏修建台怀行宫费用二万两。足见五台山皇城之规模是何等宏大,富丽堂皇! 五台山皇城,据知情人讲,就在现今塔院寺、五爷庙前,一直由五台山菩萨顶大喇嘛管理。


嘉庆皇帝于嘉庆十六年(1811)春三月十八日恭谒西陵后,巡幸了五台山。嘉庆帝住在台怀镇菩萨顶行宫,用七天时间游览了五台山的主要景点,写下了《五台赞碑文》后回京。嘉庆皇帝受其先祖与乃父的影响,不仅视五台山为“神京之右臂”,更称其“诚中华卫藏”。所以,他对五台山佛教宠遇隆厚。


除了康熙,乾隆、雍正、嘉庆来过五台山。以后,国势日衰,清室皇帝再未朝台。但在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重建了万圣佑国寺,称为极乐寺。慈禧太后还御书了“真如自在”四字,赐予普济和尚,至今仍留存于南山寺。


清朝统治者注重鼓励蒙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融洽民族关系,五台山喇嘛教权倾一时。康熙四十四年(1705),敕令五台山菩萨顶等10寺改为喇嘛庙,实行从藏传佛教堪布中给五台山委任大喇嘛的制度,还让统辖内蒙、青海佛教事务的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住在镇海寺。乾隆皇帝还命在白水池建寺一所,归三世章嘉活佛私有,赐名永乐院。在清代,蒙藏佛教徒对五台山非常崇拜,内外蒙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遂使五台山的藏传佛教达到鼎盛时期。至嘉庆时,五台山有规模宏大的黄庙26所,喇嘛千余人,其中菩萨顶一寺就有喇嘛561人。


至清末,五台山有青庙78所,僧侣亦在千人以上。清代汉传佛教宗派继承了明末余绪,以禅宗为主,禅宗中以临济宗居首。


东晋佛教领袖释道安在弘法中有句名言:“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只有帝王们的崇信,宗教才可发扬广大,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印证了道安这句名言。从佛教传入五台山,五台山即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他们或下诏建庙,或割税养僧,或赠钱帛经藏,或赐匾额诗文,或亲自巡幸,使得五台山1000多年来香火旺盛,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最受皇帝青睐的名山。


帝王与五台山结缘最早的是东汉明帝刘庄,传说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即为他所建。其次为北魏孝文帝元宏。传说他不但建了大孚灵鹫寺,且亲自巡幸五台山,在西台留下“魏文人马迹”,又为文殊菩萨赶憨山所戏,割地五百里为文殊菩萨道场。其后人元好问有诗:“山上离宫魏故基,黄金佛阁到今疑。异时人读清凉传,应记诸孙赋黍离。”认为五台山上有他拓跋氏祖先的离宫故基,将来人到五台时,会知道他这个后人在这里曾歌咏过亡国之痛。取代北魏的是北齐,《古清凉传》记载:北齐皇帝高洋父子,深崇佛教,五台山寺庙在高齐时有二百多所,并“割八州之税”为五台山僧众的香火费用。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鉴于后周武帝灭法对佛教的摧残,深感痛心,一登帝位便大力扶持佛教,开皇元年(581)三月下诏,五台山五个台顶各建寺院一所,设文殊像,每寺剃度僧人三名。开皇十一年(591),文帝又“敕忻州刺史崔震持供于五台顶,设斋立碑”,供奉文殊菩萨,为皇后、皇妃、皇子祈福消灾。开皇十三年(593)十二月,遣使到清凉山设斋,下旨修筑寺院,并制疏在五台山文殊像前宣读焚烧,为周武灭法赎罪。


唐代是五台山佛教的一个极盛时期, 全山寺院达360所,僧尼达万人。“始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心圣境。御扎天书,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李家父子起兵晋阳取天下,唐太宗视五台山为“祖宗植德之所”,敕令建寺十所,度僧数百,并下诏免收五台山寺院赋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十月,下旨有司:“五台山等佛圣道场僧寺,不得征收税赋。”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下旨有司:“东南西北中五岳与五台山,各建寺院一所。选有高尚德行的僧人住持。”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创建,代宗诏命十节度使助缘,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庶民百姓,皆慷慨解囊。并于等5寺各置定额僧21人,作为密宗国家道场。广德元年(763)十一月,下诏修五台山文殊殿,铸铜为瓦。造文殊像,高一丈六尺,镀金为饰。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下旨河东节度使李诜在五台文殊殿进香。同年,南印度乌荼国王,遣使进献《华严经》梵本入朝,并赍送奇香御节,到五个台顶朝拜。


武则天对五台山更是一往情深。显庆五年(660),武则天巡游并州时,“响慕高德,就山致礼”。按此记载,武则天虽未亲游五台,却曾到五台山下行香礼佛。麟德元年(664)九月,武则天派人到五台山采回菊花,以求闻到花上沾染的佛香。龙朔二年(662),武则天让会昌寺沙门会赜等去五台山检行圣迹,会赜等绘“文殊化现图”,撰《清凉山略传》,写出了五台山历史上第一本志传,使五台山声名随书与图传遍天下,对五台山佛教的复兴和弘扬起了巨大作用。后来,吐蕃王遣使入唐求《五台山图》,遂有“五台山图小张”传入吐蕃,后来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此图,成为国宝。长安二年(702),武则天梦游五顶。这一年下旨给并州刺史让他重建清凉寺。又派人到五台山挖回显通寺前大花园里花木万余株,移栽于宫庭御苑,遂使五台山花卉名闻天下。长安三年(703),下旨感法师,让他率领一百多僧人,到五台山设斋会,僧俗千人,都看见五色祥云中的佛手,天仙白鹿,出现天空。州牧听到后上了奏章,武则天非常喜悦,封感法师为昌平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住持清凉寺并掌管全国僧尼事,正式确立五台山为佛教国家道场地位。同年,下旨雕琢玉石文殊像,派遣大夫魏元忠,送到清凉寺。武则天亲自写信说:“朕过去亲承佛的悬记,如今敬送宝像,哪敢不恢弘至道,光大阐扬佛教真理。只是因为国事缠身,不能亲到圣境,恭叩慈容,敬告文殊大师明鉴。”对自己未能亲上五台山深表遗憾。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下诏书说:“五台山深林大谷,禅侣幽栖,免除全部税赋。并派遣宫中太监朝拜五台山,焚香虔诚祷祝,特别加以修建。太平兴国二年(977),太宗到成都,下旨用金泥书写佛经一藏,让中使送五台菩萨院供养。太平兴国五年(980)正月,下旨让张廷训前往五台山铸造金铜文殊和万菩萨像,奉安在真容院。四月,派遣使者蔡廷玉等人,到五台山建寺,下旨让河东路有关部门运输供给修造费用。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寺院建成,赐名“太平兴国”寺。宋真宗景德四年,拿出内库钱一万贯,赏赐五台山,让再次加以修葺,并且建造大阁一座,两层十三间,里边安置菩萨真容,赐额名“奉真之阁”。每年派遣内臣到五台山,设斋供养。从宋太宗到宋仁宗三代皇帝,对五台山都恩赐有加,题额赐匾,写信问候,三个皇帝所赐墨宝有380多件,对于兴隆五台山佛教,恢复重建五台山寺院,呵护有加,使五台山香火在宋初盛极一时。


金朝诸帝接受了汉人崇佛的影响,均倾仰五台山文殊圣地,使五台山佛教在金代也有发展。太宗于天会十五年(1137),在佛光寺重建了7间木构建筑的文殊殿和5间木构建筑的天王殿。海陵王完颜亮于正隆三年(1158)建造了繁峙县灵岩寺(岩山寺),并命御前画臣王逵绘制水陆壁画。世宗建了万岁寺、平章寺,重修了净名寺。当时五台山密宗、禅宗、唯识宗都有发展。


元代帝王尊崇佛教,尤尊喇嘛教,《元史·释老传》载:“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遂使五台山佛教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元朝初年,西藏喇嘛教开始传入五台山。忽必烈即位后,封西藏名僧八思巴喇嘛为国师,八思巴亲到五台山朝礼文殊,驻锡一年之久。元中统年间,藏族高僧胆巴谒见了忽必烈,奉诏居五台山寿宁寺,近10年之久。随着胆巴住台,不少蒙藏喇嘛居于五台山,五台山的喇嘛教从此兴盛起来,遂使五台山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元代在五台山重修和新建的寺院有万圣佑国寺等十数座,规定每寺住僧300人。元代除喇嘛教兴起之外,其他宗派如华严、慈恩、禅宗也颇兴盛,并涌现出了不少高僧。


元朝时,曾有两个皇帝巡幸五台山。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成宗铁穆尔从燕京出发游礼五台山,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显现,大受感动,下旨建今南山寺前身万圣祐国寺。万圣佑国寺建成后,成宗诏洛阳白马寺真觉国师为其开山住持。并下旨建立“五台寺济民局”和灵鹫寺“铁冶提兴司”,施粥济民和管理发展冶炼铸铁。至治二年(1322)六月,英宗硕德八剌车驾至五台山,七月到应州,在五台山住了近一个月。据说他也曾看见文殊菩萨化现,于是在五台山“作水陆佛事七昼夜”。在王子烧身寺前被王子烧身的事迹感动,下旨修葺王子烧身寺,重建普门寺。并下旨“禁五台山樵采”。英宗儿子泰定帝又下旨“建殊像寺于五台山,赐田三百顷”,并在五台山大作佛事3次。从而使五台山佛教进入一段兴盛时期。


明清两代,五台山佛教再兴高潮。出身于僧侣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刚一即位就实行了特别尊崇汉藏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政策。他先后诏见了五台山高僧金璧峰、具生吉祥,分别颁赐紫衣、金钵、度牒、御制诗等,命随方演教。明成祖永乐四年秋(1406),成祖从西土迎葛哩麻尊者进京,下旨封为大宝法王,大善自在佛,赐予銮舆旌幢伞盖等仪式,遣使送至五台山大显通寺安置,下旨重修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与显通寺。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刊印藏经,送到五台山普恩禅寺安放。天顺二年(1458)下旨:“五台山新建寺院,赐名‘圆照’”并下旨印造五大藏经,安放在五个台顶。 成化十七年(1481),宪宗为他母亲祈福,造镀金文殊像,高一丈零六寸,并画佛像一百幅,香火费五百两,布帛千匹,念珠万串,派遣太监李珍赍送五台山文殊寺,供养散施。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下旨建铜瓦殿,赐额名“广宗寺”。正德七年(1512),下旨让梵僧朵尔只坚,在中台顶建寺院一所,铸铁为瓦,赐名:“演教寺”。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下诏书建五台山塔院寺大宝塔。神宗为祈求生太子,派遣太监尤用、张本到大塔院寺,修无遮斋七天。万历十三年(1582),下诏书写造《大藏经》,五台山得到其中两部。万历二十六年(1598)六月,派遣御马监太监王忠、曹奉赍送白金一千两,在五个台顶以及狮子窝等处,修建弘福万寿报国佑民吉祥大斋。在千佛澡浴池,设大施粥会。九月,派遣曹奉赍送白金一千两,在狮子窝修建洪福万寿藏经楼阁。万历二十七年(1599),遣御马监太监王忠,赍送《大藏经》一藏给狮子窝。并赐寺额名:“大护国文殊寺”。万历二十八年(1600),派太监王忠赍送佛经三藏,安置中台、北台以外的其余三台。从此五台山钦赐藏经,共有六藏。


清朝建立以后,一任一任君主都相续不断地奉行着尊崇佛教的政策。到康、雍、乾朝,尊崇佛教,尤尊藏传佛教,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而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中唯一的清黄庙并存的汉藏佛教圣地,且离京城较近,于是清朝诸帝便特别重视扶持五台山佛教。清廷发源在关东,注重喇嘛教。清世祖顺治入关登极后,屡次命令喇嘛启建护国佑民道场。在顺治十二年(1655)、十四年(1657),各派数十名喇嘛,到五台山启建护国佑民道场。顺治十八年(1661),特命阿王老藏喇嘛,住持五台山真容院。督理番汉僧众。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位皇帝多次巡幸五台山。


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以后,天下太平,国家富裕。或隔一二年往五台山一次,或每年一次,由北京到台山,但凡吃饭住宿之处,都建了行宫。其中大的行宫有三处,一处在真定府,一处在南台下,一处在台怀。各大寺院都有宴坐之所。在各寺院,有的赐匾额,有的赐诗文,有的特别加以修葺,为寺院所制的碑记,御书宸翰,以及颁赐的珍宝之物,多的难以记录。康熙御制碑文十六道,还亲封菩萨顶大喇嘛丹巴扎萨克为清修禅师,赐提督印和斩杀剑,命山西全省按时进贡钱粮。常住镇海寺的章嘉呼图克图则受命统辖蒙古和青海的佛教事务。


康熙皇帝曾五次巡游五台山,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和遗迹。康熙二十二年(1683)2月12日,康熙皇帝带皇太子首次巡幸五台山,经琉璃河、涞水河、易州丁哥庄、白涧村、满城县、唐县、王快镇、真定府、龙泉关,于20日到达五台山,驻跸于台怀镇菩萨顶。21日登南台,22日涉东台、北台,23日临西台、中台。于24日回銮路经长城岭时,一只为害多年屡次伤人的大老虎欲袭击銮驾,被康熙皇帝一箭射杀,由是此地改称射虎川,虎患为之绝灭。同年9月11日,康熙皇帝再次巡幸五台山,于27日返回京城。回銮后赋诗:“紫府名山忆旧踪,招提驻罕认云松。阴崖尚有春时雪,落日仍听下界钟。塞远浑河寒更白,林疏恒岳翠愈重。祝釐交叶人天庆,银榜新题遍五峰。”康熙三十七年(1698)3月28日,康熙皇帝携长子、三子第三次巡幸五台山,仍住菩萨顶行宫。4月11日返回京城畅春园。康熙四十一年(1702)2月1日,康熙皇帝带皇太子、四子和第十三子从畅春园起程第四次巡幸五台山,于二月初八宿于射虎川台麓寺,9日移住菩萨顶,游览后返回京师。康熙四十九年(1710)二月初二日,康熙皇帝带领皇太子、三子、八子、十子、十三子及十四子第五次巡幸五台山,宿于罗睺寺。康熙皇帝五次上五台山,赐梵文藏经2部,作诗15首,题匾55块,勒碑20余通,修葺寺庙20余座,赠送渗金菩萨像7尊,做各种法会8次,赐金银6000余两,其他赏赐不计其数。


雍正皇帝是在康熙皇帝第四次上五台山时以皇子贝勒的身份随驾的。他有《清凉纪游一十四首》,记述了他在五台山的行迹。其中《恭谒五台过龙泉关偶题》说:“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处始炉烟。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抒发了他对父亲文治武功的赞颂和销兵象、靖烽烟,实现治平之世的雄心壮志。


乾隆皇帝继位后,效法其祖,曾六次朝台,广题诗文匾额,屡拨巨款重修寺院,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下旬,他沿着皇祖当年朝台的足迹瞻礼五台山,踏人山西五台山地界。沿途的自然美景,百姓的欢迎盛况,五台山佛教圣地的辉煌景况,让乾隆情动于中,灵感触发,写下了《自长城岭至台怀恭依皇祖元韵》:“五台夙所企,结念礼文殊。……时巡藉讲武,皇祖有鸿模:申命仆御臣,此行其可无!”表示他的巡幸是继承祖父巡幸讲武的传统,展示天家威仪,不可不行。在射虎川,他联想到皇祖朝台时在此射虎之事,写了《射虎川》:“何人政至于菟避,到处农桑信可征。”歌颂其皇祖文治武功,造福人民,连老虎也得逃避。 乾隆皇帝这次朝台,由菩萨顶住持接驾,驻跸于菩萨顶,在菩萨顶建醮讲经,并对菩萨顶和五台山各黄庙赏赐了不少珍玩财宝。他徒步登台顶朝拜文殊菩萨,登了中台、西台、北台三座台顶后,劳累和寒冷使他对剩下的东台、南台两座台顶望而怯步。因此,下诏在黛螺顶建五方文殊殿,称小朝台,再不必亲到五个台顶,即可朝拜五顶文殊。此次朝台,回驾台麓寺行宫后,天降瑞雪。乾隆皇帝触景生情写下了,《回銮即事》三首:其三曰“天公玉戏变暄寒,迤逦银衢碾翠銮。回望五台霄汉上,虚天真作化城观”。描述了雪后五台山仿佛化城幻境的感受。乾隆十五年(1750)二月,乾隆二十六年(1761)二月,乾隆皇帝又分别两次瞻礼五台山,为皇太后祈福祷寿。向国人宣扬礼佛敬佛,孝行天下。


乾隆皇帝三次朝台,都在菩萨顶驻跸。御驾一来,千乘万骑。寺庙里便显得非常拥挤。山西巡抚鄂弼便在菩萨顶侧和台麓寺旁建行宫,以供御驾安歇。然而,所建行宫仍不能满足御驾人众在台怀安宿之用,山西行省便又为其建台怀行宫。据说台怀行宫即五台山皇城。皇城大门名“五朝门”,上书“皇城”二字;门外有汉白玉石牌楼三楹,汉白玉石狮一对,御路、御桥等等;门内“有东西朝房各九间,是旧日皇上上山时,随从文武官员朝见候旨的地方;再往里走,即五大殿:曰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东西两边又有文华殿、武英殿,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门东北方面,又有养鱼池,看花楼。”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乾隆第四次朝台便驻跸到了台怀行宫。乾隆皇帝《台怀行宫》诗云:“台怀每幸必于春,恒驻斯堂有宿因”;“前堂召对非无事,大吏咨诹总为民”。说他所以总在年初二月朝台是原因的,巡幸完全是为了民生疾苦。乾隆五十一年(1786)二月第五次朝台,赏银八万两,作为五台黏补行宫,搭建桥梁,道路之费;乾隆五十七年(1792)二月,又赏修建台怀行宫费用二万两。足见五台山皇城之规模是何等宏大,富丽堂皇! 五台山皇城,据知情人讲,就在现今塔院寺、五爷庙前,一直由五台山菩萨顶大喇嘛管理。


嘉庆皇帝于嘉庆十六年(1811)春三月十八日恭谒西陵后,巡幸了五台山。嘉庆帝住在台怀镇菩萨顶行宫,用七天时间游览了五台山的主要景点,写下了《五台赞碑文》后回京。嘉庆皇帝受其先祖与乃父的影响,不仅视五台山为“神京之右臂”,更称其“诚中华卫藏”。所以,他对五台山佛教宠遇隆厚。


除了康熙,乾隆、雍正、嘉庆来过五台山。以后,国势日衰,清室皇帝再未朝台。但在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重建了万圣佑国寺,称为极乐寺。慈禧太后还御书了“真如自在”四字,赐予普济和尚,至今仍留存于南山寺。


清朝统治者注重鼓励蒙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融洽民族关系,五台山喇嘛教权倾一时。康熙四十四年(1705),敕令五台山菩萨顶等10寺改为喇嘛庙,实行从藏传佛教堪布中给五台山委任大喇嘛的制度,还让统辖内蒙、青海佛教事务的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住在镇海寺。乾隆皇帝还命在白水池建寺一所,归三世章嘉活佛私有,赐名永乐院。在清代,蒙藏佛教徒对五台山非常崇拜,内外蒙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遂使五台山的藏传佛教达到鼎盛时期。至嘉庆时,五台山有规模宏大的黄庙26所,喇嘛千余人,其中菩萨顶一寺就有喇嘛561人。


至清末,五台山有青庙78所,僧侣亦在千人以上。清代汉传佛教宗派继承了明末余绪,以禅宗为主,禅宗中以临济宗居首。


:


【本文标题和网址】极乐寺纪游作者情感(极乐寺纪游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2925.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