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南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南征表达的情感)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南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南征表达的情感),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031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6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李白写给杜甫最深情的唐诗:“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和杜甫所生活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朝代中最风光的时代。两人一同经历过盛唐,也一同经历过盛唐的由盛转衰。两人同为站在唐诗发展金字塔尖儿上的诗人,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他们的交集,往往被后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比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崇拜,李白写到杜甫的唐诗要少了一些。就目前来说,文学界公认的李白直接为杜甫所写的唐诗只有两首。一首就是著名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外一首就是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这首: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沙丘城下寄杜甫》,也是李白写给杜甫的最为深情的一首唐诗。当时的李白45岁,而杜甫更为年轻,只有33岁。虽然两个人的年龄差距有十几岁,但是却并不妨碍两个人之间的友谊。




题目当中的“沙丘城”,在今天山东汶水之畔,李白曾经在这里游历过一段时间。“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当时李白和杜甫分别之后,杜甫西去长安,而李白则回到了沙丘城。本来两个人的交游吟诗作对,充满欢乐,但是分手之后李白感到了非常的孤独。


由此,在这首唐诗的一开始,我来竟何事”,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而后两句写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在李白所居住的沙丘城周边,有千年古木,而且此时正是秋天,古树的树叶时常沙沙作响,和这秋天的萧瑟景色融为一体。




这两句是景色描写,但是却也抒发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依然在表达


单看前六句,也许并不知道这首唐诗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最后两句却直接让人豁然开朗。“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就像是这滔滔汶水,一直向西南流去,因为你就在我所处的西南之地,就让这河水表达着我对你的思念。




在李白的诗歌当中,这样情感基调较为深沉的诗歌并不多见。当时的李白能够写出对于杜甫的这样深情的唐诗,由此也能看的出两人的友谊之深厚、之纯粹。两人都曾经有满怀的志向,同时两人也都遭遇过人生和仕途的挫折。而且两人一同站在唐诗金字塔顶尖儿,自然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自然也有几分惺惺相惜的味道。


之前很多人评论杜甫和李白的关系,都说杜甫不过是李白的迷弟。不过从这首唐诗来看,李白对于这位迷弟,还是多有几份深情的。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


顾一野于江南征,是一缕照亮她前行道路的光,她爱这缕光但抓不住

江南征,出生后就没见过父亲,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但因为骨子里流淌着父亲郑源的军人血液,因为对见到素未谋面的军人父亲的渴望。她参了军入了伍。


刚到部队,她就被顾一野的才华与抱负所征服。她欣赏顾一野,并且情难自禁爱上了他。她会不知不觉的关心顾一野,顾一野差点被退兵,她着急到四处打探消息。顾一野生病,她得到消息后送药又借机在包药的手帕上写出共勉之语。


顾一野回赠她手抄诗,她开心异常。被纠察发现,她情愿自己接受处分。但她不想让高粱替她接受处分。


她与顾一野有着同行路上最愉悦的相处。


但动了心的爱,再怎么隐藏,终会被发现。


顾一野演习过程受了重伤,江南征不记回报不顾男女之别的往医院跑,她丢下女孩的矜持换来全连的冰棍票,把整个服务舍的冰棍都搬到顾一野的病床前。就是为了给顾一野降温,为了不让顾一野的汗液流进伤口。


这样,她们的关系就像秃子头上的东西,大家都是看的见的,双方领导,自己父亲。都知道了他们关系。


然后江南征就迎来连长赵红樱让她与顾一野分手的劝说。她不想分,她说她们不会影响训练,让她们分手就是诛心。但赵红樱用顾一野的理想与前途劝她。江南征已经看到父亲了,她不怕脱军装。但顾一野不能脱军装啊,她懂他,知道他的理想与抱负离不开军营。所以,江南征忍痛挥剑斩情丝,然后与顾一野只做朋友。


恰在这时她的父亲也出现在她的面前,在她还没有调节好心态与父亲相认的时候。多嘴多舌的高粱,就把她与父亲的关系挑明在她们父女眼前。


父亲着急认她,她接受不了。父亲就想要调离她,她用永远不会相认相威胁,换到了参加技能比赛选拔赛的机会。


但因为感情问题处理不当影响了心情。在选拔赛中,她听到顾一野所在的九连,她就立马节奏大乱,所以她输掉了资格。


与此同时,作为师长的父亲在一次视察修路工作中,遇到了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受伤严重,命悬一线。


江南征面对骨肉相连的父亲如此境遇,把之前的种种恩怨抛开,赶到了父亲的病床前伺候。在医院,江南征又从高粱嘴里听到父亲这些年的不容易,与在知道自己存在时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发自内心的父爱。江南征感动之余,接受了父亲。这十多年没见的父女 ,终于相认了。


部队规定,父女不能在同一部队,父亲是师长,不可能因为她改变职位,所以她同意了调离。在她父亲的推荐下,江南征顺利通过了文工团的招兵考试。


调走之前,她在高粱的帮助下见了顾一野一面。顾一野给她买了一支冰棍,并说了一个男孩,在炎热的夏天买了一根冰棍,真准备放嘴里吃,结果“啪”,冰棍就掉到地上了。说自己就是那个男孩,这样,顾一野给自己与江南征的恋爱就划了个句号,他们只是战友。


江南征应顾一野的请求,去给排长媳妇试裙子。顾一野看她穿着漂亮,就同时买了两件,送她一件,江南征在坚持让顾一野收钱的情况下高兴的拿走了裙子。


江南征喜欢顾一野,但她舍不得因自己影响顾一野,舍不得顾一野花钱。


顾一野这边刚消停了,高粱居然送给她很多件的裙子,也不知道这高粱华子那来的钱,生的什么心眼。但江南征感念他对自己父亲的照顾,所以她就收下了。


就在江南征赶到火车站准备坐火车去文工团报到时,她父亲派人把她叫回部队。边境战争起,自己所在部队奉命上前线。


江南征重新回到通讯连跟随连长赵红樱,与韩班长一起上了前线。


在随连长赵红樱为九连官兵送行时,江南征忍不住的抱住了即将上战场的顾一野。而她则是给了高粱两颗大白兔奶糖,高粱主动的拥抱了南征。


在战场上,江南征尽到了一个通信兵的职责,她与韩班长一起,接通一条条被战火炸断的线路。在这其中,她们两人从敌方断了的线路上监听出对方的情报。她们俩人冒着炮火把炮兵团的通信线接通,才让炮火覆盖给了顾一野他们很好的支援,救了众多士兵的性命。


但江南征还是嫌包括自己在类的接线员跑的慢了,让许多人在通信不畅的环境下情况下丧命。她看到夏林在通讯连一遍一遍说“有没有打不坏的无线电”。


江南征在得知顾一野受伤,张飞为救顾一野而丧命时,她立马赶到顾一野身边。她看到顾一野的伤不打紧,但她照样心疼。且顾一野最严重的不是外伤,而是内伤,他因战友的离世,患上了轻微的创伤后应激综合症。


江南征选择了离开,让顾一野用时间走出战争的阴影。


当她以为已经阵亡的高粱出现在医院时,她喜极而泣的与高粱拥抱。


战后,顾一野与高粱分别被评为战斗英雄和一等功。但江南征把这消息通过电话告诉顾一野时,顾一野反问牺牲的烈士怎么评功。顾一野还是没有走出来。江南征只能先往读书深造上说,毕竟上军校深造是顾一野的理想。


好在顾一野还是在高粱斥责下,意识到了自己沉浸在失去战友的悲痛中,忽视了爱他的人的感受。


江南征见到了因连夜跑来找自己,而累到满头大汗的顾一野。江南征心疼的想替他披上衣服,可顾一野身上那被弹片所致的伤,让她的心疼了起来。她爱他,他身上的伤,疼在她心里。


她们彻夜长谈,从刚经历的战争谈到未来。从顾一野口中,她知道了现代军事通信技术。她回想起夏琳当时反复说的“有没有打不坏的无线电”。


然后,江南征放弃了去文工团当歌唱家的机会,以成绩第一的排名顺利的获取了去深造的机会。她决定报考通信学院。


当她告诉顾一野自己的选择时,顾一野只是告诉她,通信学院离陆军学院很近。


但部队保送名额有限,顾一野是战斗英雄,名额跑不了,江南征就没有了。


好在江南征从高粱这里知道了通信学院统一招生考试的信息,江南征通过考试进了军校。


其实那个招生信息是顾一野从父亲处提前得到的,是他让高粱告诉江南征的。顾一野是把她放在心上的。


只是在他们准备去军校的路上,顾一野接到张飞排长村支书的信。张飞家里出事了,顾一野带着战友们筹集的善款赶去处理。


结果顾一野这一去,回来后就开始躲着江南征,信不回电话不接。


只有一次趁着休息,他约她去看电影。电话中,他让她穿上自己给买的裙子,但江南征顾忌张飞家的事情,就没穿。


那次是她们的最后一次约会,顾一野贴心的给她送了玫瑰花,陪她看了心仪的电影。其实她情愿不看电影,就俩人待着说说话。


后来在一场篮球比赛后,顾一野给她买了一根冰棍,就跟她提出了分手。这样,江南征就成了顾一野曾经给她讲过的,那个故事中正要吃冰棍,冰棍就掉地上的小男孩。


明明两情相悦,明明相互爱着 ,结果等到时机成熟了,顾一野就提分手了。


他明明说过自己是他最爱的姑娘。南征以为他还没从那场战争走出来,以为是他嫌自己不够好 。但他说都不是,他说是因为她是师长的女儿,她知道他胡说,但她无能为力。她知道他说出的话意味着什么。


她爱顾一野,她把对他的喜欢,他对他的重要都说给他听,但他还是不改口。


江南征爱顾一野,从初识开始,从来没有变过。就算受到打击,她也从未改变,当时的她只是想把感情藏起来,以战友的身份与顾一野相处。她期望她们能在成长的路上修成正果。


可是……


江南征知道顾一野有不可言说的苦处,但她真的舍不得与顾一野分手。


可敏感的顾一野,再看过张飞家的惨状,阿秀的孤独后。他做了最艰难的抉择。他知道江南征爱他,但没他,江南征能过。可没了排长的阿秀,面对那个风雨飘摇的张家,阿秀太难了。


排长是替他挡弹的,他觉得他有责任与义务替他照顾家里。所以曾经喜欢惠特曼自由之歌的顾一野,抛了爱情与自由,选择了责任。


郭德纲常用的一首定场诗,其实是嘉靖皇帝为远征越南的大将所写

相声,是我国的传统民间曲艺,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主要是通过单人,双人,或多人,通过讲笑话、抖包袱、滑稽表演的方式逗乐观众。从某种角度来说,相声是一种民间艺术。


由于历史悠久,相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借用的一些典故,吟唱的小曲儿和京剧,其灵感就是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和戏曲。


如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每次开场前,都会吟诵一首诗,来作为整场演出的定场诗。其中,“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就是他经常用到的一首。


很多观众都以为这首诗是郭德纲的原创,实则不然。这首诗原名为《送毛伯温》,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为远征越南的大将军毛伯温所写。此诗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以至于郭德纲经常把它作为定场诗使用呢?


自幼聪颖,前途不可限量

1507年9月16日,湖广安陆兴王府内,传出一阵婴儿的哭声,兴王夫妇喜不自胜,为儿子取名朱厚熜,希望他像火焰一样恣意地生长。因为长子早夭的缘故,兴王对朱厚熜十分疼爱。


有时,纵然公务再繁忙,他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教导儿子读书写字,陪他一起玩耍。在这一过程中,兴王发现儿子在读书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一首诗只要教几遍,朱厚熜就能流利地背下来。


在寻常百姓家中,有朱厚熜这样聪慧的儿子,已经是祖上烧了高香。然而,身为皇室子孙,朱厚璁不仅要学会读书写字,还要学习各种礼仪规范,研究治国之道。


朱厚熜年纪虽小,但韧劲十足,即便父亲布置的学习任务再多,他也总是按时完成。因为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已经明白了“在其位,谋其职”的道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放在朱厚熜身上一点儿没错。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朱厚熜成为了同辈人中最优秀的那个,他的优秀,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注意。


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突然驾崩。因为先皇没有留下子嗣,大臣们几经商讨,决定按照《皇明祖训》中“兄死弟及”的条例,从先皇众兄弟中选出一位,继承大统。


年少有为的朱厚熜自然而然成为了新皇的不二人选。同年5月,在满朝文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高呼声中,身着明黄龙袍,头戴鎏金皇冠的朱厚熜,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走向了那个代表着无上权力金色龙椅。


就这样,14岁的朱厚熜从王爷世子摇身一变,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大明皇帝,这一切多亏了兴王的谆谆教导,但更得益于朱厚熜自身的不懈努力。


内忧外患,缔造一代明君

当上皇帝以后,朱厚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门户。昔日明武宗在位时,对刘瑾、谷大用、马永成等宦官委以重用。历朝历代,宦官当道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动摇君心,扰乱朝政,明武宗亦是如此。


在宦官八党的谗言攻势下,明武宗无心朝政,反而将所有精力放在贪玩享乐之上。他还命人从全国各地抓来珍禽异兽,豢养在皇宫之中,以便自己随时赏玩。久而久之,朝堂之风气也变得萎靡不堪。


为了重振朝堂,朱厚熜首先将八党之流全部斩首,以儆效尤。接着又把先皇的两名义子江彬、钱宁凌迟处死。随后他又把宫中圈养的稀奇动物统统放走。


除了这些,朱厚熜还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发掘了夏言、戚继光、张璁等贤臣。在朱厚熜的治理下,朝堂之上终于恢复了一片清明。


然而到了执政后期,朱厚熜的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在某些近侍的谗言下,他逐渐迷上了得道升仙之术。久而久之,他开始走上了先皇的老路,无心朝政,而是沉迷于采仙草,炼仙丹,幻想着某一天自己能脱胎换骨,位列仙班。


有这样一个皇帝存在,大明王朝能有几时好?果然,没过几年,明朝就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当时日本小国凭借着发达的海上贸易迅速崛起,但它并不满足,而是将贪婪的目光瞄准了地大物博的中国。开始在中国沿海寻衅滋事。


除了东边的倭寇,北方的鞑靼人也对明朝虎视眈眈,意图侵占其领土。然而,相比于这两股势力,位于南部地区,由越南挑起的边境危机才是朝中大臣最为头疼的隐患。


亲手作诗,送别大将军

15世纪中后期,越南境内突然崛起了一个新的国家,黎朝。此前,明朝一直把越南作为自己的附属小国,认为它并不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实质性的威胁。然而,与黎朝的多次交战让明朝真正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善茬。


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完全消灭日本倭寇和鞑靼人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若要消灭越南,简直是易如反掌。为了以绝后患,朱厚熜决定,派大将军毛伯温率兵攻打越南。


军队开拔的那天,朱厚熜亲自来到城楼前,为士兵们践行。望着将士们那一张张英勇无畏的脸庞,他兴之所至,即兴赋诗一首: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他先是夸赞了毛伯温将军的一身正气,接着又用“天上麒麟”来赞美毛将军就像神兽麒麟的后代一样神勇无比。


最后,他又用一句“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对将军作出承诺:等到将军班师回朝,凯旋而归的那一天,朕一定亲自卸下将军的战袍,为将军庆功!从这首诗不难看出,朱厚熜对这次南征的势在必得。


后来,毛伯温不负众望,成功平息了安南之乱,平定了大明王朝的边境危机。尽管朱厚熜在执政后期有所懈怠,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是做不得假的。


郭德纲用这首诗作为演出的定场诗,想来是因为这首诗传达的感情与他本人十分契合。中国古诗的魅力就在于此,尽管它是前人所作,但其思想表达,情感抒发却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十首古诗词,帮你扶稳友谊的小船!

在这个你坑朋友,我也坑朋友的时代,你和朋友还好吗?如果实在不好,隐娘只能送你十首诗,希望能帮你扶稳友谊的小船。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隐娘说:汪伦仰慕李白风度,修书邀请他说: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待李白来了,汪伦却告诉他:桃花是潭名,酒家老板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话说,汪伦你的心不会痛吗?还好李白不在意,他哈哈大笑,逗留数日。汪伦亲送李白离开,李白写下这首《赠汪伦》以答盛情。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隐娘说:这首诗应该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于是写下这首诗。


当你没什么东西送给朋友时,折下一朵花,说,送你一个春天,也是极好的呢?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隐娘说:《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隐娘说: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隐娘说:这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


与朋友离别时,记得豪迈一点:不要害怕没有朋友,这天下谁还不认识你么?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隐娘说: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隐娘说: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隐娘说: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隐娘说: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一首《塞下曲》,竟然包含四大典故,绝对的涨知识!

《塞下曲》通过东汉 马援 、 班超 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定天山。


在这首诗中,诗人连用四个典故,以凝练、生动的笔调,表现了 唐军 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典故一:汉代名将马援"为保国家,甘愿马革裹尸而还”。


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 )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逝世。死后遭人构陷,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直到汉章帝时才获得平反,追谥"忠成"。唐德宗时,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宋徽宗时被加封为忠显佑顺王 ,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


典故二:定远侯班超“为了国家的安定,大丈夫死而不惧”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典故三:只轮不归


“只轮”应是借代战车,“只轮不归”的意思是,不要乘着自己的战车归附胡人。这个典故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


典故四:唐代闻名将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薛仁贵在与九姓突厥在天山作战时,连发三箭,射杀三人,使得敌人下马降服。当时军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人汉关。”想想这仗打得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


这次战役,薛仁贵虽然立了大功,但主将郑仁泰犯了错误,导致了这次战争不完美。铁勒的思结、多览葛等部落本来要投降,郑仁泰不结纳,反而出兵捕获了对方的家属,赏赐给部下,这些部落只好逃亡。郑仁泰派兵追赶,不但没有找到敌军,还因为缺乏粮草,损失了许多兵员。薛仁贵自己也娶了一个妾。一回到朝廷,部队的许多将领都遭到朝臣的弹劾,唐高宗以功抵过,未加追究。


此诗成功地运用四个典故,并将典故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语言简练、形象丰富的艺术效果。真实的反映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注:图文均来自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塞下曲》通过东汉 马援 、 班超 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定天山。


在这首诗中,诗人连用四个典故,以凝练、生动的笔调,表现了 唐军 将士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典故一:汉代名将马援"为保国家,甘愿马革裹尸而还”。


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 )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逝世。死后遭人构陷,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直到汉章帝时才获得平反,追谥"忠成"。唐德宗时,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宋徽宗时被加封为忠显佑顺王 ,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


典故二:定远侯班超“为了国家的安定,大丈夫死而不惧”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典故三:只轮不归


“只轮”应是借代战车,“只轮不归”的意思是,不要乘着自己的战车归附胡人。这个典故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


典故四:唐代闻名将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薛仁贵在与九姓突厥在天山作战时,连发三箭,射杀三人,使得敌人下马降服。当时军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人汉关。”想想这仗打得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


这次战役,薛仁贵虽然立了大功,但主将郑仁泰犯了错误,导致了这次战争不完美。铁勒的思结、多览葛等部落本来要投降,郑仁泰不结纳,反而出兵捕获了对方的家属,赏赐给部下,这些部落只好逃亡。郑仁泰派兵追赶,不但没有找到敌军,还因为缺乏粮草,损失了许多兵员。薛仁贵自己也娶了一个妾。一回到朝廷,部队的许多将领都遭到朝臣的弹劾,唐高宗以功抵过,未加追究。


此诗成功地运用四个典故,并将典故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语言简练、形象丰富的艺术效果。真实的反映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注:图文均来自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文标题和网址】南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南征表达的情感)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2832.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25日 星期四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