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佳情感网 > 情感句子 >

闲情偶寄讲了什么(闲情记趣讲的什么)

近期很多网友提问:闲情偶寄讲了什么(闲情记趣讲的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060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77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余秋雨: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三百年前上层社会休闲生活情趣大全

康熙十年(1671)冬,李渔将其一生的心得汇聚成一书出版,此书便是《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


《闲情偶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二百三十四个小题,论及戏剧创作和表演、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烹调、养花种树、医疗养生等许多方面。《闲情偶寄》是集李渔美学思想大成之作,充满了独特的文化情趣和鲜明的人文意识。



《闲情偶寄》的写作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关联。明朝建国后,随着社会的稳定,人口增多,农业增收,手工业和工商业也得以发展,商业城市相继兴起。至明中叶,国内出现了大商贾和富豪,商品经济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的繁荣带给人们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在衣、食、住、行、用、玩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闲情偶寄》对生活美学、人生哲学的概括,对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时可以接触到的人物、花木、器玩、饮食、庭院、居室都给予独特的审美关照,正是对明代人们艺术化生活的反映。


《闲情偶寄》中价值最高者,当推其中论及戏曲理论的文字,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及“声容部”的某些章节。这些都是李渔从自己的创作实践、演出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实践性。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总结,呈现给人们一个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大致可分为创作论和导演论两大部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主要围绕戏曲创作的立意、构思、语言、音律程式乃至剧本的通俗化问题展开论述。在书中,李渔首先提出“结构第一”的主张,并把结构第一用于其戏曲创作实践中。他在“结构第一”中提出的“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审虚实”等等,不少是言人之所未言或人不如其深刻之言。李渔还在“词曲部”中专门设有“宾白”一节,以纠正过去只重曲词之偏颇。李渔要求戏曲的宾白“语求肖似”“意取尖新”等等,都是很有见地的。在《闲情偶寄》的“演习部”,李渔总结了昆曲艺术的教学和舞台演出的经验,论及了戏曲演出中应如何选择和改造剧本,如何教授演员唱曲道白以及演员服饰妆扮和音乐伴奏等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指出演戏不能落于俗套,要推陈出新。此外,在《闲情偶寄》的“声容部”中,李渔还对如何挑选、训练演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之,李渔的戏曲理论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座丰碑,就是今天看来,不少地方仍然闪烁着光彩。


李渔写作《闲情偶寄》的初衷是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对美化生活有新的认识,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还希望通过草木虫鱼、摄生养性知识的论述,旁引曲譬,有助于规正风俗,警惕人心。



当年腊月,新书初成,李渔派人赴京,将《闲情偶寄》数十部分送于与自己相熟的朝廷官吏和朋友,请他们作序评点或阅读交流。为《闲情偶寄》作序的有余怀、尤侗;吴梅村、陆丽京、尤展成、余澹心、曹顾庵、王左车、宋澹仙、王安节、陆梯霞、赵声伯、王宓草等人分别对《闲情偶寄》的曲论部分进行了评点。余怀在序言中说:“今李子《偶寄》一书,事在耳目之内,思出风云之表。前人所欲发而未竟发者,李子尽发之;今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李子尽言之。其言近,其旨远,其取情多而用物闳。”又曰:“今李子以雅淡之才,巧妙之思,经营惨淡,缔造周详。即经国之大业,何遽不在是?而岂破道之小言也哉!”他们的序言或者评点为揭示李渔戏曲理论的意蕴和价值做出了贡献,为扩大李渔戏曲理论的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渔还将《闲情偶寄》送给龚鼎孳、纪伯紫、陈学山等。陈学山对《闲情偶寄》评价甚高,李渔言:“(陈学山少宰)得予《闲情偶寄》一书,赞不啻口。书内有‘但惜宝不自珍,鸡林广布,不得使某私为论衡’诸语。”李渔甚为感动,言“一人知己,死可无憾。”但李渔送书给友人,并非一无所取。如康熙十四年(1675)李渔游杭州,他在《复朱其恭》中说:“拙刻之携来者,送尽无遗,未来者,印而未至,故无以报命。”虽曰“送”,其实是要收取回报的。李渔在《复柯岸初掌科》中载:“昨有馈书仪十二金,渔往谢而值其不在,只有贽券一纸,伏于砚台之下。”李渔将书馈赠给达官贵人后,往往可以收到相应的“馈书仪”,这一点可以在李渔晚年迁居时给友人的一封书札中看出:“渔行装已束,刻日南归,所余拙刻尚多,道路难行不能携载,请以贸之。同人或自阅,或赠人,无所不可。价较书肆更廉不论,每部几何但以本计。每本只取纹银五分,有套者每套又加壹钱。南方书本最厚,较之坊间所售者,一本可抵三本,即装订之材料工拙,亦绝不相同也。”


但是并非人人可以理解


可以说《闲情偶寄》最集中、最真切地释放了李渔的智慧、才思。展开《闲情偶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富贵闲人的信笔游走,而不是一个落魄的四处打抽丰的才子的满腹牢骚。李渔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虽然经常处于经济的窘迫中,可是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愁苦,体现出的反而是站在更高点上对生活的欣赏和品评。兰心蕙质通常是用来赞美女性的,拿来赞美李渔也不为过。作为一介儒生,李渔表现出来的机巧和才思往往带给人的是意外和惊喜,就如同他在戏曲、小说中经常将人们带到另一番天地。


在李渔车载斗量的著作中,《闲情偶寄》是他最为满意的一部。他在与朋友的信中曾提到:“弟以前拙刻,车载斗量,近以购纸无钱,每束高阁而未印。独《闲情偶寄》一书,其新人耳目,较他刻为尤甚。”后人对《闲情偶寄》评价也颇高。孙楷第曾说“其中《闲情偶寄》,的确是部好书,的确是一家之言,在这书中讲词曲,讲声容,讲建筑,讲种植颐养,无一不精细,无一不内行,并且确乎有个人的独得之处。”林语堂在谈到《闲情偶寄》时也说:“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可见《闲情偶寄》涉及范围之广、价值之高。


从某种程度上说,《闲情偶寄》堪称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结晶,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五四时期,梁实秋、周作人等人对此书均十分推崇,如周作人称其“文字思想均极清新”“都是很可喜的小品”“有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


余秋雨言:“我们完全可以把《闲情偶寄》看成是他(李渔)一生艺术感受和生活感受的总汇。”“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部三百年前中国上层社会休闲生活情趣大全,值得我们珍惜。李渔一生,或贫或富,或卑或傲,或显或沉,或清或污,后人对他也褒贬不一,实在是尝尽了人世的酸甜苦辣,但能留下这么一部书,也已完成了他应有的贡献。中国古代汗牛充栋的大量典籍中,哪有几本这样的书:篇篇页页都带给我们远年的乐舞、容色、美味、雅宅、药香?”“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有玄思哲理,也有具体生活。这部书把古代中国人具体化了。就凭这一点,它也能在社会文化学、文化生态学上取得重要地位,至少,就是一种沉淀着多重文化选择的真实素材。”


杜书瀛在《论李渔的戏剧美学》中言:“从元代到李渔的《闲情偶寄》问世的数百年间,戏剧论著不下数十部。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戏剧理论更获得迅速发展,提出了许多十分精彩的观点,特别是王骥德的《曲律》,较全面地论述了戏剧艺术的一系列问题,是李渔之前的剧论的高峰。但是,总的说来,这些论著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而真正对戏剧艺术的本质和主要特征(如戏剧的真实问题、戏剧的审美性问题,等等)、戏剧创作的各种问题(如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等等)及戏剧表演和导演的各种问题(如选择和分析剧本、角色扮演、音响效果、音乐伴奏、服装道具、舞台设计,等等)作深入研究和全面阐述,并相当深刻地把握到了戏剧艺术的特殊规律的,应首推李渔。”他接着指出“他(李渔)的《闲情偶寄》是我国第一部富有民族特点的古典戏剧美学著作,既富创造性,又有相当完整的体系。可以说,在中国古典戏剧美学史上,取得如此重大成就者,在宋元明数百年间,很少有人能够和他比肩;从李渔之后直到大清帝国覆亡,也鲜有过其右者。毋庸讳言,李渔世界观中的落后成分,对他的戏剧创作和美学理论的发展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否则,他会有更多的创造性的发现,取得更大的成就。”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闲情偶寄》的余响延及数百年。


本文摘自“大家精要”丛书之《李渔》,赵海霞著



清·李渔《闲情偶寄》赏析





闲情偶寄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颐养部》总论养生,是一篇重要的养生文献。


主要内容

《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一般人只把《颐养部》视为养生学著作。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黄强认为:“《闲情偶寄》八部无一不是李渔养生理论的组成部分”,只不过“《颐养部》总论养生,专论养生,而其他各部分论养生者必备的专门知识”。


《闲情偶寄》一书行文接近于当时的白话,简单易懂,另外,他幽默风趣,把枯燥的养生理论说得有滋有味。为此,他的养生理论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5年,林语堂英文版《吾国与吾民》给该书以极高的评价,认为该书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其中,《词曲部》谈论戏剧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演习部》谈论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声容部》中的《习技》详述教女子读书、写诗、学习歌舞和演奏乐器的方法,都和戏剧有关。后人曾把《词曲》、《演习》两部抽出来,独立印成一书,名《李笠翁曲话》。其中从创作、导演、表演、教习,直到语言、音乐、服装,都一一作了论述。


  李渔在汲取前人(如王骥德《曲律》)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它比法国著名文学家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体系早出一百年;他的《闲情偶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之作,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中关于导演的论述,更比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出两个世纪,是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导演学著作。


  《闲情偶寄》的后六部主要谈娱乐养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同时也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从亭台楼阁、池沼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


《闲情偶寄》八个部分,从住宅庭园、屋内装饰,到妇女的梳妆、美容、施粉黛、再到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导引。全方面展现了古人寻求乐趣的方法……


想想他的生活,应该是喝酒,唱戏文,一碗虾酱面,吹着西风吃蟹,对着一张施工图纸布置园中的石头和水流。



“预设花露一盏,俟饭之初熟而浇之,浇过稍闭,拌匀而后入碗”


《饮馔部》中中提到,煮米时一定要浇上花露。花露一定要用蔷薇、香橼、桂花三种之一,因为这三种花的香气与米的香气比较相像,不易分辨,一定要让宾客“诧为异种而讯之”……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在生活中,吃饭也可以是审美。李渔注重蔬食、清淡,他认为蔬菜的美在于清新、自然、洁净、松脆,在于吃出蔬菜的纯鲜真味。



“然而午睡之乐,倍于黄昏,三时皆所不宜,而独宜于长夏。非私之也,长夏之一日,可抵残冬二日,长夏之一夜,不敌残冬之半夜,使止息于夜,而不息于昼,是以一分之逸,敌四分之劳,精力几何,其能此?”



午睡的乐趣在于黄昏和长夏。夏天睡一日可抵冬天两日,倦极而睡,犹如饥渴之时的一杯水,养生之道往往在此,这是《闲情偶寄》中午睡的艺术……


李渔讲究“善睡为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养胃,睡能坚骨壮筋”。“半夜敲门不吃惊”,全在诸恶莫作、问心无愧。另外,睡在经过自己精心设计的床铺上,“身非身也,蝶也,飞眠宿食尽在花间;人非人也,仙也,行起坐卧无非乐境。”轻松愉悦,乐在其中。所以在李渔看来睡觉也可以是审美。



颐养这一部分


李渔提出即事即景、就事行乐的主张:“睡有睡之乐,坐有坐之乐,行有行之乐,立有立之乐,饮食有饮食之乐,盥栉有盥栉之乐,即袒裼裸裎、如厕便溺,种种秽亵之事,处之得宜,亦各有其乐。苟能见景生情,逢场作戏,即可悲可涕之事,亦变欢娱。”全方位地论证了富贵、贫贱、家庭、道途以及春夏秋冬的行乐之法。



在服饰上,衣着服饰是为了体现女性自身的美、表现女性的快乐、健康而设计的,一定要做到“物服从于人”的原则。



他说:“贵人之妇,宜披文采,寒俭之家,当衣缟素,所谓与人相称也。”也就是说穿衣服要符合“衣以章身”的道理,衣服是用来展现人的,衣服要与人的容貌气质相符合,以品貌气度为基础来挑选衣服和穿戴。


在他的生活中,虽然喜翻新花样,但是节俭有度、不尚奢靡,且多次提到惜福为念。他认为,一事有一事之需,一物有一物之用。事物都各有其用,一件小的物件也要惜其寿命。李渔都花尽心思,尽其所能,适用、美观均收。



《闲情偶寄》给人印象深刻的不仅在于它对每一件细小琐碎的物品都有新颖的议论,还在于他所提出的精致生活方式适用于每一位“追求生活的人”。甚至,当你理解了这种至情至性的生活态度时,生活方式似乎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生活的艺术



选文

《闲情偶寄》为 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 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闲情偶寄》 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 饮食之道的专著。他主张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其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 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这正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的美的追求。《闲情偶寄》文字清新隽永,叙述娓娓动人,读后留香齿颊,余味道无穷。周作人先生对此书推崇备至,认为本书唯一缺憾中在于没能涉及老年生活,否则必有奇文妙论。总之,《闲情偶寄》不仅熏陶、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大师,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而且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蔬食第一


……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①,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②。是犹作羲皇之民③,鼓唐虞之腹④,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弃美名不居,而故异端其说,谓佛法如果,是则谬矣。吾辑《饮馔》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兹在兹,而不忍或忘者矣。


【注释】


① 草衣木食:以草为衣,以木为食。


② 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羊,代表肉食。全句意为:不使腹中蔬菜受 肉腥践踏。


③ 羲皇:即伏羲氏,古传说中“ 三皇”之一。


④ 唐虞:即 唐尧、虞舜,皆为古传说 中的“ 五帝”。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 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记》曰:“甘受和,白受采。”①鲜即甘之所从出也,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 城市之间卖菜佣求活者,不得与焉。


然他种蔬食,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 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购于市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请以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用肥猪。” 茹斋者②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以之伴荤,则牛羊鸡鸭等物,皆非所宜,独宜于豕,又独宜于肥。肥非欲其腻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但觉其鲜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尽当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汤。调和之物,惟醋与酒。此制荤笋之大凡也。


笋之为物,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 ,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但不当用其渣滓,而用其精液。疱之人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者在也。


《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檀其长者,莫过于此。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注释】


① 甘受和,白受采:出自《礼记》,意为甘美的的东西容易调味,洁白的东西容易着色。


② 茹斋者:吃斋饭素食的人。茹:吃。


蕈①


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蕈之为物也, 无根无蒂,忽然而生,盖山川草木之气,结而成形者也。然有形而无体,凡物有体者必有渣滓,既无渣滓,是无体也。无体之物,犹未离乎气也。食此物者,犹吸山川草木之气,未有无益于人者也。


其有毒而能杀人者,《本草》云以蛇虫行之故。予曰:不然。蕈大几何,蛇虫能行其上?况又极弱极脆而不能载乎!盖地之下有蛇虫,蕈生其上,适为毒气所钟,故能害人。毒气所钟者能害人,则为 清虚气所钟者,其能益人可知矣。世人辨之原有法,苟非有毒,食之最宜。此物素食固佳,伴以少许荤食尤佳,盖蕈之香有限,而汁之鲜味无穷。


【注释】


① 蕈:伞菌一类植物,无毒的可供食用,如香茹、蘑菇。


莼①


陆之蕈,水之莼,皆清虚妙物也。予尝以二物作羹,和以蟹之黄,鱼之助,名曰:“四美羹。”座客食而甘之曰:“今而后, 无下箸处矣!”


【注释】


① 莼:又称:“莼菜”、“ 水葵”,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春夏采的嫩叶可做“莼羹”,味鲜美。明代袁中郎有文记莼说:“其根如荷,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再珊瑚,而细又如鹿角菜,其冻如冰,如白胶,附枝叶间,清液冷冷欲滴。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清轻远胜。半日而味变,一日而味尽,比之荔枝,尤觉娇脆矣。”



世人制菜之法,可称 百怪千奇,自新鲜以至于腌糟酱腊,无一不曲尽 奇能,务求至美,独于 起根发轫①之事缺焉不讲,予甚惑之。其事维何?有八字诀云:“摘之务鲜,洗之务净。”务鲜之论,已悉前篇。


蔬食之最净者,曰笋,曰蕈,曰豆芽;其最秽者,则莫如家种之菜,灌肥之际,必连根带叶而浇之;随浇随摘,随摘随食,其间清浊,多有不可问者。洗菜之人,不过浸入水中,左历数漉,其事毕矣。熟知污秽之湿者可去,干者难去,日积月累之粪,岂顷刻数漉之所能尽哉?故洗菜务得其法,并须务得其人。以懒人、性急之人洗菜,犹之乎弗洗也。


洗菜之法,入水宜久,久则干者浸透而易去;洗叶用刷,刷则高低曲折处皆可到,始能涤尽无遗。若是则菜之本质净矣。本质净而后可加作料,可尽人工,不然是先以污秽作调和,虽有百和之香,能敌一星之臭乎?噫, 富室大家食指繁盛者,欲保其不食污秽,难矣哉!


菜类甚多,杰出者则数黄芽。此菜萃于京师,而产于 安肃②,谓之“安肃菜”,此第一品也。每株大者可数斤,食之可忘肉味。不得已而思其次,其惟白下之水芹乎?予自移居白门,每食菜、食 葡萄,辄思都门; 食笋、食鸡豆,辄思 武陵③。物之美者,犹令人第食不忘,况为适馆授餐之人乎?


菜有色相最奇,而为《本草》、《食物志》诸书之所不载者,则西秦所产之头发菜是也。予以 秦客,传食于塞上诸侯,一日脂车将发,见坑上有物,俨然乱发一卷,谬谓婢子栉发所遗,将欲委之而去。婢子曰:“不然。群公所饷这物也。”询之土人,知为头发菜。浸以滚水,拌之姜醋,其可口倍于藕丝、 鹿角等菜。携归饷客,无不奇之,谓珍错中所未见。此物产于 河西④,为值甚贱,凡适秦者皆争购异物,因其贱物之中,其可贵者 不知凡几,焉得人人物色之?发菜之得至 江南,亦 千载一时之至幸也。


【注释】


① 起根发轫:轫,车闸;发轫,拉开车闸,车开始运行。其与“ 起根”同指事情刚开始,这里指制作菜肴的第一步:择菜和洗菜。


② 安肃:明代县名,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


③ 武陵:古代县名,治所在今之 湖南常德市。


④ 河西:唐代 方镇名,治所在 凉州(今 甘肃 武威),辖境相当于今 甘肃省河西走廊。


瓜茄·瓠芋·山药①


瓜茄瓠芋诸物,菜之结而为实者也。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增一簋菜,可省数合粮者,诸物是也。一事两用,何俭如之?贫家购此同于籴粟。但食之各有其法,煮冬瓜丝瓜忌太生,煮王瓜甜瓜忌太熟;煮茄瓠利用酱醋而不宜于盐;煮芋不可无物伴之,盖芋之本身无味,借他物以成其味者也;山药则孤行并用无所不宜,并油盐酱醋不设,亦能自呈其美,乃蔬食中之通材也。


【注释】


① 瓠芋:瓠,即瓠瓜,又叫“扁蒲”,俗称“葫芦”;芋,俗称“芋艿”、“芋头”。


葱·蒜·韭


葱蒜韭三物,菜味之至重者也。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菜能秽人齿颊及肠胃者,葱蒜韭是也。椿头明知其香而食者颇少,葱蒜韭尽识其臭而嗜之者众,其故何欤?以椿头之味虽香而淡,不若葱蒜韭气甚而浓。浓则为时所争尚,甘受其秽而不辞;淡则为世所共遗,自荐其香而弗受。吾于饮食一道,悟善身处世之难。一生绝三物不食,亦未尝多食香椿,殆所谓“夷、惠之间”者乎?


予待三物亦有差。蒜则永禁弗食;葱虽弗食,然亦听作调和;韭则禁其终而不禁其始,芽之初发,非特不臭,且具清香,是其孩提之心之未变也。


萝卜


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之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嗳,嗳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芥辣汁①


菜有具 姜桂之性者乎?曰:有,辣芥是也。制辣汁之芥子,陈者绝佳,所谓愈老愈辣是也。以此拌物,无物不佳。食之者如遇正人,如闻谠论②,困者为之起倦,闷者以之豁襟,食中之爽味也。予每食必备,窃比于夫不撤姜也。


【注释】


① 芥辣汁:芥,芥菜类蔬菜,其茎有辛辣味,可制成芥辣粉和芥辣汁。


② 谠论:正直的言论。谠,正直。


谷食第二


食之养人,全赖五谷①。使天上生五谷而不产他物,则人身之肥而寿也,较此必有过焉;保无疾病相煎、寿夭不齐之患矣。试观鸟之啄食粟,鱼之饮水,皆止靠一物为生,未闻于一物之外,又有为之肴馔酒浆、诸饮杂食者也。乃禽鱼之死,皆死于人,未闻有疾病而死,及天年自尽而死者,是止食一物乃 长生久视之道也。人则不幸而为精致腆所误②,多食一物,多受一物之损伤,少禁一时,少安一时之淡泊。其疾病之生,死亡之速,皆饮食太繁,嗜欲过度之所致也。此非人之误,天误之耳。天地生物之初,亦不料其如是,原欲利人口腹,孰意利之反以害之哉!然则 人欲自爱其生者,即不能止食一物,亦当稍存其意,而以一物为君。使酒肉虽多,不胜食气,即使为害,当亦不甚烈耳。


【注释】


① 五谷:五种谷物,古时有多种说法,一般指稻、黍、稷、麦、豆。


② 精腆:精细美好。腆,丰厚、美好。


饭粥


粥饭二物,为 家常日用之需,共中机彀, 无人不晓,焉用越俎者强为致词?然有吃紧二语,巧妇知之而不能言者,不妨代为喝破,使姑传之媳,母传之女,以两言代千百言,亦简便利人之事也。


先就粗者言之:饭之大病,在内生外熟,非烂即焦;粥之大病,在上清下淀,如糊如膏,此火候不均之故,惟最拙最笨者有之。稍能炊爨者必无是事。然亦有刚柔合道,燥湿得宜,而令人咀之嚼之,有粥饭之美形,无饮食之至味者。其病何在?曰:挹水无度,增减不常为害也。其吃紧二语,则曰:“粥水忌增,饭水忌减。”米用几何,则水用几何,宜有一定之度数。如医人用药,水一钟或钟半,煎至七分或八分,皆有定数。若以意为增减,则非药味不出,即药性不存,而服之无效矣。


不善执爨者,用水不均,煮粥常患其少,煮饭常苦其多。多则逼而去之,少则增而入之,不知米之精液全在于水,逼去饭汤者,非去饭汤,去饭之精液也。精液去则饭为渣滓,食之尚有味呼?粥之既熟,水米成交,犹米之酿而为酒矣。虑其太厚而入之以水,非入水于粥,犹入水于酒也。水入而酒成糟粕,其味尚可咀乎?


故善主中馈者①,挹水时必限以数,使其勺不能增,滴无可减,再加以火候调匀,则为粥为饭,不求异而异乎人矣。


宴客者有时用饭,必较家常所食者销精。精用何法?曰:使之有香而已矣。予尝授意小妇,预设花露一盏,俟饭之初熟而浇之,浇过稍闭,拌匀而后入碗。食者归功于谷米,诧为异种而讯之,不知其为寻常五谷也。此法秘之已久,今始告人。行此法者,不必满釜浇遍,遍则费露甚多,而此法不行于世矣。止以一盏浇一隅,足供佳客所需而止。露以蔷薇、香椽、桂花三种为上,勿用玫瑰,以玫瑰之香,食者易辨,知非谷性所有。蔷薇、香椽、桂花三种,与谷性之香者相若,使人难辨,故用之。


【注释】


① 中馈:《易经·家人》:“天攸遂,在中馈。”指妇女在家主持饮食等事。



汤即羹之别名也。羹之为名,雅而近古;不曰羹而曰汤者,虑人古雅其名,而即郑重其实,似专为宴客而设者。然不知羹之为物,与饭相俱者也,有饭即应有羹,无羹则饭不能下,设羹以下饭,乃图省俭之法,非尚奢靡之法也。


古人饮酒,即有下酒之物,食饭,即有下饭之物。世俗改下饭为“厦饭”,谬矣。前人以读史为下酒物①,岂下酒之“下”,亦从“厦”乎?


“下饭”二字,人谓指肴馔而言,予曰不然。肴馔乃滞饭之具,非下饭之具也。食饭之人见美馔在前,匕箸迟疑而不下,非滞饭之具而何?


饭犹舟也,羹犹水也;舟之在滩,非水不下,与饭之在喉,非汤不下,其势一也。且养生之法,食贵能消;饭得羹而即消,其理易见。


故善养生者,吃饭不可无羹;善 作家者,吃饭亦不可无羹。宴客而为省馔计者,不可无羹; 即客而欲其果腹始去,一馔不留者,亦不可无羹。何也?羹能下饭,亦能下馔故也。吴越张筵②,每馔必注以汤,大得此法。吾谓家常自膳,亦莫妙于此。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有汤下饭,即小菜不设,亦可使哺啜如流;无汤下饭,即美味盈前,亦有时 食不下咽。


予以一赤贫之士,而养半百口之家,有饥时而无谨日者③,遵是遁也。


【注释】


① 前人以读史为下酒物:《龙文鞭影》载:北宋诗人苏舜钦读《汉书》下酒。参见《酒经·酒艺·酒药方》。


② 吴越:古国名,现指 浙江、江苏一带。


③ 有饥时而无馑日:意为吃不饱的时候却不会全天挨饿。“饥”、“馑”都是吃不饱肚饿的意思。


………………………………




赏析


《闲情偶寄》恐怕没几个人不喜欢读,因为这世上有趣的人实在不多,尤其要像 李渔那样有趣的人,少之又少。


这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都觉得人生难免有许多大事可做,要不拘小节,更不可沉湎于风花雪月不可自拔;然而我们的人生总是那般无味,跟 嚼蜡一样。大家虽然有些感触,却立刻要被自己的这种想法吓退,以为自己算是堕落了,立刻便警醒过来。于是这本书在很多人看来便成了奇书,因为它是发他人所不顾之事,叙他人所不屑之状。在我看来,古往今来的凡称得上奇书的,也仅仅是奇而已,大家姑且观之,却是不会信之。这是当然的事,在我们孔孟之道大行其是的民族,人们虽然觉悟不很高,手段不很了得,却也以“ 舍生取义”为荣,以“纵横天下”为任。我们总以 大德为先,小行次之,倘遇竹肉竞陈的时候,犹洪水猛兽避之不及,纵然内心欢喜得不得了。


君子是不会寄情声色的,但君子是世间最无趣之人。我不知道君子的具体标准若何,却也知道 中国的君子,总是板着脸孔不苟言笑的。 李渔毕生独爱声色,所有才情均在这里面显现。照现今的标准, 李渔是典型的封建残余,不思进取,把自己的风花雪月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自然,君子的行列里他是算不上了。他爱女人的小脚,喜 狎妓,他游历四方,把四方妓女的小脚拿来比;与恶趣的 士大夫所不同者,是他觉得女人的脚仅仅小巧并不能评定为美足:他于秦之 兰州、晋之大同得见女人脚小不及三寸又能 步履如飞,觉得惊喜,因为他确信“小脚之累不可有”。书名里有“闲情”二字,内容也确是闲得可以。单凭这一个“闲”,这本书要被许多人从正经书的书目里删去。我们常听的一句话,就是“我哪有空读那闲书呀”。这样的标榜有时候真令人难堪。殊不知,闲情得之实属不易;风花雪月,非人人可以讲得,更非人人可以讲得好的。要闲,你先得 心安理得。世间 心安理得者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这第一个条件就不合格了。第二,还须知足。知足者当然也不多,所以这第二个条件符合的人也就寥寥得很。第三,还得真的超凡脱俗。我所说的超凡脱俗,并非清高,而是说能在极平常的生活中活得极快乐的一种心态和才情,这自然要有一双非同寻常的眼睛,看出非同寻常的美来。——其实我也列不出太多的条件,只觉得这些是至少要的。这些必要条件中最难达成的恐怕是第三条。这又使我想起我们常常谈论的 艺术家来。我向来对那些一套套搬理论而竟然被称为艺术家的人 嗤之以鼻,他们固然是高高在上的,然而正是高高在上令他们丧失了成为真正艺术家的资格。我们古人对于隐者有一句话说得极好:“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套用到艺术上来。在 声色犬马中都悟出艺术来的,才 令人钦佩。


李渔在《闲情偶寄》的凡例里说自己著本书有“四期三戒”。一期“点缀太平”,一期“崇尚俭朴”,一期“规正风俗”,一期“警惕人心”。其中“点缀太平”和“警惕人心”是旧时著书人的行话,我们不必理会,而“ 崇尚俭朴”和“规正风俗”则是确然可见的。最能见出 李渔的有趣来的,正是在“ 崇尚俭朴”四个字里。用 李渔的话说:“凡予所言,皆贵贱咸宜之事,既不详 绣户而略衡门,亦不私贫家而遗富室。”其实 李渔在书里,更多的是在眷顾贫者,苦中作乐的意见随处可见。在卷六“颐养部”里,分“行乐”“止忧”等六个章节。关于“行乐”的意见, 李渔把人生可能有的几种境遇都写在里面。“贫贱行乐之法”中述一故事:一显者 旅宿邮亭,时方溽暑,帐内多蚊,驱之不出,因忆家居时堂宽似宇,簟冷如冰,又有群姬握扇而挥,不复知其为夏,何遽困厄至此!因怀至乐,愈觉心烦,遂致终夕不寐。一亭长露宿阶下,为众蚊所啮,几至露筋,不得已而奔走庭中,俾四体 动而弗停,则啮人者无由厕足;乃形则往来仆仆,口则赞叹嚣嚣,一似苦中有乐者。显者不解,呼而讯之,谓:“汝之受困,什佰于我,我以为苦,而当以为乐,其故维何?”亭长曰:“偶忆某年,为仇家所陷,身系 狱中。 维时亦当暑月,狱卒防予私逸,每夜拘挛手足,使不得动摇,时 蚊蚋之繁,倍于今夕,听其自啮,欲稍稍规避而不能,以视今夕之奔走不息,四体得以自如者,奚啻仙凡人鬼之别乎!以昔较今,是以但见其乐,不知其苦。”显者听之,不觉爽然自失。


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这就是所谓的“ 精神胜利法”,是阿Q 的两百年前的鬼。如果 李渔的意思仅限于此,还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他对此事的看法是:“由亭长之说推之,则凡行乐者,不必远引他人为退步,即此一身,谁无过来之逆境?……‘执柯伐柯,其则不远。’取而较之,更为亲切。” 李渔是深知精神胜利是人类的本性,然而人们总是用不得法,相较者总是为他人居多。 李渔的“更为亲切”四字,可见他的精神胜利法还是比较高尚的。不唯如此。我们这些读 鲁迅长大的人,对精神胜利深恶而痛绝之,以为这是人性里最堕落的秉性。然而 李渔的这一句话,细细品味,更有所得——精神胜利若用得“得体”,还是好东西——他对生活的艺术理解之深可见一斑。篇末言“此皆湖上笠翁瞒人独做之事, 笔机所到,欲讳不能,俗语所谓‘ 不打自招’,非乎?”这种自我解嘲读之令人哂然。


较之前几卷而言,故事里已有“警惕人心”的意思在里面了,虽然正如 李渔自己说的:“劝惩之意,决不明言。”前几卷里,多是家居琐细, 妆奁器玩,居室饮食,花草树木,无所不及,而且所述极为详尽,将自己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融会其中,令人叹为观止。正如尤侗在序里所说的“用狡狯伎俩,作游戏神通”,真是风花雪月,乐不思蜀,读者眩目于其人生的丰富有趣而不知返。不能不提的是,作为戏曲家的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也用了大量的篇幅将其毕生接触的梨园洞天描绘出来。尤侗说:“度其梨园法曲,红弦翠袖,烛影参差,望者疑为神仙中人。”我不懂戏曲,故不敢妄言优劣,但想来总是不差的吧!


李渔《闲情偶寄》的济世情思

《闲情偶寄》虽以"闲情"入题,表面看似云淡风轻,写闲暇之时偶然抒发的闲适心情,但《凡例》的"四期三戒"却是在谈论教化。《种植部》虽名为"种植部",但是其中有关于植物栽培技术的表述却寥寥无几,更多的是李渔根据自己的观察对植物的形态、香味、颜色进行总结后所赋予它们的韵味、品质和文化人格。由此可见李渔的"闲情"并非仅仅是闲适、闲谈、闲情雅致,而是在欣赏花木的过程中由物及人,通过写花木来间接地表达济世想法和情感。


一、"闲情"——《闲情偶寄·种植部》的情感分析

李渔的《闲情偶寄》以"闲情"入题,以"闲适"以为基调,"偶寄"闲情为乐,书中内容大多也看似以一个太平文人的身份和视角去讲述和品鉴生活,但实际上"闲情"所承载的意义绝非这么肤浅。在《种植部》中的"桃"、"李"、"山茶"、"牡丹"、"黄杨"、"冬青"等篇目中,借写自然景物,实际上观照人事,都与李渔当时的经历、心境有关联,其中不仅体现了李渔自身的品质,而且暗含着李渔的济世之情。


1、刻意掩饰的闲情

对于明清之际的文人来说,由于官场黑暗,世道险恶,匡救时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他们大多数不参与到政治中心,而是崇尚明哲保身的生存哲学,往往采取避世的态度以求庇佑,在作品中也刻意淡化政治色彩,形成一种"莫谈国事"的氛围。同样,李渔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也主动或被动地带有这样的思想和心境,但由于李渔其人其心从未离开家国,他的济世之情不曾也不能明显抒发,故而不得不在作品中隐匿地表露,这种刻意掩饰的"闲情",形成一种风轻云淡、洒脱自在的表象。


《闲情偶寄》介绍的第一种就是牡丹,可见李渔对其的重视与喜爱程度。牡丹被文人看作"花中之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形态雍容华贵,味道香气袭人,更多的是在于它不畏强权的品格。相传武后想让各种花卉在冬季盛开,但牡丹因未到开放季节而拒不屈服,于是被贬洛阳。在文人看来,这是一种敢于与强权斗争的勇气与不违背原则的傲骨,因此被封花王。与其说牡丹受到赏识,倒不如说牡丹身上不畏强权的的精神和品格值得赞赏。


李渔认为葵"易栽易盛",但叶子过于肥大,不利于观赏,转而又想到好花还需要绿叶的扶持和衬托,进而联想到"古今来不乏明君,所不可必得者,忠臣之佐耳",绿叶是鲜花不可缺少的,犹如忠臣是明君不可缺少的,显示出李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济世情怀。


写到山茶花,李渔最欣赏的是其花期最长的特点,不仅持久,而且越开越茂盛。他认为山茶"戴雪而荣","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生命力顽强,在别的花都凋谢后依然美丽绽放,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令人动容。


李渔称黄杨为"木中君子",一是因为它"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始终坚持自己内心的信仰,二是因为虽然天地待其不仁不义,不让其长高,每逢闰年还要缩小一寸,但是黄杨"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它虽然承受着命运的不公,但是依旧默默生长,没有怨天尤人,尽管形态矮小但是枝叶茂盛。拥有同样品格的还有冬青树,虽然不畏严寒,四季常青,但是常常受到冷落,不被人重视。黄杨和冬青的经历恰似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李渔,虽有美好品质和过人才华却不被正统文人所认可,不能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只能默默生长,但是不轻易屈服,具有高洁的傲骨和气节。


2、儒道结合的闲情

在李渔之前,"闲情"一般被道家引用得最多,用来抒发他们由宁静淡泊的境界而生发出的悠然闲适的心境,如《庄子▪刻意》中"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最早赋予"闲"美学意义,出世而空灵,悠远且疏离。


儒家的提出的"居学"的概念最早出自《礼记》中的《学记》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指在家休息时辅助性的学习、课下的学习,在此引申为居家闲暇之时的修身养性,具有鲜明的入世感。


在李渔这里,"闲"已经不再是道家形而上的、纯粹的美学范畴,而是带有儒家形而下意义上的"居学",或者说是这两者的融合与超越,更多了几分入世、实用的味道,带有李渔自己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在《种植部》中,李渔向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便自得其乐:"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李渔向往林逋梅妻鹤子的精神境界,"既有梅妻之心,当筹寝处之法",于是带上"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的帐房住在山中,"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李渔尽可能地使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可以看到儒道结合的闲情在其身上的体现。思想超前,崇尚万物有灵,提倡善待生命。


3、由己及物的闲情

李渔看待花木犹如看待自己生命一般珍贵,他曾不止一次从很远的地方将喜欢的花草植物带回家中,以供观赏,有时囊中羞涩,为了买花竟然让家人饿着肚子,或当掉女眷的簪子等饰品。李渔认为素馨花是花中最脆弱的,"无一枝一茎不需扶植",于是谓之"可怜花"。他知道茉莉花生性怕寒,便"收藏必于暖处,篾罩必不可无,浇不用水而用冷茶",根据它的生长习性,保护地很是细致周到。另李渔知道紫薇树"怕痒"的特点,便联想到草木都是有知觉的,人感到痒可以动,但是植物不行,所以应该善待它们,由此可见李渔由己及物、善待生命的情怀。


此外,在《闲情偶寄》的《饮馔部》,李渔将饮食分为三个部分,即蔬食第一,谷食第二,肉食第三,他还提到"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讲究自然,与现代的合理膳食的观点不谋而合,其思想可谓是很超前的。


李渔崇尚万物有灵的观点,除了在《种植部》赋予植物人的美态和美德,还体现在《饮馔部》中,如在写"鹅"的部分,记载了有人告诉他食用鹅的一种方法,大致是反复将活鹅放在沸油中,任其跳跃挣扎,最终得到"丰美甘甜,厚可径寸"的鹅掌,颇为当时的权贵所追捧。李渔虽然是一个追求口腹之欲的美食家,但是却很排斥这种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太过残忍,他说道:"以生物多时之痛楚,易我片刻之甘甜,忍人弗为,况稍具婆心者乎?"还加入自己的评价:"地狱之设,正为此人,其死后炮烙之刑,必有过于此者。"为这种行为去"诅咒"这样做的人,读来诙谐有趣。


二、"偶寄"——《闲情偶寄·种植部》的思想分析

李渔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文人,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他独特的见解和创意,但是由于身处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他的思想不能直接表达,故而往往隐含在文字背后,需要我们品读和挖掘。


1、藕断丝连的故国情结

李渔是由明入清的旧朝遗民,虽不认同清初统治者的暴力统治和文化专制,拒绝效忠新朝,但他有迫于生计,不得不周旋于权贵之间当"清客",甚至借口"点缀太平"来著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在他的观念中认为"生难死易",所以并没有像一些遗民一样与明朝共存亡,而是选择"存史以存故国"、"肖木铎做劝世之书",著《古今史略》来表达对故国腐败积弊的痛心和对新朝草菅人命的痛恨。


和大多数文人着眼于荷花的高洁品质不同,李渔更欣赏的是它的实用性,全身都能被利用。荷花初开时亭亭玉立,"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也,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也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待到枯谢之后,茎上又长出莲蓬,像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一样,与叶子同立与水中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渔是很欣赏荷花这份不离不弃的忠贞精神的,结合李渔的经历,在明朝覆灭后,李渔并没有像洪承畴、钱益谦一样效忠清朝,而是做起了文化生意,清贫度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为明朝守节的一种表现。因此,李渔对同样有着忠贞气节的荷花加以赞赏。


2、认同自我的叛逆思想

李渔不仅有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思想,还有一份"狂""傲"的骨气,表现在他具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他不同意传统文人的观念中填词在文人技艺中列于末位的观点,列举高则诚、王实甫和汤显祖等人因著《琵琶记》、《西厢记》和《牡丹亭》而出名的例子,来论证"填词非末技也,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的观点。


此外,李渔也不认同当时的主流文化将《闲情偶寄》看作"小道",反而自得其乐并为之骄傲,比如说在《居室部》中,他说:"予尝谓人曰:生平有两绝技,自不能用,而人亦不能用之,殊可惜也。人问:绝技维何?予曰: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性嗜填词,每多撰著,海内共见之矣。"在《种植部》中,李渔批评瑞香花带有麝香味,能损害其他的花,是花中的小人,称杏树为"风流树",又称赞棕榈树"植于众芳之中,而下不侵其地、上不蔽其天",具有不妨碍其他植株生长的优点。李渔还称黄杨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并自比棕榈、黄杨和莲,体现了李渔对社会生活中品行不好之人的批判,对于自己这一类安分守己、品质高洁的人的自我欣赏和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


3、"隐于市"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屡见不鲜,历来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市朝"的说法,道家更是将隐逸思想大为遵从,身体力行。除了道家,儒家的孔子也对其表达过自己的见解:"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儒道两家的这一主张为中国古代士人的隐逸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他们树立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


"大隐隐于市"的代表之一就是李渔。李渔在迁居杭州之后为自己取号"笠翁",取自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出他向往超脱和隐逸,追求一方净土的志向。对于李渔来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隐逸。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性格,李渔天性洒脱,不拘一格,没有因为不走科举入仕的道路而怨天尤人,而乐于做一个闲散的市井文人,追求世俗的快乐。另一方面与李渔当时的活动空间扩大有关,随着明朝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市民阶层的增长,原本的"四民观"即士、农、工、商的地位秩序受到了冲击,出现了"工商皆本"的思想,工和商的地位得到提高。李渔作为以卖文为生的文化商人, 自然是长期流连于市井之间,这为他"隐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观念中,"竹"的形象历来是虚心挺拔,高雅纯粹,不仅是文人的喜爱之物,也是隐逸之人的精神寄托,李渔也是如此。他说:"予于树木中求一物以实之,其为竹乎!"原因是竹"移入庭中,即成高树,能令俗人之舍,不转盼而成高士之庐"。


4、经世济民的实学思想

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明清之际,明朝以来盛行的理学、心学受到士人怀疑,认为"禅化"导致其思想日益虚渺荒芜,"学者惟知科第,而学问尽于章句"这样的现状无法扭转衰败的明王朝局势,因此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首的文人对程朱学派和阳明心学进行批判,同时开始将目光投向现实世界,探索经世致用的实学,以期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挽救日渐倾颓的明王朝大厦。


事实上,在"崇实黜虚"、批判禅学的过程中,文人们回归原典,倡导"民贵君轻"的论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在此同时,他们对"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进行了否定,倡导正视人的价值和欲望,如李贽认为"好恶从民之欲", 这些都是难得的主体意识的萌芽,也是重视自我价值和自我需要的表现,对同时期的李渔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李渔曾创作《资治新书》、《笠翁论古》,表达教化民众的想法,此外他将"闲情"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将原本属于士人阶级的如鉴赏戏曲、种植花草、园林设计、饮馔养生的活动集于一炉,介绍给下层市民,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品味,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与享乐意识,让他们勇于正视自己的价值和需要。


在《种植部》中,李渔多次提到植物除观赏以外的其他实际功用,如翠云"善着色",可以作为佳人的描眉之物,凤仙花可以作为"备染指甲之用",玉簪花可以被当做装饰物插在妇人发髻中,"孰真孰假,几不能辨,乃闺阁中必需之物",玫瑰花则是"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可谓全身都是可以供人利用。


5、努力调节的自我矛盾

李渔历来被当做"大隐隐于市"的代表人物,显示出一种随性洒脱的人生态度。但是在这种选择的背后,市井生活与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所产生的矛盾性一直存在李渔的思想中。李渔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也不是纯粹的市井小民,他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在传统的文人眼中,他虽才华技艺俱佳,但商贾行为和不明确的态度不被理解,在市民眼中,也无法体会他的闲愁,欣赏他的高雅。所以,虽然李渔精神上有着文人的骄傲,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得不为了生计混迹于市井之中,这也就构成了李渔的自我矛盾的心理。不过,李渔并没有回避这些矛盾,而是在其中找到了平衡,文人的修养与才情也成为他生计的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寄情之作,表面看起来是对于闲适生活的经验总结,细细探究则会感受到他对于世俗生活的热爱,对于高雅情趣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的责任感。《闲情偶寄》也是李渔的得意之作,它将李渔的毕生所学融于一炉,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其广博的知识和底蕴,而且巧妙地通过种植部表达出他心系民生的济世情怀。


李渔《闲情偶寄》:何种“闲情”,如何“偶寄”?

《闲情偶寄》虽以"闲情"入题,表面看似云淡风轻,写闲暇之时偶然抒发的闲适心情,但《凡例》的"四期三戒"却是在谈论教化。《种植部》虽名为"种植部",但是其中有关于植物栽培技术的表述却寥寥无几,更多的是李渔根据自己的观察对植物的形态、香味、颜色进行总结后所赋予它们的韵味、品质和文化人格。由此可见李渔的"闲情"并非仅仅是闲适、闲谈、闲情雅致,而是在欣赏花木的过程中由物及人,通过写花木来间接地表达济世想法和情感。


一、"闲情"——《闲情偶寄·种植部》的情感分析

李渔的《闲情偶寄》以"闲情"入题,以"闲适"以为基调,"偶寄"闲情为乐,书中内容大多也看似以一个太平文人的身份和视角去讲述和品鉴生活,但实际上"闲情"所承载的意义绝非这么肤浅。在《种植部》中的"桃"、"李"、"山茶"、"牡丹"、"黄杨"、"冬青"等篇目中,借写自然景物,实际上观照人事,都与李渔当时的经历、心境有关联,其中不仅体现了李渔自身的品质,而且暗含着李渔的济世之情。


1、刻意掩饰的闲情

对于明清之际的文人来说,由于官场黑暗,世道险恶,匡救时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他们大多数不参与到政治中心,而是崇尚明哲保身的生存哲学,往往采取避世的态度以求庇佑,在作品中也刻意淡化政治色彩,形成一种"莫谈国事"的氛围。同样,李渔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也主动或被动地带有这样的思想和心境,但由于李渔其人其心从未离开家国,他的济世之情不曾也不能明显抒发,故而不得不在作品中隐匿地表露,这种刻意掩饰的"闲情",形成一种风轻云淡、洒脱自在的表象。


《闲情偶寄》介绍的第一种就是牡丹,可见李渔对其的重视与喜爱程度。牡丹被文人看作"花中之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形态雍容华贵,味道香气袭人,更多的是在于它不畏强权的品格。相传武后想让各种花卉在冬季盛开,但牡丹因未到开放季节而拒不屈服,于是被贬洛阳。在文人看来,这是一种敢于与强权斗争的勇气与不违背原则的傲骨,因此被封花王。与其说牡丹受到赏识,倒不如说牡丹身上不畏强权的的精神和品格值得赞赏。


李渔认为葵"易栽易盛",但叶子过于肥大,不利于观赏,转而又想到好花还需要绿叶的扶持和衬托,进而联想到"古今来不乏明君,所不可必得者,忠臣之佐耳",绿叶是鲜花不可缺少的,犹如忠臣是明君不可缺少的,显示出李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济世情怀。


写到山茶花,李渔最欣赏的是其花期最长的特点,不仅持久,而且越开越茂盛。他认为山茶"戴雪而荣","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生命力顽强,在别的花都凋谢后依然美丽绽放,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令人动容。


李渔称黄杨为"木中君子",一是因为它"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始终坚持自己内心的信仰,二是因为虽然天地待其不仁不义,不让其长高,每逢闰年还要缩小一寸,但是黄杨"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它虽然承受着命运的不公,但是依旧默默生长,没有怨天尤人,尽管形态矮小但是枝叶茂盛。拥有同样品格的还有冬青树,虽然不畏严寒,四季常青,但是常常受到冷落,不被人重视。黄杨和冬青的经历恰似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李渔,虽有美好品质和过人才华却不被正统文人所认可,不能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只能默默生长,但是不轻易屈服,具有高洁的傲骨和气节。


2、儒道结合的闲情

在李渔之前,"闲情"一般被道家引用得最多,用来抒发他们由宁静淡泊的境界而生发出的悠然闲适的心境,如《庄子▪刻意》中"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最早赋予"闲"美学意义,出世而空灵,悠远且疏离。


儒家的提出的"居学"的概念最早出自《礼记》中的《学记》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指在家休息时辅助性的学习、课下的学习,在此引申为居家闲暇之时的修身养性,具有鲜明的入世感。


在李渔这里,"闲"已经不再是道家形而上的、纯粹的美学范畴,而是带有儒家形而下意义上的"居学",或者说是这两者的融合与超越,更多了几分入世、实用的味道,带有李渔自己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在《种植部》中,李渔向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便自得其乐:"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李渔向往林逋梅妻鹤子的精神境界,"既有梅妻之心,当筹寝处之法",于是带上"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的帐房住在山中,"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李渔尽可能地使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可以看到儒道结合的闲情在其身上的体现。思想超前,崇尚万物有灵,提倡善待生命。


3、由己及物的闲情

李渔看待花木犹如看待自己生命一般珍贵,他曾不止一次从很远的地方将喜欢的花草植物带回家中,以供观赏,有时囊中羞涩,为了买花竟然让家人饿着肚子,或当掉女眷的簪子等饰品。李渔认为素馨花是花中最脆弱的,"无一枝一茎不需扶植",于是谓之"可怜花"。他知道茉莉花生性怕寒,便"收藏必于暖处,篾罩必不可无,浇不用水而用冷茶",根据它的生长习性,保护地很是细致周到。另李渔知道紫薇树"怕痒"的特点,便联想到草木都是有知觉的,人感到痒可以动,但是植物不行,所以应该善待它们,由此可见李渔由己及物、善待生命的情怀。


此外,在《闲情偶寄》的《饮馔部》,李渔将饮食分为三个部分,即蔬食第一,谷食第二,肉食第三,他还提到"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讲究自然,与现代的合理膳食的观点不谋而合,其思想可谓是很超前的。


李渔崇尚万物有灵的观点,除了在《种植部》赋予植物人的美态和美德,还体现在《饮馔部》中,如在写"鹅"的部分,记载了有人告诉他食用鹅的一种方法,大致是反复将活鹅放在沸油中,任其跳跃挣扎,最终得到"丰美甘甜,厚可径寸"的鹅掌,颇为当时的权贵所追捧。李渔虽然是一个追求口腹之欲的美食家,但是却很排斥这种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太过残忍,他说道:"以生物多时之痛楚,易我片刻之甘甜,忍人弗为,况稍具婆心者乎?"还加入自己的评价:"地狱之设,正为此人,其死后炮烙之刑,必有过于此者。"为这种行为去"诅咒"这样做的人,读来诙谐有趣。


二、"偶寄"——《闲情偶寄·种植部》的思想分析

李渔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文人,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他独特的见解和创意,但是由于身处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他的思想不能直接表达,故而往往隐含在文字背后,需要我们品读和挖掘。


1、藕断丝连的故国情结

李渔是由明入清的旧朝遗民,虽不认同清初统治者的暴力统治和文化专制,拒绝效忠新朝,但他有迫于生计,不得不周旋于权贵之间当"清客",甚至借口"点缀太平"来著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在他的观念中认为"生难死易",所以并没有像一些遗民一样与明朝共存亡,而是选择"存史以存故国"、"肖木铎做劝世之书",著《古今史略》来表达对故国腐败积弊的痛心和对新朝草菅人命的痛恨。


和大多数文人着眼于荷花的高洁品质不同,李渔更欣赏的是它的实用性,全身都能被利用。荷花初开时亭亭玉立,"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也,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也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待到枯谢之后,茎上又长出莲蓬,像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一样,与叶子同立与水中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渔是很欣赏荷花这份不离不弃的忠贞精神的,结合李渔的经历,在明朝覆灭后,李渔并没有像洪承畴、钱益谦一样效忠清朝,而是做起了文化生意,清贫度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为明朝守节的一种表现。因此,李渔对同样有着忠贞气节的荷花加以赞赏。


2、认同自我的叛逆思想

李渔不仅有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思想,还有一份"狂""傲"的骨气,表现在他具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他不同意传统文人的观念中填词在文人技艺中列于末位的观点,列举高则诚、王实甫和汤显祖等人因著《琵琶记》、《西厢记》和《牡丹亭》而出名的例子,来论证"填词非末技也,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的观点。


此外,李渔也不认同当时的主流文化将《闲情偶寄》看作"小道",反而自得其乐并为之骄傲,比如说在《居室部》中,他说:"予尝谓人曰:生平有两绝技,自不能用,而人亦不能用之,殊可惜也。人问:绝技维何?予曰: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性嗜填词,每多撰著,海内共见之矣。"在《种植部》中,李渔批评瑞香花带有麝香味,能损害其他的花,是花中的小人,称杏树为"风流树",又称赞棕榈树"植于众芳之中,而下不侵其地、上不蔽其天",具有不妨碍其他植株生长的优点。李渔还称黄杨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并自比棕榈、黄杨和莲,体现了李渔对社会生活中品行不好之人的批判,对于自己这一类安分守己、品质高洁的人的自我欣赏和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


3、"隐于市"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屡见不鲜,历来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市朝"的说法,道家更是将隐逸思想大为遵从,身体力行。除了道家,儒家的孔子也对其表达过自己的见解:"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儒道两家的这一主张为中国古代士人的隐逸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他们树立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


"大隐隐于市"的代表之一就是李渔。李渔在迁居杭州之后为自己取号"笠翁",取自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出他向往超脱和隐逸,追求一方净土的志向。对于李渔来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隐逸。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性格,李渔天性洒脱,不拘一格,没有因为不走科举入仕的道路而怨天尤人,而乐于做一个闲散的市井文人,追求世俗的快乐。另一方面与李渔当时的活动空间扩大有关,随着明朝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市民阶层的增长,原本的"四民观"即士、农、工、商的地位秩序受到了冲击,出现了"工商皆本"的思想,工和商的地位得到提高。李渔作为以卖文为生的文化商人, 自然是长期流连于市井之间,这为他"隐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观念中,"竹"的形象历来是虚心挺拔,高雅纯粹,不仅是文人的喜爱之物,也是隐逸之人的精神寄托,李渔也是如此。他说:"予于树木中求一物以实之,其为竹乎!"原因是竹"移入庭中,即成高树,能令俗人之舍,不转盼而成高士之庐"。


4、经世济民的实学思想

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明清之际,明朝以来盛行的理学、心学受到士人怀疑,认为"禅化"导致其思想日益虚渺荒芜,"学者惟知科第,而学问尽于章句"这样的现状无法扭转衰败的明王朝局势,因此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首的文人对程朱学派和阳明心学进行批判,同时开始将目光投向现实世界,探索经世致用的实学,以期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挽救日渐倾颓的明王朝大厦。


事实上,在"崇实黜虚"、批判禅学的过程中,文人们回归原典,倡导"民贵君轻"的论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在此同时,他们对"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进行了否定,倡导正视人的价值和欲望,如李贽认为"好恶从民之欲", 这些都是难得的主体意识的萌芽,也是重视自我价值和自我需要的表现,对同时期的李渔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李渔曾创作《资治新书》、《笠翁论古》,表达教化民众的想法,此外他将"闲情"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将原本属于士人阶级的如鉴赏戏曲、种植花草、园林设计、饮馔养生的活动集于一炉,介绍给下层市民,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品味,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与享乐意识,让他们勇于正视自己的价值和需要。


在《种植部》中,李渔多次提到植物除观赏以外的其他实际功用,如翠云"善着色",可以作为佳人的描眉之物,凤仙花可以作为"备染指甲之用",玉簪花可以被当做装饰物插在妇人发髻中,"孰真孰假,几不能辨,乃闺阁中必需之物",玫瑰花则是"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可谓全身都是可以供人利用。


5、努力调节的自我矛盾

李渔历来被当做"大隐隐于市"的代表人物,显示出一种随性洒脱的人生态度。但是在这种选择的背后,市井生活与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所产生的矛盾性一直存在李渔的思想中。李渔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也不是纯粹的市井小民,他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在传统的文人眼中,他虽才华技艺俱佳,但商贾行为和不明确的态度不被理解,在市民眼中,也无法体会他的闲愁,欣赏他的高雅。所以,虽然李渔精神上有着文人的骄傲,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得不为了生计混迹于市井之中,这也就构成了李渔的自我矛盾的心理。不过,李渔并没有回避这些矛盾,而是在其中找到了平衡,文人的修养与才情也成为他生计的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寄情之作,表面看起来是对于闲适生活的经验总结,细细探究则会感受到他对于世俗生活的热爱,对于高雅情趣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的责任感。《闲情偶寄》也是李渔的得意之作,它将李渔的毕生所学融于一炉,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其广博的知识和底蕴,而且巧妙地通过种植部表达出他心系民生的济世情怀。


阅鉴|《闲情偶寄》,李渔笔下的小资生活


孤洁以骇俗,不如和平以谐俗;啸傲以玩世,不如恭敬以陶世;高俊以拒物,不如宽厚以容物。 ——李渔《闲情偶寄》


以上诗句精选于才子李渔所著《闲情偶寄》中,怀着些许好奇之心,通读了此书,并对


更让人惊奇的是,居然《肉蒲团》的


下面,我将分享书中的精髓,因大部分现代人对词曲、音律不感兴趣,故我将着重介绍与生活情调有关的后六部,概括为起居、饮食、男女、养生四部分。


李渔简介


李渔( 1611 - 1680 ),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 戏剧家 、 戏剧理论 家、美学家。浙江 金华府兰溪县 夏李村人,生于今江苏省如皋市。 顺治 八年( 1651 ), 41 岁的李渔搬家去 杭州 ,后移家 金陵 ,筑金陵 “ 芥子园 ” 别业,并开设 书铺 ,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 康熙 十六年( 1677 ),复归杭州,在 杭州云居山 东麓修筑 “ 层园 ” 。


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闲情偶寄》


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闲情偶寄》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闲情偶寄》的后六部主要谈娱乐养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同时也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从亭台楼阁、池沼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


借用书中序言所形容的李渔的生活,让我们感受下,其小资的程度:“家居长干,山楼水阁,药栏花砌,辄引人著胜地。薄游吴市,集名优数辈,度其梨园法曲,红弦翠袖,烛影参,望者疑为神仙中人。”


神仙中人,必做神仙之事,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六部之精华,我总结为起居、饮食、男女、养生四个方面,择其精华,略作分享,以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1、起居


李渔起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和谐,环境空间、装饰陈设、人,和谐共存。"总无一定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此非可以遥授方略者矣",因地制宜,和谐共存。


"伊园"里的"停舸"、 "宛转桥"、"宛在亭"、"燕又堂"等景观,顺势而造。"半亩园"、"芥子园",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建房、植树、挖池、筑山,紧而不促。


他设计在床帐之内设置放花的搁板,并将床帐绣满鲜花,从视觉、触觉、嗅觉模拟出一个梦酣花丛的场景,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无比眷恋。


再如他设计的尺幅窗,无心画,在墙上或船舱上开窗并装裱四周。不自觉的将外部景色引入整个室内空间,看似简单,但外部流动的风景却成为屋内最好的图画,增加了更多的审美情趣。


正如其所叙:


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庑,或舟或车,总无一定之地,而夜间所处,则止有一床。……予则不然。每迁一地,必先营卧榻而后及其他,以妻妾为人中之榻,而床第乃榻中之人也。……一曰床令生花,二曰帐使有骨,三曰帐宜加锁,四曰床要着裙。曷云“床令生花”?……若是,则身非身也,蝶也,飞眠宿食尽在花间;人非人也,仙也,行起坐卧无非乐境。予尝于梦酣睡足、将觉未觉之时,忽嗅蜡梅之香,咽喉齿颊尽带幽芬,似从脏腑中出,不觉身轻欲举,谓此身必不复在人间世矣。既醒,语妻孥曰:“我辈何人,遽有此乐,得无折尽平生之福乎?”


同时他还认为,居室修饰中过分的繁缛所堆砌起来的奢华,只是王公贵族好大喜功的炫耀,过于恶俗,使人沉迷于物欲,难达清虚空明的心静。


文人应该追求萧疏淡泊的美学意境,装饰应将物体自然的材质美、结构美与肌理美表现出来。


如:"取瓮之碎裂者联之",使"有哥窑冰裂之纹";要"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这样即能做到"变俗为雅",又不乏古雅遗风、自然野趣。这也与文人居室内部追求文雅、恬静格调的审美理想一致,体现出中国文人简洁、素朴的美学观。


2、饮食


李渔的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


如其所言“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


此番论断,与前期袁枚的《随园食单》的思想,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渔最爱吃螃蟹,其中有经典论述,讲述了吃蟹必须要品味其本真的味道,批判了一切其他的做法,读来甚是可爱,正是吃货大神啊!


“蟹之为物至美,而其味坏于食之之人。以之为羹者,鲜则鲜矣,而蟹之美质何地?以之为脍者,腻则腻矣,而蟹之真味不存。更可厌者,断为两截,和以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之色、蟹之香与蟹之真味全失。此皆似嫉蟹之多味,忌蟹之美观,而多方蹂躏,使之泄气而变形者也。世间好物,利在孤行。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食一螯,则气与味纤毫不漏。出于蟹之躯壳者,即入于人之口腹,饮食之三昧,再有深入于此者哉?”


李渔对水产无一不嗜,唯独对鳖深恶痛绝,多吃一点就觉得口干舌燥,无法消解。曾经有邻居网到一只巨鳖,招呼大家一起吃,结果吃完后,一个接着一个,死了很多人,就是只喝几口汤的人,也染病数月,唯独李渔不爱吃鳖,才能幸免于难。


3、男女


对于女人,李渔研究颇深,截取一下三段供大家品味。


原来尤物、媚态、“三分相貌、七分打扮”等现在常用语,在李渔那都曾经有过经典论述啊。


女人要漂亮,不能单靠长得美,关键的有媚态在身,此媚态也许是神韵的一种说法吧,同时,长得再美也得要通过装扮来进一步升华。


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维何?媚态是已。世人不知,以为美色,乌知颜色虽美,是一物也,乌足移人?加之以态,则物而尤矣。


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


妇人惟仙姿国色,无俟修容;稍去天工者,即不能免于人力矣。然予所谓“修饰”二字,无论妍媸美恶,均不可少。俗云:“三分人材,七分妆饰。”


4 、养生


李渔的养生观贯彻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他认为人生的正常欲望,绝不可压抑,但也绝不可过度,一语概之,“顺性怡情”而已。


《闲情偶寄》“颐养部”十分细致地记述了日常养生的方法,包括调节情绪、顺应四时、防止忧虑、饮食合度、节制色欲等几方面。其中,对于心理调摄和饮食调理的论述最有特点。


李渔所论“行乐”,非为寻欢作乐,而是指如何保持心情舒畅,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居家、出行,都要时时体会其中的乐趣。


富贵者应“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不会损身;贫贱者当遵“退一步法”,即通过与自己逆境的比较,获得心态的平衡,才不会致郁。


家庭为“世间第一乐地”,而出游可益闻广见。总之,当善于调摄自己的心理状态,随时即景就事保持乐观的态度。如果这样,那么,日常的行为举止皆可为乐,或睡或坐,或行或立,或饮或谈,聆琴观棋,看花听鸟,蓄养禽鱼,浇灌竹木,都可颐情养性。


日常养生中,李渔对“睡”甚是推崇,“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


但睡宜有节,如午睡最适合于长夏之时,因为“长夏之一日,可抵残冬之二日;长夏之一夜,不敌残冬之半夜”,加之暑气伤人,易感疲倦。当在午餐之后片刻,食物已消化之时,待睡意自来,不可存心强求,如“手倦抛书午梦长”之举最得“睡中三昧”。此外,睡必择地,地须静、凉;睡须静心,无烦事萦缠。这样的睡实在是“生平最效之药”。


尤为难得的是,李渔在却病一文中提出了一心钟爱之人,可以做良药。“三曰一心钟爱之人,可以当药。人心私爱,必有所钟。……凡有少年子女,情窦已开,未经婚嫁而至疾,疾而不能遽瘳者,惟此一物可以药之。即使病躯羸弱,难使相亲,但令往来其前,使知业为我有,亦可慰情思之大半。犹之得药弗食,但嗅其味,亦可内通腠理,外壮筋骨,同一例也。”


古人对相思病的产生与治疗的描述,精彩莫过于此。少年情犊初开,爱慕之情一旦产生,朝思暮想而致病,能解开此相思之症的,唯有佳人在旁,良人相伴了。


最后用林语堂先生《悠闲生活的崇尚》的一段话做结束语:“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无聊。”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



孤洁以骇俗,不如和平以谐俗;啸傲以玩世,不如恭敬以陶世;高俊以拒物,不如宽厚以容物。 ——李渔《闲情偶寄》


以上诗句精选于才子李渔所著《闲情偶寄》中,怀着些许好奇之心,通读了此书,并对


更让人惊奇的是,居然《肉蒲团》的


下面,我将分享书中的精髓,因大部分现代人对词曲、音律不感兴趣,故我将着重介绍与生活情调有关的后六部,概括为起居、饮食、男女、养生四部分。


李渔简介


李渔( 1611 - 1680 ),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 戏剧家 、 戏剧理论 家、美学家。浙江 金华府兰溪县 夏李村人,生于今江苏省如皋市。 顺治 八年( 1651 ), 41 岁的李渔搬家去 杭州 ,后移家 金陵 ,筑金陵 “ 芥子园 ” 别业,并开设 书铺 ,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 康熙 十六年( 1677 ),复归杭州,在 杭州云居山 东麓修筑 “ 层园 ” 。


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闲情偶寄》


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闲情偶寄》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闲情偶寄》的后六部主要谈娱乐养生之道和美化生活,内容丰富,切合实用,同时也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从亭台楼阁、池沼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


借用书中序言所形容的李渔的生活,让我们感受下,其小资的程度:“家居长干,山楼水阁,药栏花砌,辄引人著胜地。薄游吴市,集名优数辈,度其梨园法曲,红弦翠袖,烛影参,望者疑为神仙中人。”


神仙中人,必做神仙之事,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六部之精华,我总结为起居、饮食、男女、养生四个方面,择其精华,略作分享,以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1、起居


李渔起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和谐,环境空间、装饰陈设、人,和谐共存。"总无一定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此非可以遥授方略者矣",因地制宜,和谐共存。


"伊园"里的"停舸"、 "宛转桥"、"宛在亭"、"燕又堂"等景观,顺势而造。"半亩园"、"芥子园",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建房、植树、挖池、筑山,紧而不促。


他设计在床帐之内设置放花的搁板,并将床帐绣满鲜花,从视觉、触觉、嗅觉模拟出一个梦酣花丛的场景,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无比眷恋。


再如他设计的尺幅窗,无心画,在墙上或船舱上开窗并装裱四周。不自觉的将外部景色引入整个室内空间,看似简单,但外部流动的风景却成为屋内最好的图画,增加了更多的审美情趣。


正如其所叙:


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庑,或舟或车,总无一定之地,而夜间所处,则止有一床。……予则不然。每迁一地,必先营卧榻而后及其他,以妻妾为人中之榻,而床第乃榻中之人也。……一曰床令生花,二曰帐使有骨,三曰帐宜加锁,四曰床要着裙。曷云“床令生花”?……若是,则身非身也,蝶也,飞眠宿食尽在花间;人非人也,仙也,行起坐卧无非乐境。予尝于梦酣睡足、将觉未觉之时,忽嗅蜡梅之香,咽喉齿颊尽带幽芬,似从脏腑中出,不觉身轻欲举,谓此身必不复在人间世矣。既醒,语妻孥曰:“我辈何人,遽有此乐,得无折尽平生之福乎?”


同时他还认为,居室修饰中过分的繁缛所堆砌起来的奢华,只是王公贵族好大喜功的炫耀,过于恶俗,使人沉迷于物欲,难达清虚空明的心静。


文人应该追求萧疏淡泊的美学意境,装饰应将物体自然的材质美、结构美与肌理美表现出来。


如:"取瓮之碎裂者联之",使"有哥窑冰裂之纹";要"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这样即能做到"变俗为雅",又不乏古雅遗风、自然野趣。这也与文人居室内部追求文雅、恬静格调的审美理想一致,体现出中国文人简洁、素朴的美学观。


2、饮食


李渔的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


如其所言“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


此番论断,与前期袁枚的《随园食单》的思想,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渔最爱吃螃蟹,其中有经典论述,讲述了吃蟹必须要品味其本真的味道,批判了一切其他的做法,读来甚是可爱,正是吃货大神啊!


“蟹之为物至美,而其味坏于食之之人。以之为羹者,鲜则鲜矣,而蟹之美质何地?以之为脍者,腻则腻矣,而蟹之真味不存。更可厌者,断为两截,和以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之色、蟹之香与蟹之真味全失。此皆似嫉蟹之多味,忌蟹之美观,而多方蹂躏,使之泄气而变形者也。世间好物,利在孤行。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食一螯,则气与味纤毫不漏。出于蟹之躯壳者,即入于人之口腹,饮食之三昧,再有深入于此者哉?”


李渔对水产无一不嗜,唯独对鳖深恶痛绝,多吃一点就觉得口干舌燥,无法消解。曾经有邻居网到一只巨鳖,招呼大家一起吃,结果吃完后,一个接着一个,死了很多人,就是只喝几口汤的人,也染病数月,唯独李渔不爱吃鳖,才能幸免于难。


3、男女


对于女人,李渔研究颇深,截取一下三段供大家品味。


原来尤物、媚态、“三分相貌、七分打扮”等现在常用语,在李渔那都曾经有过经典论述啊。


女人要漂亮,不能单靠长得美,关键的有媚态在身,此媚态也许是神韵的一种说法吧,同时,长得再美也得要通过装扮来进一步升华。


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维何?媚态是已。世人不知,以为美色,乌知颜色虽美,是一物也,乌足移人?加之以态,则物而尤矣。


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


妇人惟仙姿国色,无俟修容;稍去天工者,即不能免于人力矣。然予所谓“修饰”二字,无论妍媸美恶,均不可少。俗云:“三分人材,七分妆饰。”


4 、养生


李渔的养生观贯彻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他认为人生的正常欲望,绝不可压抑,但也绝不可过度,一语概之,“顺性怡情”而已。


《闲情偶寄》“颐养部”十分细致地记述了日常养生的方法,包括调节情绪、顺应四时、防止忧虑、饮食合度、节制色欲等几方面。其中,对于心理调摄和饮食调理的论述最有特点。


李渔所论“行乐”,非为寻欢作乐,而是指如何保持心情舒畅,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居家、出行,都要时时体会其中的乐趣。


富贵者应“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不会损身;贫贱者当遵“退一步法”,即通过与自己逆境的比较,获得心态的平衡,才不会致郁。


家庭为“世间第一乐地”,而出游可益闻广见。总之,当善于调摄自己的心理状态,随时即景就事保持乐观的态度。如果这样,那么,日常的行为举止皆可为乐,或睡或坐,或行或立,或饮或谈,聆琴观棋,看花听鸟,蓄养禽鱼,浇灌竹木,都可颐情养性。


日常养生中,李渔对“睡”甚是推崇,“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


但睡宜有节,如午睡最适合于长夏之时,因为“长夏之一日,可抵残冬之二日;长夏之一夜,不敌残冬之半夜”,加之暑气伤人,易感疲倦。当在午餐之后片刻,食物已消化之时,待睡意自来,不可存心强求,如“手倦抛书午梦长”之举最得“睡中三昧”。此外,睡必择地,地须静、凉;睡须静心,无烦事萦缠。这样的睡实在是“生平最效之药”。


尤为难得的是,李渔在却病一文中提出了一心钟爱之人,可以做良药。“三曰一心钟爱之人,可以当药。人心私爱,必有所钟。……凡有少年子女,情窦已开,未经婚嫁而至疾,疾而不能遽瘳者,惟此一物可以药之。即使病躯羸弱,难使相亲,但令往来其前,使知业为我有,亦可慰情思之大半。犹之得药弗食,但嗅其味,亦可内通腠理,外壮筋骨,同一例也。”


古人对相思病的产生与治疗的描述,精彩莫过于此。少年情犊初开,爱慕之情一旦产生,朝思暮想而致病,能解开此相思之症的,唯有佳人在旁,良人相伴了。


最后用林语堂先生《悠闲生活的崇尚》的一段话做结束语:“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无聊。”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


:


【本文标题和网址】闲情偶寄讲了什么(闲情记趣讲的什么) http://www.shijiazhuangseo.cn/qingganwanhui/3106.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