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白蛇传的故事情节有哪些(白蛇小说情节介绍)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白蛇传的故事情节有哪些(白蛇小说情节介绍),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754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44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妖性与人性,孽情与至情:白蛇故事的缘起和演变

刘捷希


白娘子与许宣的故事妇孺皆知,它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并列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家喻户晓到了这样的程度,所以被多次搬上舞台、电视、大银幕,从1926年天一电影公司的电影《义妖白蛇传》、到梅兰芳主演的剧目《断桥》,再到1992年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以及前一段时间上映的动画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改编作品层出不穷,代表了不同时代对于白蛇故事的不同解读。然而大众熟悉的“白蛇传”是如何一步步成形的?它在过去的口传和文本改写中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本文将对“白蛇传”的历史作一番简单介绍。


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海报


一、蛇妖害人:《白蛇传》的前史


回顾中国历来的奇谭,经常见到各种动物化为人形与凡人通婚的故事,有时是水獭化为美女引诱少年,有时是雄蛟变为男人与女子结合,各式精怪,纷繁奇诡——当中固然少不了蛇精一类,特别是“美女蛇”,更是民间怪谈里的一个常见形象,而整个白蛇传说其实都由美女蛇的故事传统衍生而来。


不过,早期故事中的蛇女多数可不是善类,她们凶残阴险,诱惑人间男子只为夺其性命。后世《白蛇传》最早的原型,当属唐代《博异志》中的《李黄》,而这篇传奇小说讲述的正是一个蛇妖害人的故事:


陇西盐铁使的儿子李黄一日在长安东市游逛,偶遇一位孀居的白衣女子,姿色绝代。因借钱给她购买彩帛,李黄便受邀前往其家中暂住。到了宅子里,走出一位“青衣老女”,自称是白衣美女的姨母,并向李黄提议,假如公子能为她们一家还清三万钱的债款,那么就把女子许给李黄,侍奉一生。李黄听了高兴不已,立刻叫仆从拿出银钱来,并和白衣女子同居三日才返。回去路上,仆人就闻着李黄身上满是腥臊气息。到家后,李黄只觉得肢体发沉、头脑晕眩,随即裹了被子躺下。妻子告知因他这几日不在,所以耽误了调官,然而李黄已经病得语无伦次,话都答不上来,甚至感到身体正在一点点消失。掀开被子一看,发现他的躯干都已化成了水,只剩下个脑袋。家里人吓坏了,叫仆人来问话,随后赶到白衣女的宅子里,却是座空宅:庭中只见一棵皂荚树,树上挂着一万五千钱,树下放着一万五千钱。询问住在附近的人,说是树下经常有一条大白蛇出没。


《李黄》的情节和《白蛇传》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后来的一些元素已经在此出现,比如白蛇能够化作貌美的女子,以及她有一位身着青衣的女伴。在今天看来,这篇唐传奇的主旨一望便知:那就是告诫(尤其是官宦出身的)男子勿近女色,否则不但前程尽毁,而且丧失性命。在传统礼教下,真正构成威胁的,不是能够幻化人形的妖怪,而是自身的情欲,以及作为情欲对象的女性——可见,两性关系、情欲的合法性,一直以来都是白蛇传说的重要主题。对于这个问题,《李黄》的


凤翔节度使的儿子李琯在街上偶遇一位散发着异香的白衣美女,随后就一路跟到了她的家中,与其相处一晚。结果回家后头疼不止,脑裂而死。家里人跑到李琯昨夜所住的地方,只见一棵枯萎的槐树下,有大蛇盘行的痕迹。伐倒树干,底下已经找不到大蛇,但还有数条小白蛇,于是悉数斩杀。


1993年电影《青蛇》剧照


相较而言,与后世的“白蛇传”关系更近的,应当是《西湖三塔记》,辑录在《清平山堂话本》中:


清明时节,统制官之子奚宣赞在西湖上闲耍,偶然救了一位迷路的小女孩白卯奴,并领回自家暂住。十余日后,卯奴的婆婆寻上门来,为了感谢奚宣赞的帮助,婆婆便邀请他到家中,备酒谢恩。婆婆家有一位白衣妇人,相貌如花似玉,三杯酒下肚之后,宣赞不免春心荡漾。这时有仆人提议说:“娘娘,今日新人到此,可换旧人?”随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两个大力士,把一个白脸后生绑在将军柱上,剖开他的肚皮,取出心肝,拿给妇人和婆婆下酒。宣赞惊恐不已,却无路可逃,被白衣妇人扣留下来做她的丈夫。半月之后,又来了一位“新人”,这回轮到奚宣赞被取心肝了。所幸小女孩卯奴记念恩情,主动帮助他逃回家中。谁承想到了第二年的清明,婆婆化作老鸦找上门来,又把宣赞抓了回去,还要取他心肝,但卯奴再次出手相救。数日后,奚宣赞的叔叔、在龙虎山学道的奚真人前来拜访,说是望见城西有黑气,特来降妖。翌日便到白衣妇人家门前,作法念符,召来一员神将,把妇人、婆婆和卯奴都捉了起来,一打三人便现了原形,“卯奴变成了乌鸡,婆子是个獭,白衣娘子是条白蛇”。奚真人把三怪装在铁罐中,安置在湖中心,并造了三座石塔镇住妖邪。


总的来看,《西湖三塔记》里的白衣娘子还是一个凶恶的妖怪,虽然比《李黄》中的蛇妖多了几句“台词”,有了些许性格表现,但在谋害男子性命这一点上却并无二致。然而从这篇宋元话本里,我们已经能看出不少与“白蛇传”相似的地方:第一,话本明确地把杭州西湖当作事件的背景,提到了涌金门、四圣观等地点,并且故事发生的时节也是在清明;第二,从偶遇妇人到结伴夫妻,再到真人降妖,整个故事结构与后世的“白蛇传”基本不差,白蛇、男子(奚宣赞)、道人(奚真人)三个主要人物都已确立(只不过后来一个变成了许宣,一个变成了法海);第三,故事结尾出现了专门用来镇压白蛇的“石塔”,可视为后来雷峰塔的原型,而“塔”在白蛇传说中向来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既然基本元素都已具备,那么只需要对蛇妖的形象加以改写,大众熟知的白蛇故事便能够顺势而生。


二、雷峰塔下白娘子:熟悉的白蛇故事


相传宋高宗晚年喜好奇闻异事,于是在官府的引导下,民间争相收集、进献各类话本。皇帝的喜好刺激了民众的创作力,俗闻传说层出不穷,而杭州本来就是一个异事颇多的地方,大众根据当地的风物又编造出许多故事。在这样的风潮之下,民间奇谭的传播自然越发兴旺。


就如《西湖三塔记》所表明的那样,白蛇传说最早大约在南宋就已经流传甚广,并在民间记忆中传承了数百年之久,一直到明代都未断绝。《万历钱塘县志》便记载道:“雷峰塔相传镇青鱼、白蛇之妖,父老子弟转相告也。”同代田汝成也在《西湖游览志》里写过:“雷峰者,南屏山之支脉也。穹窿回映,旧名‘中峰’,亦曰‘回峰’。宋有道士徐立之居此,号‘回峰先生’;或云有雷就者居之,故又名‘雷峰’。吴越王妃于此建塔……俗传湖中有白蛇、青鱼两怪,镇压塔下。”宋朝以来,白娘子的故事经历过何种演变,今日已无法考证;我们只知道,在明代之时,白蛇已经与当地的雷峰塔这一物象捆绑在了一起。


《警世通言》卷二十八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当民间传说历经无数代人的讲述而颇为流行时,总会有文人用文字将其记载下来。而担负起这一使命的,就是《警世通言》的编撰者冯梦龙,他以民间的口述为基础,加以整理、润色,最终写成短篇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收入该书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奠定了白蛇故事的核心框架:舟遇、借伞、窃银、宝塔,关键情节悉数具备;真情直率的白娘子、反复无常的许宣、忠心为仆的青青、术力高强的法海,主要人物有名有姓。


相比于过去,《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白蛇形象的改写。白娘子身上的妖性已经大大减弱,她根本没有谋害许宣的心思,而是对这位小生充满了迷恋,蓬船上的相遇令她认定自己就该和许宣做一世夫妻:


禅师喝道:“是何业畜妖怪,怎敢缠人?可说备细!”白娘子答道:“禅师,我是一条大蟒蛇。因为风雨大作,来到西湖上安身,同青青一处。不想遇着许宣,春心荡漾,按纳不住,一时冒犯天条,却不曾杀生害命。望禅师慈悲则个!”


得益于篇幅的增长,小说对白娘子这个人物的描写也大大增加,开始赋予她一些鲜明的性格。白蛇一心想和许宣共成姻眷,主动为这段关系做了许多事情:知道许宣身上没钱成亲,就提前从太尉库里盗取五十两白银;许宣没什么好衣服穿出门,就立刻拿出偷来的金珠细软打扮丈夫;盗窃的行为害许宣连吃两次官司,先后发配到苏州、镇江,她也是一路跟随,主动重修旧好——但即便是为丈夫付出了许多,白娘子却不是一个奴颜婢膝的女人,相反,她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非常地自尊。当许宣因自己发配苏州而责备“未婚妻”时,白娘子只感觉受了冒犯,十分生气:


白娘子道:“我将银子安在床上,只指望要好,那里晓得有许多事情?我见你配在这里,我便带了些盘缠,搭船到这里寻你。如今分说都明白了,我去也。敢是我和你前生没有夫妻之分!”那王主人道:“娘子许多路来到这里,难道就去?且在此间住几日,却理会。”青青道:“既是主人家再三劝解,娘子且住两日,当初也曾许嫁小乙官人。”白娘子随口便道:“羞杀人!终不成奴家没人要?只为分别是非而来。”


彩绘连环画《白蛇传》,任率英绘


在小说另一处,许宣去承天寺游玩,遇见个道士,那人说他头上一团黑气,肯定有妖怪缠她,于是给了他一道符去烧。许宣那时也有点怀疑妻子是妖怪,就照做了,结果白娘子并没有现形,倒是丈夫的不信任令她颇为不满。为了出这口气,白娘子第二天便亲自去会了会那个道士,把他教训了一番:


那白娘子道:“众人在此,你且书符来我吃看!”那先生书一道符,递与白娘子。白娘子接过符来,便吞下去。众人都看,没些动静。众人道:“这等一个妇人,如何说是妖怪?!”众人把那先生齐骂。那先生骂得目睁眼呆,半晌无言,惶恐满面。白娘子道:“众位官人在此,他捉我不得。我自小学得个戏术,且把先生试来与众人看。”只见白娘子口内喃喃的,不知念些什么,把那先生却似有人擒的一般,缩做一堆,悬空而起。众人看了,齐吃一惊。许宣呆了。娘子道:“若不是众位面上,把这先生吊他一年!”


白娘子的气愤不仅是因为害怕自己现出原形,更是因为这个道士侵害了她追求美满婚姻的权利。她念咒让道士悬空,也无意伤人,只是为了略施小惩,这番行为倒也确实显得活泼可爱,更体现出她的自尊好强。总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蛇虽然身上妖气尚未褪尽,但举手投足与人无异,民众对这一形象的态度已经转变为同情、肯定,而这为进一步的改写创造了空间。


清嘉庆刻本方成培撰《雷峰塔传奇》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给这个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基本定型,但“白蛇传”的大范围流行还是在清代:不仅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比如《西湖缘》、《后本白氏全传续姻缘》、《雷峰怪迹》、《雷峰塔奇传》等;而且频频登上戏曲舞台,最常演出的剧本主要有三种,都名《雷峰塔》,分别是黄图珌的看山阁刻本、梨园钞本和方成培的水竹居本——这当中属方成培所著的《雷峰塔》(又名《雷峰塔传奇》)最具代表性。方成培著《雷峰塔》在当时众多剧本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桥段,包括端午、盗草、水斗、断桥、生子,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充实,戏剧冲突也得到强化。在这个本子里,白娘子的形象进一步演变,妖气已经褪尽,成为一个美善兼备的女人。白蛇本在西池蟠桃园中修炼千年,即将修成正果,只因前世和许宣有宿缘未解,慕恋红尘,决定前往人间寻觅有缘之士:


今日慧眼照得震旦峨嵋山,有一白蛇,向在西池王母蟠桃园中,潜身修炼,被他窃食蟠桃,遂悟苦修,迄今千载。不意这妖孽,不肯皈依清净,翻自堕落轮回,与临安许宣,缔成婚媾。那许宣原系我座前一捧钵侍者,因与此妖旧有宿缘,致令增此一番孽案。但恐他逗入迷途,忘却本来面目。(第二出 付钵)


虽然苦苦追寻许宣只是因为前世有缘,但是白娘子对丈夫却是饱含至情,对白之间情深款款:


〔生〕既蒙娘子雅爱,使小生不胜感激。〔旦〕官人说那里话。


只因你意酽情浓,只因你意酽情浓,致挑奴琴心肯从。自今呵,喜丝萝得附乔松,愿丝萝永附乔松。(第七出 订盟)


当白娘子误饮雄黄酒现出原形,不巧看见的许宣直接吓死在地,叫也叫不醒。心急如焚的白娘子只好奔赴嵩山,冒着生命危险盗取九死还魂仙草;当许宣听信法海的说辞,白娘子怒骂他拆散夫妻、毁人姻缘,便叫水族大作水势,淹没金山。这些新添的情节,都尤显出白娘子为爱付出之深,对比之下许宣则显得十分薄情,整个剧对他也是处处暗贬,由此更衬托出白蛇的正面形象:


<商调集曲·金落索>〔金梧桐〕<旦>我与你噰噰弋雁鸣,永望鸳交颈。不记当时,曾结三生证,如今负此情,<东瓯令>背前盟。〔生白〕卑人怎敢?〔旦唱〕贝锦如簧说向卿,因何耳软轻相信?〔拭泪起唱介〕<针线箱>摧挫娇花任雨零,<解三酲>真薄幸。<懒画眉>你清夜扪心也自惊。〔生白〕是卑人不是了。<寄生子>〔旦〕害得我飘泊零丁,几丧残生,怎不教人恨、恨!(第二十六出 断桥)


方成培《雷峰塔》剧本的另一个重要改变,就是为故事增加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白娘子被压在塔下二十余年,她的儿子许士麟也已长大成人,甚至高中状元。可是皇帝不允许拆毁雷峰塔,许士麟只能到塔前作一番祭奠,他因母亲蒙冤而痛哭,孝感动天,连佛祖也深受感动,决定宽赦白蛇的性命,让他们一家人重聚首:


世尊若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能忏罪则见睍俱消。士有百行,以孝为先,感格诚如舍矢中的。咨尔白氏,虽现蛇身,久修仙道。坚持雅操,既勿惑于狂且;教子忠贞,复不忘乎大义。宿有镇压之灾,数不过于两纪。念伊子许士麟广修善果,超拔萱枝,孝道可嘉,是用赦尔前愆,生于忉利。自此洗心回向,普种善因,可成正果。(第三十四出 佛圆)


梅兰芳主演剧目《断桥》剧照


方成培的《雷峰塔》吸取了若干“白蛇传”剧本的优点,它被打磨得更为连贯、完整,拥有更高的口碑,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包括梅兰芳主演剧目《断桥》、田汉剧本《白蛇传》、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在内的知名作品,都采纳了《雷峰塔》的故事框架。可以说,方成培的《雷峰塔》,是后世大多数“白蛇传”改编作品的底本。


三、白蛇故事的主题与形象


在先民看来,蛇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生物:没有四肢,蜕皮复生,来去无踪。所以早期的人类对蛇是既恐惧又敬畏:一方面,人们认为蛇很凶残,不易靠近,把它想象为邪恶的象征;另一方面,蛇又具有神秘的色彩,在上古神话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至今能看到许多“人蛇合一”的传说(比如女娲),同时在传统社会里,蛇很多时候也是吉祥的征兆,看见蛇或许预示着财富、寿命的增益。关于蛇,值得留意的一点是:蛇身形柔软,喜居阴湿,而古人由此联想到了女人的特征,把蛇和女性联系在了一起——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蛇精往往都是女人,倒不是说记载中没有男性的蛇怪,但是“女蛇精”的形象一旦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就逐渐固定成了民间怪谈里的一种套路。在今天看来,上述蛇的那种两面性,和男性主导的传统社会对情欲的矛盾心态颇有些相似:一方面,天理不可违逆,但人欲也不可消除,所以人们有时也承认异性的魅力;另一方面,在传统道德的教训之下,人们又接受了禁欲主义的观念,害怕自身被情欲所毁。无疑,在传统社会的文化书写中,对自身情欲的矛盾心理,往往表达为男人对女人的幻想与恐惧。


1992年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纵观白蛇故事的发展,能清楚看到故事主题经历了从“禁欲”到“崇情”的转变。早期的白蛇故事,即本文举出的《李黄》、《西湖三塔记》,无一不在劝人克制自身的欲望,小说中的白蛇直接被塑造成淫邪的象征,所谓淫荡且邪恶,必然会招致严重的后果,这毫不隐讳地表达了对女性的否定和贬低。甚至连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也不例外。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冯本的落脚点仍在禁欲:佛教思想的代表法海最终成功制服白娘子,千年万载不许出世,而许宣也自愿出家修行。小说末尾,法海留下了八句诗,颇能为全篇定调:“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但看许宣因爱色,带累官司惹是非。不是老僧来救护,白蛇吞了不留些”——然而这或许不能代表


与故事主题的演变相称,白蛇的形象也经历了从“妖”到“人”的转变。早期的白蛇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妖怪;当然,并不是所有民间故事里的妖怪都作恶多端,不过人们的确把白蛇塑造成了一个淫邪的毒妇,专门残害年轻男子。可见,这个时候的白蛇形象非常扁平单调。而如前所述,情况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就有所变化:白蛇身上兼具人性和妖性,言行举止更接近一个现实的女子,不过仍保留了一些妖精的凶恶气,比如小说写许宣相信法海说她是妖精所变,白娘子勃然大怒:“若听我言语,喜喜欢欢,万事皆休。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皆死于非命!”这种恐吓姿态倒是与《西湖三塔记》里的蛇妖很接近了,不过白娘子也没有真的大开杀戒,于是这些话反倒从侧面体现了她的独立人格和叛逆精神。这或许说明,在明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尚需要以“妖怪”的身份作为中介,才能得到较为顺畅的表达,毕竟在大众的想象中,妖属异类,可以超离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并因此寄托着人们被压抑的观念。到了清代方成培的《雷峰塔》里,白娘子虽然还是个“妖孽”,但那股妖怪的凶狠劲已经荡然无存,而是蜕变为一个绰约多姿、秀外慧中的理想女性,一个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牺牲者和受难者,正所谓“觅配偶的白云姑多情吃苦”。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过去,《雷峰塔》里的白娘子多了一重新的身份:母亲——事实上,按照剧中如来的说法,“念伊子许士麟广修善果,超拔萱枝,孝道可嘉,是用赦尔前愆”,白蛇犯下了与人类通婚的罪行,她没有能力自行推到雷峰塔,是她的儿子才为她争取到了上天的宽恕。正是作为一个母亲,而不是作为一个女人,白娘子才得到了救赎。所以,与其说《雷峰塔》中的白蛇是一个理想的女子形象,不如说她是一个契合于传统纲常伦理的贤妻良母,而这只能说是时代的局限性了。


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剧照


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改写是“白蛇传”永恒的命运。纵然古典作品和民间文学已经确立了原型,但是当我们脱离了传统的思想环境,每一个人物,不论是白娘子、还是小青、甚至法海,都释放出了巨大的解读空间,都在召唤着一段新的个人故事。未来人们仍将不断书写属于他们的白蛇故事,而每一次创作,都让白蛇故事在不同时代里重焕生机。


参考文献


1、陈泳超《<白蛇传>故事的形成过程》,《艺术百家》,1997年第2期。


2、李耘《白蛇传故事嬗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谢燕清《大传统与小传统——白蛇故事的三期型变》,《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


4、李夏《论白蛇形象之演变及文化意蕴》,《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


5、王立、刘莹莹《试论白蛇传故事的嬗变》,《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徐亦嘉


白蛇传

#历史开讲#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赵雅芝版的白蛇传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了经典形象之一。本文将从赵雅芝版的白蛇传入手,探讨其形象塑造、剧情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赵雅芝版的白蛇传形象塑造十分成功。她将白蛇的柔情、善良、勇敢、执着等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这个角色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形象之一。赵雅芝的表演细腻、自然,将白蛇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独白展现得十分到位,让观众感受到了角色的内心深处。此外,赵雅芝版的白蛇传还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以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古代爱情的深厚底蕴。




《白蛇传》的剧情深受观众喜爱。故事中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唯美和戏剧性。剧情跌宕起伏,情节曲折,充满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此外,《白蛇传》还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如爱情、友谊、忠诚、孝道等,使得该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白蛇传》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该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该作品被广泛传颂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赵雅芝版的白蛇传在形象塑造、剧情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形象之一。




赵雅芝版的白蛇传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她的表演不仅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形象,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赵雅芝版的白蛇传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部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电视剧的高水平和专业精神。




赵雅芝版的白蛇传对于当代观众也有着深刻的启示。该作品展现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观众对于爱情、人生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同时,赵雅芝版的白蛇传也向观众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赵雅芝版的白蛇传是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电视剧,不仅展现了中国电视剧的高水平和专业精神,也让观众对于爱情、人生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白蛇的故事

白蛇是中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之一。它发生在宋代的杭州、苏州和镇江。


白娘子是一种修炼了几千年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徐贤上辈子的救命之恩,他化成人形报恩。之后遇到了白蛇精白素贞,两人走在了一起。白蛇夫人施展了他的魔法,耍了一个聪明的花招来结识徐贤,并嫁给了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告诉徐贤白娘子是蛇妖,徐贤对此表示怀疑。


后来,徐贤按照法海的方法,在端午节请白娘子喝雄黄酒。白蛇夫人不得不露出他的真面目,但徐贤害怕得要死。白蛇夫人去天堂偷仙草来救徐贤。


法海把徐贤骗进了金山寺,把他软禁了起来。白娘子与小青斗法,水漫金山寺,却伤了其他生灵。白娘子违背天条,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放进碗里,镇压在雷峰塔下。白娘子的儿子成长为状元后,上塔祭母,救母,重聚一家。




创作背景


据历史学家考证,《白蛇传》故事起源于北宋,发源地在河南鹤壁黑山脚下、淇河畔的许家沟。布拉克山也被称为金山。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杜薇赋》中记载了“连眉配犊”的爱情故事:“牛犊套牛,游黑山。和眉姑娘结合后,就没人能追她了。”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了“白蛇造仙”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从“一个有眉毛的女孩”演变成了白蛇。相传白蛇在许仙里用白蛇精闹事,被许家沟一位姓许的老人从猛禽口中救下。白蛇为了报答许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的牧童。婚后,她经常用草药给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渐渐冷落。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非常愤怒,决心破坏徐贤的婚姻,杀死白娘子,从而引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盗仙草”、“水淹金山寺”等情节。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并流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它描述了一个被培养成人形的蛇精和一个人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故事里有很多佛教和封建礼教的影子。


漫谈《白蛇传》的雏形创作与演变过程


漫谈《白蛇传》雏形与演变创作历程(原创)


《白蛇传》是我国家喻户晓,人人偕知的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合称我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这四篇民间传说故事,深受历代民间百姓喜爱和互相传阅。说明这些文学作品的灵魂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和艺术效果的结晶。


这四篇故事是贴近老百姓生活,植根于很深的群众基础上的,所以才深受百姓的喜爱和代代口口相传。现在只谈《白蛇传》的最初创作源头的出处由来与不断升华的过程。


关于《白蛇传》创作的源头版本众多,一说《白蛇传》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今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金山(又名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故事的原形是: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古代此处建有金山寺。因墨子在此山隐居,故又名墨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幽静,犹如世外桃源。在魏、晋时期,左思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的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美时丑。后与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的故事,故事的女主公由“连眉女"演变为白蛇,男主人公“犊子"成为了许仙。古时淇河流域黑山一带(黑山也称金山),有白蛇洞,白龙潭。历代名人和文人都向往于此,《诗经》中许多诗篇都是描写淇河流域故事的。古代墨子,鬼谷子,周文王,罗贯中……等古代文人和历史名人都在此留足和隐居过。因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很可能《白蛇传》故事最初创作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


另一种版本,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在(《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中的话本里,故事情节就已初步定型。较以前的民间《白蛇传》传说故事有了进一步的完美和提升。


还有一种版本,说《白蛇传》的雏形故事,


民间还有一种版本,传说白娘子最先是四川青城山的一条小白蛇,有一天不幸被几个小孩捉住,正要往死打的时侯,这时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牧童,用铜钱把这条小白蛇买下,才使这条小白蛇得救,然后放生在青城山。最后这条小白蛇经过数百年的修行,最后拜黎山老母为师,师傅赐名白素贞。


相传有一天白蛇抢吃了河中修行的一个大乌龟的仙丹,为躲避大乌龟的巡仇,后又到四川峨眉山白龙洞中修行。传说中这个大乌龟就是后来故事中法海和尚的化身。白娘子在峨眉山白龙洞中修行千余年后,道行达到了法术精深的境界。有一天偶遇观音菩萨的教道和点化,下凡到浙江杭州西湖施药救难于当地百姓。白娘子下凡有两个目的,一是施药救难于当地百姓,另一个目的是为报达当年救自已性命的小牧童的恩情。而当时的小牧童经过千余年的不断转世,现已转世成为杭州西湖附近一个药铺的见习大夫。这也是白娘子下凡西湖的主要目的。然后就引深了现在《白蛇传》感人而曲折的爱情故事。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最先把《白蛇传》搬上戏曲舞台的是明代陈六龙,但这个版本已经失传。现在最早的以白娘子为题材的戏曲剧本,是清代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黄氏版本中的白氏妖性十足,会圆睁怪眼威胁许仙(最初剧中男主人公为许宣后改为许仙),"我如今老实对你说了,你快快收心与我和睦,万事皆休。倘然还似这等狂忘,我叫滿城百姓俱化为血水,不要带累别人丧于非命,你自去想来"。这是剧情中白氏威协许仙时的台词对话。与此剧情来看。最初剧中的白娘子这个女主人公很是妖性十足,是没有丝毫善良之心的。按此剧情发展,许仙怎敢与其相爱过日。在观众们心目中也是避之不及的一个蛇妖形象。


在戏曲不断的演出过程中,经过艺人们的加工,又加入了很多精彩的情节,如端阳,求草,水斗,断桥等内容,都是乾隆年间的旧抄本《雷峰塔传奇》中修改的故事情节。以上这些叙述也可以说,是《白蛇传》故事中的情节逐渐演变的过程。


真正达到让观众感觉故事完美的剧情,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雷峰塔》剧本,这个版本的


自从《白蛇传》搬上了戏剧舞台,便成了民间家喻户晓,脍灸人口难以忘怀的美谈。故事中人与蛇仙的美好而曲折的爱情故事在民间更加广为流传。


不管版本多少,按以上众多资料所看,《白蛇传》的雏形故事情节,最初没有固定的


《白蛇传》改写成剧本搬上舞台以后,经过不断地提炼和修改,使故事情节更加精练和完美。按最近改编的戏曲剧本的故事情节,是以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仙与凡人许仙的曲折爱情故事为主线,剧情分为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寺,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许仕林祭塔,法海为逃命遂遁身蟹腹为剧终。从《白蛇传》最早的民间口头传说故事,到现在较为完美而让观众喜欢的舞台戏剧和电视剧,可以说《白蛇传》这个民间传说故事,在近千年的不断进行修改和提练,是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其剧情中蕴含了数代人的无数心血和辛勤的付出。这也说明,一个民间认可的精品文学作品,是要经过无数次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成为广大百姓心目中,俱有灵魂而不朽的传世文学典著。


我们众多的爱好文学创


2022年7月27日于太原完稿


脍炙人口的白娘子,雷峰塔地宫的白蛇,曲折离奇的爱情传说白蛇传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传说分别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


白蛇传的由来和白蛇传主要人物的故事大家熟悉的《新白娘子传奇》,是白蛇传这个古老故事的一个版本,电视剧表现更加曲折离奇、戏剧化,然而这个和白蛇有关的故事却流传了很久,而且是从民间盛行,以曲艺、说唱等形式流传的。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现在发现最早文字记载是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但故事和现今版本不同。


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


南宋绍兴年间,一个千年蛇妖修炼成美女名叫白素贞,和一个青鱼精侍女青青在杭州药铺避雨,看到药铺主管许宣(许仙)便生了欲念,缠绵纠缠,非要嫁给他。婚后,生活经常怪异,直到镇江金山寺主持法海给了许仙一个金箔,让他将妻子和侍女罩住。


两个妖精被罩住后显出原形,法海将她们镇压在雷峰塔下。


许宣(许仙)也师从法海入了空门,就雷峰塔披剃为僧。修行数年,一夕坐化去了。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白素贞是不是有点像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可怕的美女蛇?


白蛇的由来和故事


传说中的"白蛇",事实上也有历史原型,其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根据《金山志》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即裴头陀(法海禅师)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禅师驱伏白蟒,将白蟒赶入江中而不再害人。


另一种关于"白蛇"的说法,与金山寺有关,但却非法海禅师。据《高僧传》记载,在法海禅师来到镇江的八十多年前,有一位名叫灵坦的高僧,是武则天的侄孙,他曾做过太子通事舍人,后出家为僧。灵坦曾在金山的蟒洞中驱走一条白色巨蟒。后来,人们将这些与金山寺和法海禅师有关的人和事进行艺术的整合,加以虚构,逐渐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明末冯梦龙编撰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白蛇传》。


白蛇传封面


关于法海


法海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非虚构。法海禅师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出家后被称为法海禅师,法海,裴头陀,宁乡沩山寺记载: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时任宰相的裴休捐建密印寺(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境内)。时皇子得恶疾,看尽名医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他的儿子赐号"法海"。拜在当时禅门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禅师'足下为弟子。曾到江苏镇江氏俘山的一片荒林中驻锡禅修。时隔不久,由当地信众说明,乃知氏俘山中自己的驻地于东晋时曾建过名为泽心寺的道场。在密林的荒烟蔓草间,禅师居然寻获到已被毁坏的残佛,于是,法海禅师燃烧一节指,誓愿重修道场,为众生树立伽蓝。于是开山挖田,刻苦劳作,渐渐赢得当地民众支持,开始建设寺院。


在一次挖地基时,意外掘出一批黄金镒,法海禅师决定将其上交镇江太守。太守李琦将此事奉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敕令将黄金直接拨发给寺院常住,作为朝廷供养,修建寺院,并敕寺院名金山禅寺。法海禅师成为金山禅寺开山初祖。后世禅和,都深深敬仰!


法海画像


在历史上,法海禅师是苦行得道、受到整个江苏地方民众敬仰的开山祖师,从来没有拆散别人家庭的历史说法。驱赶咬伤人兽的白色蟒蛇进入长江的事倒是载入了史册。


此时的法海禅师是有道高僧,并非后人理解的"恶僧"形象。在后人演绎的地方戏剧《白蛇传》版本,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对法海禅师进行猛烈抨击,嘲笑他是蜷缩在蟹壳内的小虫,实际正是为了揭露"封建伪善"。


蟹和尚


冯梦龙的版本太官方,太刻板和正统,老百姓不太喜欢。清朝时,故事加长,变化,和定型,成了白素贞成了为报答救命之恩找到许仙的好妖精,而法海成了破坏人家夫妻感情的“第三者”,而且许仙儿子考中状元,法海则逃到蟹壳里,被人吃。“白蛇传”是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反封建的爱情悲剧。人们对悲剧女主人公的爱称就是白娘子。


青蛇剧照


《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最初是以大家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这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在传统的地方戏曲中均有这出戏。。最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大抵出现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戏曲白蛇传


清朝嘉庆十四年,有弹词《义妖传》。


义妖传


白蛇传的现实意义


白蛇传的故事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经典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


白蛇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并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白蛇缘起动画


白蛇故事衍自志怪传奇小说,虽是以神话性的人物为核心,却写出市井小民平凡而真实的感情内涵。《白蛇传》的高明之处,正是通过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纠葛准确的再现了我们这种日常生活的感受。我们从白娘子身上看到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缺、不可企及的像七仙女一样的神仙,也不是看到一个没有优点只有罪恶的像白骨精一样的魔鬼,而是一个既非仙又非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句话,我们从白娘子和许仙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形象。他们对爱情的感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感受完全合拍了。


所以我们今人对《白蛇传》多有礼赞, 对于《白蛇传》礼赞的并不是自由结合的浪漫爱情,相反是它的对立面——封建礼教。法海向来被人们视为“多管闲事”的典范,虽然现在一些想像力超级丰富的编剧们那样把法海的这种“多管闲事”的动机视为对白素贞的爱恋,以及对许仙的嫉妒,但事实,法海是一个顽固的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因为在他看来,白素贞与许仙的结合无疑触犯了“人妖殊途”的天地道条——也就是在这个人妖相恋的故事世界里的封建礼教。


白蛇缘起动画


真实存在的雷峰塔


《白蛇传》中的雷峰塔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雷峰塔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雷峰塔


雷锋塔遗址发现数十条僵卧的长蛇


2001年3月11日上午9点,杭州雷锋塔遗址,10名地宫考古发掘队员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副所长的指挥下,开始紧张地忙碌着。雷峰塔地宫的千年之谜如愿揭开。


据专家介绍,佛塔地宫是佛塔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埋藏佛祖舍利及安放善男信女的施舍。


雷峰塔地宫


据考证,雷锋塔在971年筹建,977年建成,1924年9月25日下午倒塌。现在在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所揭露的塔基部分,为初建时的原物,说明雷峰塔地宫在1000多年中特别是在倒塌后的77年间,尚没有被盗掘。在雷峰塔遗址现场,工作人员还发现数十条僵卧的蛇。让人不由得联想起被压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


地宫白蛇


地宫石盖板上有很多堆土,堆土里发现了有斑斑铜绿的唐代、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元通宝”钱币。在国内发掘陕西扶风法门寺和宁波天封塔地宫时,地宫外边堆土里均没有发现过这类钱币。


地宫内内藏有一个大的铁函,铁函边有个铜佛像,四周有4面铜镜,地下散有大量铜钱。铁函长35厘米,高50厘米,里面装有舍利是无疑的。


佛像


雷峰塔地宫供养的为“佛螺髻发”,属于发舍利,即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遗物,与雷峰塔遗址出土的钱撰《华严经》跋文残碑拓片中所记雷峰塔是为了安放“佛螺髻发”相印证。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传说分别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


白蛇传的由来和白蛇传主要人物的故事大家熟悉的《新白娘子传奇》,是白蛇传这个古老故事的一个版本,电视剧表现更加曲折离奇、戏剧化,然而这个和白蛇有关的故事却流传了很久,而且是从民间盛行,以曲艺、说唱等形式流传的。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现在发现最早文字记载是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但故事和现今版本不同。


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


南宋绍兴年间,一个千年蛇妖修炼成美女名叫白素贞,和一个青鱼精侍女青青在杭州药铺避雨,看到药铺主管许宣(许仙)便生了欲念,缠绵纠缠,非要嫁给他。婚后,生活经常怪异,直到镇江金山寺主持法海给了许仙一个金箔,让他将妻子和侍女罩住。


两个妖精被罩住后显出原形,法海将她们镇压在雷峰塔下。


许宣(许仙)也师从法海入了空门,就雷峰塔披剃为僧。修行数年,一夕坐化去了。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白素贞是不是有点像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可怕的美女蛇?


白蛇的由来和故事


传说中的"白蛇",事实上也有历史原型,其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根据《金山志》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即裴头陀(法海禅师)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禅师驱伏白蟒,将白蟒赶入江中而不再害人。


另一种关于"白蛇"的说法,与金山寺有关,但却非法海禅师。据《高僧传》记载,在法海禅师来到镇江的八十多年前,有一位名叫灵坦的高僧,是武则天的侄孙,他曾做过太子通事舍人,后出家为僧。灵坦曾在金山的蟒洞中驱走一条白色巨蟒。后来,人们将这些与金山寺和法海禅师有关的人和事进行艺术的整合,加以虚构,逐渐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明末冯梦龙编撰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白蛇传》。


白蛇传封面


关于法海


法海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非虚构。法海禅师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出家后被称为法海禅师,法海,裴头陀,宁乡沩山寺记载: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时任宰相的裴休捐建密印寺(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境内)。时皇子得恶疾,看尽名医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他的儿子赐号"法海"。拜在当时禅门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禅师'足下为弟子。曾到江苏镇江氏俘山的一片荒林中驻锡禅修。时隔不久,由当地信众说明,乃知氏俘山中自己的驻地于东晋时曾建过名为泽心寺的道场。在密林的荒烟蔓草间,禅师居然寻获到已被毁坏的残佛,于是,法海禅师燃烧一节指,誓愿重修道场,为众生树立伽蓝。于是开山挖田,刻苦劳作,渐渐赢得当地民众支持,开始建设寺院。


在一次挖地基时,意外掘出一批黄金镒,法海禅师决定将其上交镇江太守。太守李琦将此事奉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敕令将黄金直接拨发给寺院常住,作为朝廷供养,修建寺院,并敕寺院名金山禅寺。法海禅师成为金山禅寺开山初祖。后世禅和,都深深敬仰!


法海画像


在历史上,法海禅师是苦行得道、受到整个江苏地方民众敬仰的开山祖师,从来没有拆散别人家庭的历史说法。驱赶咬伤人兽的白色蟒蛇进入长江的事倒是载入了史册。


此时的法海禅师是有道高僧,并非后人理解的"恶僧"形象。在后人演绎的地方戏剧《白蛇传》版本,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对法海禅师进行猛烈抨击,嘲笑他是蜷缩在蟹壳内的小虫,实际正是为了揭露"封建伪善"。


蟹和尚


冯梦龙的版本太官方,太刻板和正统,老百姓不太喜欢。清朝时,故事加长,变化,和定型,成了白素贞成了为报答救命之恩找到许仙的好妖精,而法海成了破坏人家夫妻感情的“第三者”,而且许仙儿子考中状元,法海则逃到蟹壳里,被人吃。“白蛇传”是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反封建的爱情悲剧。人们对悲剧女主人公的爱称就是白娘子。


青蛇剧照


《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最初是以大家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这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在传统的地方戏曲中均有这出戏。。最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大抵出现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戏曲白蛇传


清朝嘉庆十四年,有弹词《义妖传》。


义妖传


白蛇传的现实意义


白蛇传的故事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经典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


白蛇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并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白蛇缘起动画


白蛇故事衍自志怪传奇小说,虽是以神话性的人物为核心,却写出市井小民平凡而真实的感情内涵。《白蛇传》的高明之处,正是通过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纠葛准确的再现了我们这种日常生活的感受。我们从白娘子身上看到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缺、不可企及的像七仙女一样的神仙,也不是看到一个没有优点只有罪恶的像白骨精一样的魔鬼,而是一个既非仙又非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句话,我们从白娘子和许仙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形象。他们对爱情的感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感受完全合拍了。


所以我们今人对《白蛇传》多有礼赞, 对于《白蛇传》礼赞的并不是自由结合的浪漫爱情,相反是它的对立面——封建礼教。法海向来被人们视为“多管闲事”的典范,虽然现在一些想像力超级丰富的编剧们那样把法海的这种“多管闲事”的动机视为对白素贞的爱恋,以及对许仙的嫉妒,但事实,法海是一个顽固的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因为在他看来,白素贞与许仙的结合无疑触犯了“人妖殊途”的天地道条——也就是在这个人妖相恋的故事世界里的封建礼教。


白蛇缘起动画


真实存在的雷峰塔


《白蛇传》中的雷峰塔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雷峰塔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雷峰塔


雷锋塔遗址发现数十条僵卧的长蛇


2001年3月11日上午9点,杭州雷锋塔遗址,10名地宫考古发掘队员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副所长的指挥下,开始紧张地忙碌着。雷峰塔地宫的千年之谜如愿揭开。


据专家介绍,佛塔地宫是佛塔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埋藏佛祖舍利及安放善男信女的施舍。


雷峰塔地宫


据考证,雷锋塔在971年筹建,977年建成,1924年9月25日下午倒塌。现在在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所揭露的塔基部分,为初建时的原物,说明雷峰塔地宫在1000多年中特别是在倒塌后的77年间,尚没有被盗掘。在雷峰塔遗址现场,工作人员还发现数十条僵卧的蛇。让人不由得联想起被压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


地宫白蛇


地宫石盖板上有很多堆土,堆土里发现了有斑斑铜绿的唐代、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元通宝”钱币。在国内发掘陕西扶风法门寺和宁波天封塔地宫时,地宫外边堆土里均没有发现过这类钱币。


地宫内内藏有一个大的铁函,铁函边有个铜佛像,四周有4面铜镜,地下散有大量铜钱。铁函长35厘米,高50厘米,里面装有舍利是无疑的。


佛像


雷峰塔地宫供养的为“佛螺髻发”,属于发舍利,即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遗物,与雷峰塔遗址出土的钱撰《华严经》跋文残碑拓片中所记雷峰塔是为了安放“佛螺髻发”相印证。


:


【本文标题和网址】白蛇传的故事情节有哪些(白蛇小说情节介绍)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3031.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