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苏轼《定风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定风波苏轼表达了什么情感)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苏轼《定风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定风波苏轼表达了什么情感),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1272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9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宋词赏读·苏轼《定风波》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导读】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全家大小,加上家童侍女,20余口,生活窘迫。遂准备前往沙湖购置一块地,自己耕种以补贴家用。途中,遇到一阵疾雨,由于雨具已经被前面的人带去,同行者四处奔逃躲避。苏东坡却气定神闲,边走边欣赏这雨中美景。不久,雨过天晴,大诗人苏东坡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抒情怀的机会。


骤雨从天而降,树林哗哗作响。


行人纷纷躲避,余则漫步徜徉。


何必惊慌,看,这千根银丝,万条琴弦,正在弹奏一曲优美乐章。


何不放慢脚步,与之一起,高歌引吭?


一双草鞋,一根竹杖。


迈得过山涧陡坡,胜得过快马轻骑。


若得一袭蓑衣,纵然一生烟雨,又何所畏惧!




料峭的春风,吹来阵阵寒意;


依山的夕阳,却送来温暖的光芒。


酒意全无的我,顿觉耳目一新,全身舒畅。


回头看看,刚刚走过的,那风雨如晦的地方。


哪里有什么风雨?哪里有什么晴朗?


其实是天地无言,岁月静好!


——面对自然的风雨,苏东坡淡定以对,甚至把它当成风景欣赏,从中感悟出常人难以体会或者不愿驻足体会的情趣。面对社会生活带来的风雨,苏东坡何尝不是如此呢?才高八斗,学识过人,却遭受无妄之灾,以致一家大小跟着颠沛流离,忍受饥饿贫穷之苦。但苏东坡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如一颗内蕴丰富饱满而生命力顽强的种子,无论丢在哪里,都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活的苦难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活得更通透,更自在。


是啊,风雨过后是晴天,晴天之后是风雨。倘若孜孜于风雨晴天的辨别,则会随时被它所左右。倘若你不在乎它,那风雨晴天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也!


苏轼《定风波》:诗词中的四次挣扎与选择,却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年轻的时候喜欢华丽的词藻,随着年纪的越来越大,慢慢的就会很喜欢诗词。


尤其是特别喜欢苏轼,在苏轼的诗词中,读懂了人生,读懂了情怀也读懂了在困难面前豁达乐观的处事态度,我想这就是诗词的力量,苏轼的魅力!


有一次,苏轼和朋友外出,忽然下起了暴雨,两人被淋得甚是狼狈,朋友一肚子的怨气,而苏轼却非常的乐观,看着这大雨,突然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定风波》,这首《定风波》也一直被人所熟知,这首诗词体现的旷达精神一直为人所称道。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词不仅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精神,同时还表现出了内心挣扎的过程,正是因为有痛苦有挣扎,才使得苏轼体现出了豁达精神更加的难得可贵。


在这首《定风波》中苏轼一共四次挣扎与选择。


挣扎一

骤雨来临怎么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写的是对于遭遇疾风骤雨,是不用在乎的,可以镇定地边走边吟咏长啸。


“穿林打叶声”既说明了雨点之大、雨速之急,也暗指苏轼仕途的挫折如暴雨般袭来。“吟啸”字面意思就是吟咏长啸。


从全句来看,“莫听”是词人对风雨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已然是经历过内心的挣扎了。面对骤雨,该怎么办呢?


苏轼不仅做出了理性的选择,还给出了操作的方法———“吟啸且徐行”,吟啸显示了气度,但“徐行”才是对“莫听”的回应,要继续向前走,不停留


在挣扎之后给出的选择和建议,苏轼面对风雨的态度才显得更加可贵。


挣扎二

未来要过哪种生活?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的是江湖生活比庙堂生活来的轻松自在,江湖的潇洒自由也是令人向往的。


“竹杖芒鞋”是劳


在雨中,道路泥泞,竹杖芒鞋的穿戴是不会比骑马来得轻快的,但是这样的生活会带来轻松的心情。“谁怕?”这个反问句是词人内心挣扎的集中体现,若转为陈述句则是“不怕”。可若是对自己内心的提问呢?


对于这个选择,内心其实是有一点点怕的,但是现实与理智告诉苏轼,不要怕也不能怕。苏轼通过反问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和最后的挣扎,选择了江湖生活


对于接受“学而优则仕”教育的文人来说,江湖生活虽然潇洒自由令人向往,但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无奈与遗憾。


挣扎三

心中凄苦如何平复?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写的是寒风让人清醒,身心俱冷的人在夕阳中得到些许安慰。


“料峭春风”是寒冷的,让人身冷;而无情的现实同样寒冷,让人心冷。“斜照”指的是夕阳,感觉到冷的人没有去加衣,而是向太阳寻找温暖,可见心冷大于身冷。


夕阳散发的热量虽远远不能彻底温暖一个人的,但总归是一点点的暖意。


挣扎选择四

持有什么样的心态?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的是回想起来,雨天与晴天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萧瑟处”指的是风吹雨落处,也暗指词人经历的官场风云;“归去”既指回到住处,也指归隐江湖;“风雨”“晴”既指天气,也指挫折与顺利。


这句话表面是写词人回到住处后回想经历的风雨,觉着晴雨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是写词人经过对自己仕途的总结思考,选择归隐,选择内心安定,选择终极平静。


在这4次挣扎和选择的过程中,苏轼的内心渐渐平复,他的豁达心境才因此显现出来。


学习苏轼的豁达心境精神固然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都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心灰意冷之时内心的挣扎与挣扎之后的选择,才是我们更应该体会感悟的。


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可以让我了解他的一生,从他的笔下看到了豁达。


当我走近这位“性情中人”,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便有了一种“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怀、豁然与洞明。


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辛弃疾词传》


东坡仙才,史无前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


辛弃疾是乱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正所谓“剑有杀气,词有柔情”


这本书也以同样的手笔,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传奇一生。


除此之外,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六本书才49.9元,平均每本不到10元,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真的是个不错的机会!


进入到主页面,在我的橱窗里就可以购买了


苏轼的《定风波》里有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北宋仁宗期间,年仅二十二岁的苏轼进京应试,一举成名天下知。


苏轼的前半段为官生涯还算平稳,直到经历了“乌台诗案”,他才算彻底开始了起起落落落的为官之路。


苏轼的一生起伏跌宕,几次陷入绝境,可谓是九死一生。可就是这样一位历经坎坷的人,活得却比谁都通透豁达,肆意潇洒。


那么,苏轼有没有心灰意冷过?有没有悲伤绝望过?


自然是有的。苏轼也是一位普通人啊!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过两年,生活依旧贫困潦倒。


也是在此时,他开始自号“东坡居士”,想要效仿陶渊明做个闲野人士,奈何一连下了两个月的雨,也将他的心情一下打入谷底。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这首《寒食雨》将苏轼此时的那种压抑,痛苦乃至绝望的心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或许是这首诗将苏轼压抑已久的心情都宣泄了出来,此后,他的心境渐渐的趋于平和,面对人生无常也有了更加积极的态度。


《定风波》就是写于这之后,这首词里可以说是暗含了他面对世事无常的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渡了无数失意的人,治愈了无数受伤的心灵。


寒食节后不久,苏东坡与朋友一起去黄州东南三十里处的沙湖看田地。


他们一行人本来是带着雨具的,走了一段路,发现天气晴朗,就让仆人带走了雨具,不料中途竟又下起雨来。


同行的朋友都感到十分狼狈,只有苏轼浑然不觉。


定风波


宋 苏轼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经历了诸多波折后,我以为这首词充分展现了苏轼的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种态度渡了无数的失意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雨点打在叶子上,哗啦作响,在本就静谧的林中更让人不安。不过既然无处可躲,不妨放松心情,以雨点为节拍,放开喉咙缓慢而行。


从容不迫,迎难而上

稳扎稳打,勇敢的面对挫折。


雨天路滑,更要拄着竹仗,小心翼翼的行走,这样悠闲自在的样子反而会比骑马更舒适。更何况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有什么好怕的呢?


这落雨就仿佛是人生中那些荆棘阻碍,与其畏惧它,不如迎难而上。


当下落的雨滴,脚下的泥泞都不能阻挡你前进的步伐,都化作你更进一步的动力,即便是一生都在风雨中度过又有何畏惧!


这种气魄与心胸,这种坦然与自信,正是东坡历经苦难后所得,实在令人钦佩。




不忘初心,超然物外

不忘初衷,得失不萦于怀。


雨停了,天空也变得晴朗起来。略带凉意的春风吹到身上,那种凉爽的感觉直把人吹的更加精神。


刚经历了凄风惨雨的情境,如今迎来的却是温暖和煦的春光。就好像风雨之后的彩虹,历经磨难后总会迎来希望和幸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想到刚才遇雨的情境,回去的时候不管是风雨也好,晴朗也罢都是一样的,再不能影响到他。


又好似在说即便踏入新的征途也不要忘了以前的艰难处境,要心生警惕,不忘初心。更要勇敢前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要坦然面对,勇敢前行!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旷达人生

苏轼画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小序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


上阕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阕由雨中情怀的抒发转入对雨后放晴的描述。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刘永济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说:“东坡时在黄州,此词乃写途中遇雨之事。中途遇雨,事极寻常,东坡却能于此寻常事故中写出其平生学养。上半阕可见


苏轼的一生是起伏跌宕的一生。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苏轼一时声名大噪。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母亲病故的噩耗,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被新党利用,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因王安石“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苏轼于是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省)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苏轼宦海浮沉


梳理一下苏轼一生呆过的地方。


四川眉州——京城(汴京)——四川眉州——凤翔——京城——四川眉州——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京城——黄州——常州——登州——京城——杭州——京城——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廉州——永州——常州。


苏轼在六十四岁的人生中,经历太丰富了。入京考试前在家乡四川眉州十九年,为母亲和父亲守孝各三年,在家乡一共二十五年。在剩下的三十九年中,苏轼的人生可以说得上是大起大落,时而重用,时而被贬。除了在京城外,在其他地方任职就呆过十五个地方。


正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态度,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才没有击垮苏轼,反而成就了苏轼,使苏轼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另外,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


苏轼塑像


通过《自题金山画像》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


《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


让我们来看看他在这三个地方干了什么?


黄州:


游赤壁山,写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用心创作,写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临江仙·夜归临皋》等名篇;安心做个“凡人”,耕种、盖房,研究美食、养生、酿酒……


惠州:


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吃荔枝、赏美景、爱朝云……


儋州:


把自己活成儋州人,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赏尽海南的奇异风光,深爱上这片南荒之土。他还办学堂,介学风,成为这里的文化开拓者、播种人。于是,儋州有一种村,叫东坡村;有一种井,叫东坡井;有一种田,叫东坡田;有一种帽,叫东坡帽;还有一种语言,叫东坡话……


在这三个地方,他失意苦闷,却活得轻松潇洒;他经济拮据,却过得有滋有味。在这里,他成就了文学的巅峰,塑造了伟大的人格,达到了超然的人生境界。比起那些虚名浮利,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他引以为豪的,故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当然,这里还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把生命中的苦难当成一个笑料,也十分符合苏东坡“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形象。


苏轼这六首词,带你尝遍人一生中的各种滋味

  • 直面人生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自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和大家一起出行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狈躲雨,却只有苏轼不以为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选择我行我素,有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又有何不同?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 看破人生路,万事转头空。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首诗是为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


十年前,苏轼和恩师把酒言欢,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


而这十年中,自己官场坎坷,尝遍人间冷暖。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


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


词中的“空”和“梦”其实都在教我们看破和看淡,坦然面对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 婉转深沉皆浮云,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从黄州迁往汝州。官场的压力有所缓解,朝廷想要重新起用苏轼。


所以词中写的春景明媚异常。


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


苏轼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出他对浅烟疏柳、香茶春蔬的喜爱,更是对人间淡然诸事的喜爱。






  •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是一首送别词。


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


古人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苏轼化用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豁达的胸襟,浪漫主义的情怀,把送别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




  • 此身飘摇无处寻,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牵连甚广,王巩王定国就是那个被牵连最深的人。


但是王巩被贬却毫无怨言,对苏轼不曾责难一句。


王巩被贬时,他的歌伎毅然随行,这让苏轼深深折服,所以写下这首词,赞赏寓娘的品格。


千里随行,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毅然气节不改,苏轼问她如何做到的呢?


寓娘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内心安定,波澜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故乡了。






06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


这天是爱妻的忌日,苏轼夜里终于梦到了妻子,感伤之余,写下这首词。


不思量,自难忘。


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难以消除。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生死两隔,再次在梦中重逢的时候,却只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正为“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最后词句又回到现实,明月夜短松冈,梦醒时分,你终究是不在了,对比梦中的小轩窗更显孤苦凄凉。


  • 直面人生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自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和大家一起出行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狈躲雨,却只有苏轼不以为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选择我行我素,有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又有何不同?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 看破人生路,万事转头空。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首诗是为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


十年前,苏轼和恩师把酒言欢,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


而这十年中,自己官场坎坷,尝遍人间冷暖。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


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


词中的“空”和“梦”其实都在教我们看破和看淡,坦然面对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 婉转深沉皆浮云,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从黄州迁往汝州。官场的压力有所缓解,朝廷想要重新起用苏轼。


所以词中写的春景明媚异常。


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


苏轼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出他对浅烟疏柳、香茶春蔬的喜爱,更是对人间淡然诸事的喜爱。






  •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是一首送别词。


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


古人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苏轼化用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豁达的胸襟,浪漫主义的情怀,把送别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




  • 此身飘摇无处寻,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牵连甚广,王巩王定国就是那个被牵连最深的人。


但是王巩被贬却毫无怨言,对苏轼不曾责难一句。


王巩被贬时,他的歌伎毅然随行,这让苏轼深深折服,所以写下这首词,赞赏寓娘的品格。


千里随行,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毅然气节不改,苏轼问她如何做到的呢?


寓娘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内心安定,波澜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故乡了。






06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


这天是爱妻的忌日,苏轼夜里终于梦到了妻子,感伤之余,写下这首词。


不思量,自难忘。


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难以消除。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生死两隔,再次在梦中重逢的时候,却只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正为“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最后词句又回到现实,明月夜短松冈,梦醒时分,你终究是不在了,对比梦中的小轩窗更显孤苦凄凉。


:


【本文标题和网址】苏轼《定风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定风波苏轼表达了什么情感)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2678.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22日 星期一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