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纪村事表达了什么情感(纪村事韦庄翻译和赏析)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纪村事表达了什么情感(纪村事韦庄翻译和赏析),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779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45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鉴赏诗歌语言十年高考真题汇编



一、(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5.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浅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语言诙谐风趣,活动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本词开篇写到“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就像


二、(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6.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即炼字题。首先明确立场、观点:不同意或者同意,尽量用完整句子。其次结合艺术特色分析奇妙处并点明情感效果:(1)“数声”好。“数声”,形容声音大、热闹,给人动态感,动中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表现乡村世界的热闹、快乐、幸福。(2) “一声”好。“一声”表明声音单纯、肃静,静中显示了环境的静谧清幽,给人安宁祥和静美的感受。


三、(2019·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四、(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本题题干是“‘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炼字能力。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而“攒”字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来山峰的密集、重叠。


五、(2017·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


【解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借此强化


、(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解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诗歌的尾联和尾句设题,是江苏卷的常考题型。首先分析“尾联”所使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效果。“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尾联主要是写景,“明朝”说明这是想象之景,诗人想象自己明朝在烟雨之中于桐江岸边把小船系在“枫树”上去垂钓,画面很悠闲,反映了


七、(2016·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


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语言中的炼字这一知识点。此题是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分析时要结合诗句内容,结合语境。如用“弱”“昏”,抓住“尚”“犹”,可以理解为:臂力虽然衰弱了,“尚嫌弓力软”还是感觉弓的劲头不够,“眼昏犹识阵云高”两眼虽然有些昏花,但还是能排兵布阵,从中可以体会到


高中出彩课堂+课外拓展∣关注课堂内外 贯彻群文理念 助力读写提升

今天“话语说文”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高中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两首古诗——《诗经·芣苢》和南宋杨万里的《插秧歌》。


  • 《文本探究》栏目,我们一起浅析《芣苢》的表现手法,并欣赏《插秧歌》中的画面和对话;
  • 《知识卡片》栏目,我们一起领略《中国田园诗之美》,感受田园诗的意境、语言与禅意;
  • 《古风流韵》栏目,我们一起欣赏两首体现劳动之美的诗歌——唐人韦庄的《纪村事》和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学习动静结合、白描的表现手法;
  • 《素材背囊》栏目,我们一起感受《汤显祖:教子务农 耕读传家》《林则徐:悉心传承劳动崇高、务农光荣理念》中崇尚劳动的理念,归纳素材的适用话题和运用方向;
  • 《时代强音》栏目,我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讲话,明确“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个栏目相承而来,由课内至课外,由古及今,贯彻群文阅读理念,为赏析《芣苢》《插秧歌》助力,为开展劳动主题阅读活动张本!




文本探究

重章叠句 六字成章


——《芣苢》表现手法浅析


“芣苢”,又作“芣苡”,就是车前草。《芣苢》是当时的人们在采车前草时所唱的一首诗歌,也是一首赞颂人们集体劳动的歌谣,反映了当时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这首诗歌节奏明快,音律婉转,富有民歌情调。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都是重章叠句的形式,但是像《芣苢》中重叠如此之多是非常少见的。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原文。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首句中的“采采”,意思是茂盛的样子;第二句中的“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了其中的一个字。所以第一章的意思就是人们去采芣苢,采到了芣苢。


这样的重复并没有结束,第二章和第三章就是在重复第一章,仅有的改动是每章的第二句和第四句中的动词。


《芣苢》共计三章十二句,但只有六个动词,分别是“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在内容上形成了动作的进程和情感变化循序渐进之效,在意义表达和修辞手法以及情感体验上都耐人寻味。灵活多样的动词将采芣苢的动作描绘得具体准确而生动:几个动作分置于三章之中,使得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一个整体,曼妙非常,体现出诗人敏锐细致的洞察力以及纯熟的语言驾驭能力。


重章叠句是《芣苢》中尤为重要的艺术手法。全篇共三章相叠,在不同的章节里又叠用相同的诗句,“采采芣苢”四字的反复,占据了全篇的半壁江山。此种巧妙的复沓结构,使诗歌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易于流传,节奏轻盈舒缓,不乏余音袅袅之效,尽显其音乐美感。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有特殊的效果——在不断的重叠中,产生了简单、轻快、循环往复的音乐感。与此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之中,又表现出采芣苢时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诗中没有描写采芣苢的人,我们却能清楚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话虽说想象的成分多了些,但体会还是很准确的。这种简单重叠的诗歌,确实是适合很多人一起唱的。




画面生动 对话率真


——杨万里《插秧歌》赏析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该诗题为《插秧歌》,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无论男女老少,一起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


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苦。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


“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农时不饶人”固然是其冒雨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借此“一斑”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五至八句通过描写农家夫妇的对话及对话时的情态,进一步表现了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前四句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后四句,


“唤渠朝餐歇半霎”,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


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我怎么能歇得下呢?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农夫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





知识卡片

中国田园诗之美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古代的田园诗能够流传千年而不衰,原因就在于具有独特之美。


一、田园诗的意境美


田园诗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诗中有画,美不胜收。如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以朴素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农家乐”画面:“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在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两个老友一边惬意地喝着小酒,一边唠着桑蚕农事,偶尔抬眼望望窗外,眼前是碧绿的菜园,远处是朦胧的青山,真是美哉、优哉……读者在品味诗歌之时会不由自主地陶醉在浓郁的田园诗情画意之中,浑然忘我。



  • 二是色彩丰富,赏心悦目。在田园诗人的眼里,色彩凝聚着丰富的情愫。他们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营造出田园诗恬淡唯美之境。如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对色彩的运用是极为灵活多变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红艳的花瓣上微带隔夜的雨滴,更显得柔媚可爱;碧绿的柳丝笼罩在淡淡的雾霭中,更加袅娜迷人。对桃、柳的着色刻画令读者隐隐感觉到明媚的春光就在眼前,美妙而迷人。



  • 三是景中寓情,景美情真。“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辞藻的运用,让情和景交融互渗,发掘出最深的情,也透入最深的景,正所谓“诗者天地心”。这种写法使得田园诗的意境更为深远,韵味悠然。

二、田园诗的语言美


田园诗的语言平淡朴素,清新自然,虽不似汉赋那样宏阔瑰丽,却有着独特的自然美,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


首先,语言朴实清新,平淡中现真趣。田园诗用语平淡直白,朴实自然,没有刻意渲染雕琢的痕迹,感情真挚,溢满醇厚的乡土气息。“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王建的这首《雨过山村》语言浅白清淡,用语如闲话家常,亲切自然,读来朗朗上口。鸡鸣、溪水、翠竹、板桥、妇姑、栀子花……没有奇景,也没有绮句,如一幅淡雅的白描图,于平淡中见神奇,韵味悠长,令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田园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其次,有动有静,韵味悠长。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桂花、春山是静态描写,月出、鸟鸣是动态描写,有动有静,以动衬静,让人既能感觉到夜晚春山的幽静,同时又充满生机。以夜的静、山的空蕴意人的“静”与“空”,虽只短短20个字,却韵味悠长,犹如一首悠扬空灵的禅曲,余音绕梁,耐人寻味,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外,还有多角度摹写,营造立体空间,如“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用典明志,自然贴切,如“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拟人、夸张,生动形象,如“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王维《书事》);等等。


三、田园诗的禅意美


诗人把自身情感和思想融入“花”“叶”“鸟”等物象后,这些花草树木等瞬间就有了人文气质和韵味,有了禅意美。最具禅意美的是“诗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精研佛理,通晓音律与绘画,所以他的诗歌空灵闲逸、物我合一,颇具禅意美。如《山居秋暝》选取“空山”“明月”“松”“竹”“莲”这类独特意象,营造出静洁空明、恬淡清寂的唯美意境,表现了诗人高洁脱俗、虚静洒脱的情怀和品格。又如《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借“云”“水”悠闲飘逸的意象传达出诗人随遇而安、悠闲自在、物我两忘的禅趣。




古风流韵

纪村事


〔唐〕韦 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诗人撷取若干乡村景象,使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其中“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两句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理性思辨


问:对于“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


(示例一)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示例二)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


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明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


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农民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全诗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




素材背囊

汤显祖:教子务农 耕读传家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在浙江遂昌任知县五年,除虎患、制豪强、重教化、课农桑,勤政恤民,口碑载道。每年春耕时节,他与农民一起劳作,并兴奋地在《班春》诗中写道: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


汤显祖不仅注重“班春劝农”,鼓励百姓投入农业生产,而且把教子务农、耕读传家看成是修身齐家的重要内容。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七月,汤显祖的长子士蘧在南京去世,他派二儿子大耆赴南京料理丧事,并入太学。可是,大耆去后半年多不见归来,汤显祖便作《望耆儿》一诗寄怀:


“雨过杏花寒食节,秣陵春色也依然。闲游不是儿家业,大好归来学种田。”


诗中教导儿子,年轻人不可闲游、虚度时光,而应该及早返回故乡“学种田”,重视农桑,参加劳动,这样才是正道,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相关解读


汤显祖两首诗中的“学种田”,把劳动视为人生的“治生之本”“治生之道”,提倡通过辛勤劳动从地里获得幸福的果实,体现了一位睿智长者对劳动价值的认可与崇尚,对立德成人的重视与践行。


适用话题


家庭教育、勤政、亲民、珍惜时间、重视农桑、耕读传家……




林则徐:悉心传承劳动崇高、务农光荣理念




清代名臣林则徐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明,在家庭教育中循循善诱,悉心传承劳动崇高、务农光荣的理念,教导儿孙将勤劳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存在方式。他曾专门给儿子聪彝写信,勉励他学习稼穑。信中表示:


“我固然不指望你成名,但希望你成为一个守规矩的厚道老实的子弟。你若能舍得弃文学农,父亲很是高兴。”


林则徐又告诉儿子:


“我在江苏时,就嘱咐你母亲在苏州北郊的空地上建了一处房舍,并收购了一点周围适合种粮的田地,自己耕种,就是为你和拱儿学种田预先准备的。你现在已经是秀才了,若能就此抛弃诗文,住到苏州北郊的房舍中,跟随工友学习耕作,清晨就起床,劳作终日而不知疲倦,就是农家好子弟。”


深度解读


一封家书,几多父爱,林则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对劳动价值观娓娓道来,“爱子,教之以义方”,其望子成“农”的用心何其良苦。辛勤劳动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有了劳动成果的滋润,任何事物都会因此而变得伟大,而劳动者也会变成最幸福的人。


相关名句


天亦惟用勤毖我民。(《尚书·大诰》)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东汉张衡《应闲》)


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清代颜元《颜李遗书·颜习斋先生年谱》)


勤劳乃逸乐之基也。(宋代陈敷《农书·卷上》)


心可逸,形不可不劳;道可乐,身不可不忧。(宋代林逋《省心录》)


只可过于勤劳,不可失之怠惰。(宋代朱熹《朱子大全·劝农文》)


运用方向


崇尚劳动、勤劳、厚道、守规矩等。




时代强音

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2022年4月27日)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2018年4月30日)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26日)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4月28日)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弘扬劳动精神,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节选自《语文周刊·高中必修上册》第5期)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专题汇编(建议收藏)



一.(2020全国I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


C.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解析】


14. A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


15.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①“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




二.(2020全国II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4. B B项,“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


15. 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哀。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这首诗歌




三.(2020年全国III卷)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5.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14. C 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15.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阅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写唐太宗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宗赞魏征“妩媚”,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赏识之处。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似之处即可。




四.(2020年新课改全国I卷山东)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16.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15. B B项, “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16.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五.(2020年江苏卷)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9. 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10. 诗歌后两联表达了




【答案解析】


9. 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


本题题干要求是从诗中找出与“常州”有关的信息。首先考生要注意“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一句,沟渠已经半废,土地贫瘠,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厨传还在,但是百姓生活却依旧贫困,由“田畴薄”“市井贫”可以概括出“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另外从“白屋”一词也可看出“百姓生活贫穷”,白屋古代指平民的住屋,因无色彩装饰,故名;从“最忆荆溪两岸春”可以看出此地自然风景优美。


10. 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诗歌后两联提到的“话此”,要联系上文来看。“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忽逢佳士得朱轮”大意是“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常州百姓对沈康这个优秀的父母官到来的期待和欢迎;其实这是




六.(202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 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 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 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田园生活气息。


15.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16.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4. B B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错误,并非“农闲”“慵懒”,应该是农忙季节,从关于结尾句的注释 “饷田:到田间送饭”和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酿酒”“ 砧”声中均可见是忙碌而充实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忙时节农家人的辛勤劳作。


15.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首先翻译句子“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其次概括出场景特色:描写了繁忙、充实、安宁、丰足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赞扬田园的美好怡人温馨。


最后总结效果:视觉、听觉结合,抓住时间变化,以点带面,从中可想见百姓的安居乐业,极富感染力和画面性,让人身临其境,不自禁地向往大自然。


16. 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即炼字题。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题干为:“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肯否均可。但作答时理由一定要充分。思维角度有:解释字词意思,扩展到句中翻译大体内容,结合诗人的情感分析表达效果,有修辞或者结构特色的话也要点明。


首先明确立场、观点:不同意或者同意,尽量用完整句子。


其次结合艺术特色分析奇妙处并点明情感效果:


(1)“数声”好。“数声”,形容声音大、热闹,给人动态感,动中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表现乡村世界的热闹、快乐、幸福。


(2) “一声”好。“一声”表明声音单纯、肃静,静中显示了环境的静谧清幽,给人安宁祥和静美的感受。




七、(202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9. 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20. 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答案解析】


19. (1). 感伤 (2). 达观


《秋江送别》的意思是:江面上返乡的船只来来往往,仿佛列成队,江边归家的车马熙熙攘攘,好像排成行,江水南北两岸思念的人儿在遥遥地互相眺望;在依依不舍的离别时刻,谁能说这波涛汹涌的大江仅仅是一条水流呢,由于被江水隔断,早觉得两岸的山川已属不同人的家乡。


《送柴侍御》的意思是: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诗中写与好友分离,自然不免有点儿伤感,但


20. 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本题要求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翻新脱妙”之处。首先,从意象的运用上,王勃的诗选用了“山”“水”,但却将“一水”“山川”隐于句中。而王昌龄的诗则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意境开阔,具有鲜明的个性。


其次,空间处理上,王勃的诗化近为远。“已觉山川是两乡” 由于离别,江水不再是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远。而王昌龄的诗则是化远为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两乡”为“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语意新颖,出人意料。


最后,抒情方式上,“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自问自答,以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了别离的感伤。而王昌龄则以景作结,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为什么劳动节是5月1日?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五月真的好忙啊!!!昨天是劳动节,今天是五月第一个工作日,忙忙忙!


今天只给大家分享一首诗,和忙碌的五月相关——


观刈麦

朝代: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⑴刈(yì):割。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箪笥里的饭食。《左传·宣公二年》:“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前蜀韦庄《纪村事》:“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史记·循吏列传》:“(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南冈(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只。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⑽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穗,指收获农作物后遗落在田的谷穗。


⑾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⑿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⒀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⒁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梁书·张充传》:“半顷之地,足以输税,五亩之宅,树以桑府。”


⒂我:指


⒃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⒄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吏禄:官吏的俸禄。《史记·平准书》:“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⒅岁晏(yàn):一年将尽的时候。晏,晚。


⒆念此:想到这些。


⒇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PS:要申明一下,我每晚推荐的诗词及赏析,均来自“古诗文网”,更多内容大家可以点击“阅读全文”。


看完今天的内容略微有点小沉重,最近在为工作感到迷茫烦恼,不过诗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三句,像是在说我自己,哎!平复心情,要继续认真努力工作啦!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不辜负我的名字啊!我可是要建设祖国的人!!!


最后莫名想到一幅画——



拾穗者——米勒-法国-1857



晚安……



上联:绿蔓层层辅红瓦,请赐下联

纪村事


唐代: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纪村事


唐代: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


【本文标题和网址】纪村事表达了什么情感(纪村事韦庄翻译和赏析)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2745.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